最大的社交灾难:交浅言深
最近重温《天龙八部》,看到萧峰和段誉初识的情节。
在酒楼上,萧峰与段誉拼酒,拼完酒后又比试轻功,惺惺相惜之下,就结拜为兄弟。
两大主角初遇相惜固然让人心潮澎湃,但我不禁想起老爸曾经对我说的另外一番话:
还没见面几次,聊天也只是浅尝辄而已,就要拉着你要拜把子、称兄道弟的人,不是有所企图,不然就是他脑子有问题。
虽然说法过于绝对,但似乎也是言之有理。
初次见面就情投意合,成为莫逆之交的毕竟少之又少。
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朋友相处讲究的还是循序渐进,只有交情到位了,交流才能更进一步深入。
如果仅仅只是之前打了一个照面,就问家长里短;如果只是才刚加了微信,就如查户口一般扒各种私事。
这样的热情并不会拉近彼此的距离,只会让对方望而止步,心生反感。
曾听到一个小故事。
小和尚问师傅说:“如何理解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
师傅指了指庭院里的那棵苍天大树,笑着说:
当是种子的时候,提供好土壤;萌芽的时候,需要有足够水分;树苗初长成,修剪除虫。在哪个阶段就做哪个阶段的事,不揠苗助长,也不疏忽怠慢。
其实彼此之间的感情也是如此,从点头之交到无话不说,从点到即止的寒暄到坦诚相待地倾诉秘密,它自有其生长的过程。
真正感情需要酝酿沉淀。若是感情还没到位,却一直触碰过于深入而敏感的话题,对于两个人的关系只会适得其反。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是一门大学问。
刚毕业实习的时候,跟一个前辈去跑业务。
通常而言,业务员在被赶出来之前,都巴不得一口气把产品介绍完。
但我这位前辈不一样,比如他到了一家便利店,先是闲庭信步地绕了一圈,拿着一瓶绿茶去台前付账,然后就跟老板随口扯起话来,等要离开的时候,才慢悠悠地拿出明信片,简单地介绍了一下产品。
我问前辈:“怎么不单刀直入,在那边磨蹭许久。”
前辈坦诚地说:
跟一个陌生人直接谈钱办业务,只会让他马上构筑起防御心理。有了前面“扯家常”的铺垫,自然减小逆反心理。
我听完略微思索了一下,深以为然。
交浅言深不仅在普通社交上是所忌讳的,在任何关系的处理上都是需要避免的。
朋友之间可以随意聊天,但对于刚认识的人,在不能确保对方感兴趣时,还是要懂得点到即止。
就如同你想约刚认识不久的异性时,也是先适当寒暄,而不是直接开门见山地请吃饭。
如同你遇到潜在客户时,不要急着去劝说,最好的做法是一语带过自己的产品,让他下次有意向时可联系自己。
试着想一下,真正的朋友,深入的话题也是在特定的场景、特定的语境下才会发生。何况你们谋面不过数次。
好像故事的情节要层层推进,音乐慢慢才高潮迭起,人与人之间打交道也是这样的道理。
如果是一开始相处,就多给彼此一点舒适的空间,一味地深入,只会让人猝不及防,倍感不适。
如果真的重视对方,就不要太过于急于求成,给你们的感情足够生长的时间。
三毛说:“朋友中的极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涩,清香但不扑鼻,缓缓飘来,似水流长。”
不止是朋友,任何关系最舒服的状态亦是如此。
一个朋友去相亲,我们纷纷问她对象如何,是否满意。
她纠结了一下,蹙起了眉头说道:“各方面称得上优秀,工作体面、长相也不差,但就是一点感觉都没有。”
这一下我们更加好奇了。
她如此跟我们解释道:
了解一个人是循序渐进的,但他一坐下,不管是否符合时宜,就一股脑地把他的事情,事无巨细地跟我倾诉。
这种感觉,就像他突然把整个世界塞给你,既让你手足无措,又降低了你了解他的欲望。
我们多少能理解朋友的这位意思。所谓交浅言深,就好比你看一场舞台剧,情绪点还没达到,高潮就被严重剧透了。
不仅如此,有人在网上这样说,初次见面就跟你掏心掏肺的人,不是太孤独,就是太没有安全感,急寻认可。
一句网易云的热评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别人稍一注意你,你就敞开心扉,你觉得这是坦率,其实这是孤独……”
无缘无故地掏心掏肺不一定会换来对方的感同身受,反而让自己低到尘埃里。
活得从容不迫的人不会向急着向外界索取认可;内心坚强,自成世界的人不会随意向他人敞开心扉。
朋友相处讲究的是势均力敌,还未深交,就把自己的底兜光,既显得你不自信,又让你处于被动的一方。
最好的相处之道,由浅入深,掌握好分寸,既不过冷又不过热,既不会太目中无人又不会太谦卑低下。
所谓“交浅言深,君子所戒”。
有几分情分,就做几分情分的事。不贪进,不冒失,这是相处中让他人感觉最舒服的状态。
初次见面的朋友道一声安好;有几次推杯换盏经历的朋友就聊聊点无伤大雅的事;等真正交心了,才敞开心扉互诉衷肠。
我们心中对周围人自有一杆秤去衡量,朋友分为三六九等,你用知心好友的方式对待初识的朋友,过于唐突亲昵,自然会让人不适。
如果你心中有秘密要吐露,先掂量一下是否对对方知根知底。
如果有悲伤或幸福与他人倾诉,先斟酌一下彼此的关系,毕竟你的悲欢与他人无关。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赵丽 来源:十点读书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万花筒热门
- 必知!大年除夕到十五的新年禁忌!(组图)
- 48-68岁请牢记:三种钱不花 三种地不去 三种亲不走!(组图)
- 继父天天对我做着同一件事 妈妈却视而不见 三年后我对他改了称呼!(组图)
- 2019 别再拿命换钱了(组图)
- 你的人生旺不旺 全要看这一点!(组图)
- 层次越高 越会以貌取人(组图)
- 婚姻好不好 看“饭桌”就知道(图集)
- 人生 只有两件事靠得住!(组图)
- 2019男女交往禁忌对照表 哈哈哈哈哈(图集)
- 吃相比容貌更重要 在餐桌上看清一个人(组图)
- 不戒掉这9个坏习惯 你永远成不了有钱人!(组图)
- 人到中年 手有三不插 钱有三不借 傻有三不犯 切记!(组图)
- 28条天规:人在做 天在看!(组图)
- 过年:不喝三酒 不比三物 不走三亲!(图)
- 看完了 你就再也不会生气了(图)
- 消费观 折射一个人的格局(组图)
- 真正的高手 都懂得拆解目标(组图)
- 为人子女五不怨 为人父母七不责(组图)
- 2019 谁是你的命中贵人?(组图)
- 姐姐给乞丐100块 别人都笑她傻 没想到五天后来8辆豪车 给姐姐50万元!(组图)
- 这“十种人”是生命中的贵人 遇到不可错过!(组图)
- 晚清罕见老照片:御前带刀侍卫 武林第一高人 行走江湖的侠客(图集)
- 当你感到不顺时 坚持3个信念 能助你走出困境!(组图)
- 做人大气 必有大财(图)
- 年底了 是时候谈谈钱了(图)
- 人一生最好的活法 是不要做这5件事!(图集)
- 在这个世上 你应该原谅这三种人(组图)
- 研究了120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 5个习惯让他们受益终身!(图集)
- 人的一生 要想做大事 必须记住这十点!(图集)
- 法国预言家诺查丹玛斯最让人信服的三大预言 其中之一有确切日期!(组图)
相关新闻
- 最大的社交灾难:交浅言深(图)
- 全球每人每天平均上网时间近7小时
- 大年初一 海外 灭共成社交媒体华人最大心愿(组图)
- 美国-50℃极寒 南半球50℃酷热 堪称灾难片(组图)
- 门庭冷落 谷歌4月2日关闭Google+
- 再好的关系 走得太近 也是场灾难!(组图)
- 大陆“过年租友”乱象多 社交平台藏陷阱(图)
- 委内瑞拉“放之四海皆不准” 对中共有何影响?(组图)
- 一个人懂得独处的4个迹象有哪些(组图)
- 太用力的人生 是一场灾难(深度好文)(图)
- 面具容易长到脸上 世上总有癌变人渣
- 何清涟:社交媒体的效用-表达的快意与偏执的强化
- 直性子!王思聪评价3款最新社交软件:都是垃圾(组图)
- 大陆3个社交app同日推出 全被微信封杀(图)
- 研究:宋代文明古城被摧毁 千年大海啸恐中国大陆重演(图)
- 【微博精粹】鸡国P民用这款APP 将导致史诗级灾难 (组图)
- 越上网越忧郁 美国研究:社群网站会影响心理健康(图)
- 游客正在海边悠闲度假 没想到“下一秒出现的恐怖场景”成恐怖灾难电影!(图/视频)
- 大灾难之下的奇迹 值得人们思考(图)
- 中共新招打压维权人士 挟持社交网帐号发文构陷(图)
- 美国参众议员社交媒体上力挺台湾 反对中共武力威吓(图)
- 执政70年带来太多灾难 北大教授促中共体面退场(图)
- Jessie J宣布暂退出社交媒体!疑与密友去世有关(图)
- 英调查:频繁使用社交媒体的女孩更容易抑郁!(组图)
- 外界关注一在中国大陆被羁押的加拿大公民社交账号依然在线(图)
- 华为竟用苹果手机发新年贺词造成公关灾难(图)
- 《红楼梦》告诉我们的5条社交潜规则!(图)
- 美媒:社交媒体的真面目是什么? 对保守派人士的封杀
- 按真善忍做人 多次躲过灾难!大陆民众祝李洪志大师新年好(图)
- 李平: 悍妇的担当 香港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