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物 > 正文

读蒋介石日记最多的人:九一八没说不抵抗 借剿共入西南建抗战大后方

在蒋日记来讲,九一八他根本不知道。那个时候电话等都不那么方便,“九一八”事件发生他还不晓得,第二天才知道。他为什么没有立刻抗日呢,他是有他的考量。因为中国的军队装备跟日本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所以只要日本封锁长江和沿海一带,三天就完蛋了。1932和1933年时,他跟德国的军事顾问和蒋百里先生有很多的讨论,慢慢地眉目就比较清楚了,就是要进行持久战,争取时间备战。以剿匪为掩护,建立西南根据地,“借剿共以收复西南”,故意把红军留下一小股,把他们往西南赶。

1941年2月,坐镇重庆领导中国抗战的蒋介石

从1915年到1972年,蒋介石每天都写日记,写了57年。他写第一篇日记时28岁,当时他正在从事反对袁世凯的革命活动。1972年7月21日,他写下最后一篇日记,这时他85岁,是中华民国的总统。可以说,他的一生都与中国的战争、政治、国家联系在一起。今天的《解密时刻》介绍蒋介石在1945年抗战结束前的内容。我们的嘉宾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郭岱君女士。透过蒋介石的日记,我们也许能够了解更多国共两党关系的秘密,还能够对中国抗日战争前前后后的复杂情况理出一条更清晰的线索。

九一八事变蒋介石是否下过不抵抗命令?

李肃:当我们谈论可能不清楚的历史事实时,人们总是会提到抗战初期的不抵抗政策。就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攻击我沈阳北大营张学良部队的军营,又侵占我东三省。东北军在不抵抗政策的指导下,不放一枪一弹就把东三省让出去了。根据大陆的说法,不抵抗政策是蒋介石下的,张学良是根据他的命令再给自己部队下命令。但是后来又很多说法,包括张学良自己的说法,都否认这样的说法。那么蒋先生的日记是怎么说的?

画外音:1931年9月18日晚,驻扎在沈阳附近的日本关东军派人炸毁南满铁路一段铁轨,然后嫁祸于中国军队。关东军以此为借口,对沈阳北大营的东北军守军发动攻击。东北军在基本没有抵抗的情况下迅速撤退,沈阳随即沦陷。之后,日军迅速占领中国东北三省。中国的官史说,是因为蒋介石下达了不抵抗命令,东北军才全线溃退,丢失东三省。

郭岱君:实际情况正如您刚刚说的,不抵抗政策不是蒋先生下的。张学良在三个场合都郑重的否认。他在台湾接受访问,在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的访问,以及他自己的回忆录里面都很明白地说完全没有这回事。实际上在蒋日记来讲,九一八他根本不知道。那个时候电话等都不那么方便,“九一八”事件发生他还不晓得,第二天才知道。所以他的日记我们可以看到,在9月19日,也就是第二天的时候他才写道:“昨晚倭寇无辜攻击我沈阳兵工厂,并占领我营房。天灾匪祸,相逼而来,恕我为亡乎?”所以他其实第二天才晓得这个事情,然后赶快赶回来。第三天9月20日他才写:“闻沈阳、长春、营口被倭寇抢占,心神不宁,如丧考妣,苟为我祖宗之子孙。如不收回东北,则永无人格矣!”所以说不抵抗真的跟他没有关系。但是很多人也注意到就是“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并没有立刻抗日。

攘外必先安内,抗日缓兵之计

画外音:九一八事变之后,尽管日本占领了整个中国东北地区,蒋介石并没有对日宣战,反而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主张。很多人认为,蒋介石的这个政策在日本入侵时继续围剿红军,置国家与民族利益于不顾,导致了东北的沦陷。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蒋介石日记也许可以解开“攘外必先安内”之谜。

郭岱君:他不但没有立刻抗日,还反而提出一个“攘外必先安内”,日记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答案。所以很多学者,特别是中国大陆的学者来看(日记),他们觉得真是原来如此!因为蒋其实是了解日本的。他说:“倭三日可亡我矣”。他为什么没有立刻抗日呢,他是有他的考量。因为中国的军队装备跟日本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所以只要日本封锁长江和沿海一带,三天就完蛋了。所以他说:“不可贸然而战”。他在日记中考虑了很多。九一八之后他考虑了很多,他晓得是有问题,必须抵抗,但事实上不知道怎么办。所以他这个时候写了很多很多的。他甚至在9月20日立下遗嘱,说我没有别的办法,我们也打不过人家,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万一不测,当见危授命,特书此为遗嘱。”但他自己认为就是要争取时间抗日,争取时间备战。等到1932和1933年时,他跟德国的军事顾问和蒋百里先生有很多的讨论,慢慢地眉目就比较清楚了,就是要进行持久战,争取时间备战。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从1931年到1937年在真正抗战爆发中间,国民党做了很多事情,但只能做不能说,因为他要掩饰。另外就是我们刚刚谈到的“攘外必先安内”。当时就考虑要迁都,因为他晓得上海很快就要失去,南京没有办法守,怎么办?所以考虑迁都洛阳,迁都西安,最后决定迁都四川。大家都晓得中国那个时候是个军阀割据的时代,蒋介石根本没有办法控制整个中国,他能控制的只是沿海几个省而已。所以他在日记中就说我怎么进入四川呢?特别是四川、云南和贵州都是军阀势力非常大。所以他一直在想,并跟德国的军事顾问商量。有一天就是“得一计”,要以剿匪为掩护,建立西南根据地,“借剿共以收复西南”,故意把红军留下一小股,把他们往西南赶。所以你可以看到红军的所谓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从江西往西南走,然后才到延安的,中央军就在后面追,因此才能够进入四川。这是他的一计。所以有一天他写道,“若为对倭计,以剿匪为掩护,抗日之原则。”

李肃:这就是说他当年要剿灭红军,实际上是要抗战的一个策略?是他有时故意把红军放过去,所谓的围追堵截,他是有控制的。当时说的“攘外必先安内”或者是不抵抗政策,大陆说法是蒋介石实际上是不顾外敌侵略的威胁要打内战,要剿灭共产党。也就是说他认为共产党红军对他政权的威胁要大于日本的侵略。

郭岱君:这个事情要看是从什么角度来看,因为国家不团结是不可能打仗的,这个大家都知道。可是在当时红军只剩下不到两万五千人,蒋介石当时认为他只要收复西南,立刻就可以把红军剿灭。他还真没有把红军看在眼里。所以他更重要的希望能够收复这些军阀,让军阀团结起来抗战。所以这是他的一个考量。问题是他这么做但不能说。所以这个日记出来,就是借剿共以收复西南,借剿共以掩饰抗战之决心,这对所有的学者,特别是对中国大陆的学者,是个很大的颠覆,很大的震撼。他一方面是收复西南,准备要迁都重庆,另一方面又让蒋廷黼、宋子文、孔祥熙、陈仪到欧美各国去结交,希望能够得到军事上的支援。其中孔祥熙的成果最好,他在1934年跟德国签订了秘密协定,所以德国就派了军事顾问到中国来,还有很多的兵工厂和武器都给了中国,德国甚至于他的参谋总长塞克特将军都担任我们陆军的总顾问。他的副手法肯豪森上将亲自到中国来训练中国的军队。中国在此之前没有军队,因为军阀的军队各自为政,不团结,而且都没有什么训练,真正一点点训练就是黄埔的,但黄埔的人数非常有限,也仅仅是短期的训练。所以实际上1934年德国的顾问法肯豪森来了以后,才开始训练,这个时间才开始编定陆军宝典,步兵手册。蒋希望能够争取时间,希望有五年或六年甚至更久,他希望能训练60个师。蒋同时推行新生活运动。这看起来是个生活运动,是个教育,可以他说以教育掩护动员,实际上是要国人动员起来,精神上要准备抗日。他的日记里有很多这些话语,比如怎样以教育来掩护动员,以外交来掩护他的各种远交近攻,通过发展实业来备战。所以这几年有人说是国民党的黄金时期,实际上是备战。因为他在日记中说:“中日之战必不可免”。他心里非常清楚,但问题是他做的所有这些都不能讲。

李肃:他什么时候在日记里面说是“中日之战必不可免”?

郭岱君:太多次了。那个时候有很多人反对他吗?不但东北流亡学生反对他,左派人士骂他为什么不抗战,国民党内部也有人对他有批评。他很痛苦。所以有的时候别人批评他,他会说,我为什么要忍受这种屈辱?但他有时就自我鼓励说,“我屈则国伸”,“我伸则国辱”。所以当时的情况就跟我们以后要谈的和谈问题有关。当时我想只要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个仗是没办法打的,因为中日太悬殊。所以当时国民党重要的领导人汪精卫他的口头禅就是:“这个仗怎么打?”国民党里面的于佑任、居正和孔祥熙,都认为不能打,因为实际上是没有办法打,包括民间的知识分子胡适蔡元培傅斯年,他们都认为不能打。所以大批的学生,因为比较热情,认为头可断,血可洒,我们不怕死,我们要抗日。所以北大的学生抗议,蔡元培出来跟学生解释说,我们要忍,现在还不能打,结果蔡元培被学生打倒在地。当时整个的形势就是这个样子。

责任编辑: 东方白  来源:美国之音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9/0407/1271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