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存照 > 正文

刘水:没经历过人生大灾大难的人 很难读懂萧红

—四祭反抗者萧红

萧红墓前都摆放着公众拜谒的花束、盆花等物。2019年春节拜祭萧红,墓前除过花束、“牛栏山”二锅头、另外摆放两支削开的多半截铅笔、一盒糕点,还有一只浅色毛绒电暖宝。我照例整理有些凌乱的祭物,将插有一支黄菊花的白色花瓶,放在墓基正中位置。而那些生前位高权重者省委书记、将军的墓地,偶见墓前有亲属献花,九成以上不见一花一物,非常冷清。时间是对逝者最好的评判者。

萧红一生都在用行动、生命和文学反抗父权与男权编织的专制家庭、丑恶社会与愚昧人性,堪称中国首位女权主义者。萧红超越她所处的时代,逐渐被时间和后人所发现与认同。她的才情与早逝,独立与困厄,都是时代所赐予的含毒礼物和奖赏。

2010年“国庆”假期,我乘坐252路公交车,漫无目的游车河。窗外闪过“银河革命烈士陵园”标牌,蓦然想起萧红骨灰葬在这里。于是,在附近站台下车,却误入与陵园毗邻叫做“银河园”的殡仪馆。想当然以为殡仪馆与陵园是一体。我将殡仪馆逛个遍,一直走到最深处的焚尸楼。

站在殡仪馆最南端山岗,银河陵园尽收眼底,几千座不同形制的墓碑,像士兵扇形整齐排列,分布在几座小山坡;墓碑在精心修剪的松柏树丛中,若隐若现,闪着光亮。我被强烈震撼。

我当即想到了二战美军阵亡将士的白色十字架墓地,绿草如茵,整齐肃穆,众生平等。这里同样规模庞大,但是死亡的意义截然相反。

两园之间有山崖和栅栏隔断。我原路返回,从北门深入陵园。

这次没找到萧红墓地,当年陵园标识不很清晰。陵园从北往南有五座山岗,八千多座墓地。

2013年春节再去陵园。二堂工作人员告诉我,萧红墓地就在西侧。山岗顶的二堂所在平地向西下缓坡数米左拐,即为萧红墓所在墓区,萧红墓地编号06。萧红墓所在的墓区,是陵园1957年建成最早的一批。萧红墓碑材质水磨石,水泥围栏破损发黑。

墓碑镌刻红色铭文:

女作家萧红同志之墓

一九一一年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

一九四二年卒于香港原墓香港浅水湾

一九五七年八月十五日迁骨灰安墓于银河公墓。

另外,碑文中两处“墓”字,许多人当作“葬”字。我在墓前仔细辨认应为“墓”字。

萧红墓地属二级墓,围栏占地5平米左右,前端路径宽约1米,位置相当醒目。墓碑上的黑白头像,极不像萧红。我回家查阅萧红资料,没找到这张图片出处。有种说法,这是萧红去世后拍摄的睁眼照片,但也不像本人。我怀疑非她本人。

墓前有凭吊者留下祭文:先生,我以后可能不再来看望您了:广州对于穷人来说,等于是一个豪华的巨型棺材。——您河南省夏邑县籍学生崔新勇

我当时尚没读过萧红一篇文字、一部作品。很早就知道她的名字,完全是被她的抗争命运所打动。

后来数年,陆续读过她的小说《生死场》、《小城三月》、《商市街》、《呼兰河传》和散文《回忆鲁迅先生》等作品。

2018年、2019年两个春节,我又去萧红墓地扫墓。她是吸烟的,我每次照例点支香烟,摆放在陵墓基座。萧红墓前都摆放着公众拜谒的花束、盆花等物。2019年春节拜祭萧红,墓前除过花束、“牛栏山”二锅头、另外摆放两支削开的多半截铅笔、一盒糕点,还有一只浅色毛绒电暖宝。我照例整理有些凌乱的祭物,将插有一支黄菊花的白色花瓶,放在墓基正中位置。

而那些生前位高权重者省委书记、将军的墓地,偶见墓前有亲属献花,九成以上不见一花一物,非常冷清。时间是对逝者最好的评判者。国人生前被划分等级、身份,陵园墓地同样按生前官职大小、知名度划分一、二、三······等级;按生前身份又划分为烈士、统战对象、艺术家、辛亥人物等等。墓地位置和占地面积,截然不同。

陵园或是看在萧红墓凭吊者众多,2011年立碑“天河区保护文物”,列为名人遗址。那些高官却是没有。我徜徉遍墓园每个角落,只在一处墓前立有文保碑。那些摆放在几个骨灰堂铁架上的近四万个骨灰盒,当不会有文保碑。

1942年1月19日,萧红在日寇占领的香港圣士提反女校临时医院,留下生前最后遗言:“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22日,因被庸医误诊而病逝。

萧红临终留给夫君端木蕻良的遗嘱有三:找到她与汪恩甲在哈尔滨出生当即送人的孩子;将部分骨灰葬在上海鲁迅墓旁;一部分骨灰埋在海边。端木蕻良将一半骨灰葬在香港海边的浅水湾,写立木牌“萧红之墓”;另一部分就近葬在圣士提反女校后山一颗大树下的花坛里。骨灰分装在两只同款花瓶里。银河陵园萧红墓骨灰即迁自浅水湾。因为战乱动荡,端木蕻良寻找萧红弃子和安葬萧红骨灰在鲁迅墓旁的遗愿均落空。1996年端木蕻良去世后,其妻按他生前遗愿将部分骨灰抛洒在圣士提反女校后山树林。

萧红8岁时,母亲去世。三个月之后,父亲再婚。他和弟弟成为父亲与继母的眼中钉。父亲重男轻女,她与弟弟仍有别。所幸爷爷很疼爱她,取名张乃莹,为她提供温暖庇护和古典诗词教养。父亲是黑龙江师范学院毕业生,当过教师、小学校长和呼兰县教育局局长,但思想极为封建保守、行为粗野。张家后花园是童年萧红最自由的地方,常常跟从在伺弄花草果菜的爷爷身边,捣乱取乐,玩累了就躲在花丛树荫下睡觉。

萧红16岁从哈尔滨郊区的呼兰县小学毕业(现为哈尔滨市呼兰区萧红小学),中途还换过几家学校,父亲即将她许配给保安团头目儿子汪恩甲。萧红已经懂事,并不接受这桩婚配,被迫休学一年。在她不断抗争下才获读初中。萧红个性倔犟,渴慕求知。她或许不知知识改变命运,但深知学校能让她逃离家庭桎梏,带给她快乐与自由。

萧红反抗精神的养分,一方面来自父亲和家庭的打压,正应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另一方面源自在哈尔滨读初中的三年,遇见见识不凡的美术老师和语文老师。两位老师都是接受过新式大学教育的良师益友。萧红得以接受西方绘画训练,阅读世界文学名著。语文老师禁止学生阅读当时流行的鸳鸯蝴蝶派通俗文学。萧红还当宣传员,参加“五四运动”唤起的哈尔滨学生街头运动,勇敢面对枪弹、死亡和被捕。

萧红最高学历是在北平大学(非北京大学)附中读到高中上学期,因父断绝经济援助而退学,年届20岁。北京短短的半年中,她与在北京读大学的表哥合租一座四合院,雇有保姆。他们的家,就是新青年、新思想集散地,吟诗作画,坐而论道,热烈辩论。萧红的口才极好。

萧红寒假返回呼兰县家中,因仍不从父的包办婚姻,被父软禁。她设法逃离,独自搭乘火车,穿越土匪、军阀横行的东北三省,不远千里,再次返回北京,可惜未能如愿复学。迫不得已之下,与追寻而来的汪恩甲返归家乡,再次被父亲囚禁在亲戚家的城堡中。

萧红反抗包办婚配、休学、与表哥私奔,先后在当地引起轰动。黑龙江教育厅居然以萧父管教无方,将其开除公职;其父在亲友中颜面无光,全家搬迁乡下老家居住。此时,家族对萧红动了杀心(萧红弟弟张秀珂后来透露)。

萧红在姑婶协助下再次逃离,流落哈尔滨街头。她身无分文,寻获美术老师微薄接济,还曾在妓院留宿一晚。迫不得已,再次与汪恩甲复合,两人同居于哈尔滨的旅馆数月,欠下巨额房租。汪借口找钱离去,从此不知所踪。萧红怀着身孕,独困旅馆,饥寒交迫中向报社写信求助,始获作家萧军搭救。

自此到死,萧红漂泊大半个中国、日本和香港,再未返回家乡,但与弟弟一直保持来往。

反抗是萧红的禀赋,也是她的使命,贯穿一生。许多研究者和读者,将她反抗过程中遭遇的失学、情变、饥饿、贫困和流离,当作反抗失败的理由。这是本末倒置,而看不到反抗本身的价值——平等、自由和独立,以及作家萧红的社会担当。萧红的反抗价值不全体现在她的文学写作,写作只是她的反抗手段之一,她的失学、情变、饥饿、贫困和漂泊,都是用文明教化的短暂生命长度和极致精神高度在反抗。她的反抗姿态已足以激荡后人,这也就是几十年来人们祭奠她的深刻缘由。

世俗社会错以为,萧红个性柔弱,水性杨花,依赖男性,频繁换男人,以获得保护。这些传闻都是不准确的。她个性独立,靠写作维持经济自由。难道一个女性在二八年华,不结交男友,就是不依赖男人才算独立?这些人的男权思维仍在作祟。

萧红说:“我一生最大的痛苦与不幸,都因为我是一个女人。”她意识到自身处于弱势的性别身份,更意识到性别不平等。这是她抗争压迫的源头。她在少童时期,反抗父权对她读书权利的剥夺和婚姻包办;青年时期,争取婚姻平等和人格独立,与汪恩甲分手,她是被抛弃者,她虽在法庭诉讼也未保全婚姻,毕竟当年她才21岁。成年后,她主动选择与第二任丈夫萧军分手,就为反抗萧军的大男子主义、出轨和家暴,甚至嫉妒。而她离开重庆赴香港,也是从文化性别上主动选择逃离男权文化圈子,这种逃离是保有独立写作、追求男女平等的超越。她在香港专心写作之余,还不忘参与纪念鲁迅的公开活动。很少有论者看清这一点。

萧红的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文学天赋,只是一方面,她还是绘画、篆刻、书法、烹饪、女工一把好手。

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是一部迎合大众趣味的煽情电影,并未将萧红短暂然而炙烈的31年生命完整诠释。电影《萧红》更符合日常的她、写作者的她和爱情中的她。两部电影都未交代清楚,萧红为何会成为超脱尘世的萧红。

萧红为了获得读书权利、婚姻自由和写作权利,往往将自己主动推入绝境。而这种绝境是为捍卫人格尊严和身体思想自由,萧红以高姿态、高标准挑战世俗社会和自身命运。她不光不会被当时社会所接纳,甚至也不被当今的部分人所理解。不被接纳、不被理解、永不屈从,而这正是萧红被时间记忆的不凡之处。

抗争,是萧红的灵魂。

萧红的写作姿态和生存状态超越政治。说她是左翼作家,那是最大的误解。萧红被葬在革命烈士墓园,不是恰当的归宿,但却是被完备保护的次好去处。亡人由人不由己,没谁能主导身后事。

她的反抗是建立在传统男权文化和世俗生活之上的自由主义,她写的都是小人物,同情、怜悯弱势者,跟自身家庭处境和成长背景息息相关。她跟鲁迅声气相投,同为底层社会和弱势者呐喊。鲁迅实非左翼作家,就是个独立作家。左翼作家是在他去世很多年后,被政权所命名。十多年前,我曾苦苦寻找鲁迅在广州生活仅仅七个月的遗迹,几无所获。

萧红恪守作家本份,不去刻意迎合那个年代吃香的政治文学,而将笔触对准战争环境下的苦难个体。如果一味同情与怜悯,那是人道主义,她也批判人性的愚昧。同情与批判,看似冲突,无法兼容,而这恰恰是文学的使命与作家的独立深度所在。

萧红拒绝政治,虽然1930年代跟一些左翼作家混在一起,但她超越政治与阶级,保持作家的独立思考、自由写作。她的几部中长篇小说《生死场》、《商市街》、《呼兰河传》和《马伯乐》,远离当时动荡乱世,没有跟风流行的抗战文学和国防文学,所以,她不在中共主流文学之列。近十多年才被人们逐渐发现、认同。但她在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学的海外汉学界,是位不可或缺的重要作家。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华人教授夏志清先生(1921年——2013年),以研究并撰写《中国现代小说史》而知名,他如此评论萧红:“《呼兰河传》最大的长处,是其高度的真实感。”“萧红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著名美国汉学家葛浩文先生(1939年——)的博士毕业论文以研究萧红作品为题,他最早将萧红的《呼兰河传》译介给西方读者,并著有中文《萧红传》;莫言大部分作品也是经他译介,方才进入西方读者视野,莫言借此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他被赞为“西方首席汉语文学翻译家”、“翻译最多汉语作家作品的翻译家。”以严谨和讲究获誉。由此可见萧红作品的份量。

坦率讲,萧红的文笔尚现涩硬,但我非常赞赏她的写作姿态、内容和文学观——具备一个文学大家的悲悯思想、批判锋芒以及社会边缘人身份,并且自觉超越阶级和政治。她的作品,就像一幅笔画稍显僵硬而内容充实、情感丰沛的画作,同样能打动人心,记录时代。憾在她的文学创作刚刚开始,尚不及十年,肉体就已殒落。

有人评价:“她太强大,所以她所爱恋的男性最后都对她下狠手!”她的早逝,也是父权男权和乱世对她先下狠手,然后她才对俗世和自己下狠手。萧红是位具有社会担当的作家,因此承担了太多的家庭婚姻压迫、社会不公不义和个体的苦难野蛮。

萧红的早逝,是在控诉,是在抗争——家庭、庸医和冷漠爱人。说她是理想主义者,恰如其分。她的早逝,遗留下巨大的现实感,今天人们所面对的势利情爱、贫乏精神和社会剥夺感,并未改变,却还丧失八十年前萧红的那份纯真、自由和抗争。抗争,恰是当今国人最为稀缺的个体品质。

萧红从未被社会抛弃,而是她超前于时代,世俗时代被她所抛弃。尽管她生错了时代,但她从没有辜负属于她的那个时代。作为女儿、女生、妻子,她遭遇太多不堪与磨难;作为女作家的“黄金时代”,她为她的时代遗留下百万字的证词。当今,重男轻女致使男女人口倒挂、笑贫不笑娼、贪腐欺诈横行、孝道无爱······仍未从中国消失,反而沦为主流。

“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和“民国四大才女”,都是对萧红轻浅的评价,而非对其高贵精神的见地。

萧红创作的黄金时代——1930年代,苏联的作家、诗人正在遭受大规模监控、羁押集中营或死亡。他们在不同国度都承担起知识分子的反抗角色,尽管反抗对象有所不同。

萧红去世几十年,备遭冷落、轻视,而时间越来越给予她褒奖。她又是幸运的,在属于她的“黄金时代”,除去早年在哈尔滨当文学青年,因言行遭军阀打压而逃去青岛,其余时期都可以自由写作、出版和办报刊。1949年后,写作者全无写作、出版自由,且被因言治罪。

假如萧红活命到1949年后,同样面临鲁迅被假设而诘问的结局:要么闭口,要么在监狱里。但有一点可信,萧红绝对不会放弃反抗,像丁玲一样“文学为政治服务”,从而沦为政治牺牲品。再假如她幼从父命,嫁予汪恩甲,可以想象会过上相夫教子的优越生活,1949年后政治运动中被以地主家属而镇压。

萧红短暂一生,非常饱满,指向多种身份:作家、女性、爱人和独立自由人,对应文学、性别、情爱和命运。说萧红超越时代,那就是她逝后77年来,不同年龄段和兴趣偏好者,都能在她身上找到自己的倒影。她留下真实的自我和凡人的历史样貌,扩展现代人的想象空间,并获得精神慰籍。

没有经历人生大起大落、大灾大难的人,很难完整读懂萧红。

2018年春节初稿

2019年春节补定稿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个人公号:water198964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9/0227/1252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