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分析:A股“雄起”的逻辑和走势(上)

中国股市多年来一直原地踏步,2019年却又逆势上扬。图为3月26日A股大跌时,一位中国股民沉默的坐在大厅,望着满屏绿色的股票下跌数据。(图片来源:大纪元资料室)

12年前的4月初,中国A股上证指数在燥热中冲过3200点。12年过去了,经历了无数次的跌宕起伏后,2019年4月3日,上证指数又一次冲过3200点。

同样是股市,12年前,美国股市道琼斯指数13,000点,12年后,如今的道琼斯指数翻了一番,早冲破26,000点。

这一次,A股能否冲破原地踏步的循环?

A股“雄起”?底气何在?

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A股气喘如“牛”,去年熊冠全球的A股,今年竟翻身变成了全球冠军。一季度,中国股市深证成指以36.84%的涨幅领冠全球,创业板和上证指数分列二、三位,中国股市包揽了全球股指前三名。

一季度A股日均成交金额5855亿,比2018年全年的平均水平高出58.55%;其中3月份日均成交额高达8851.88亿,环比增长50%。资金如洪水般涌入中国股市,将A股总市值推涨13.2万亿,增幅近30%。

2019年,A股似乎正在雄起。只是,A股雄起的底气何在?

虽然中共发布的3月份PMI为50.3%,重回荣枯线之上。不过,3月份发布的1-2月经济数据显示,前两月工业同比增长仅为5.3%,创17年来新低,固定投资和国内消费增速仍处低位。

这些数据表明,2019年中国经济增长依然乏力。再加上,2月份中国出口大跌20%,贸易战形势仍旧不明,中国经济基本面下行趋势并未缓解。

至于说上市公司的业绩则更不乐观。A股公司每年的净利润,近半流入金融行业;其余的上市公司中,很大一部分陷入股权质押的泥沼,并于去年底频频爆雷,构成A股近年来最大的危机。

中国经济体制性矛盾的突出病症——实体经济空心化和债务危机,在A股已经暴露无遗。

因此,A股哪里来的“牛气”?

透视A股上涨的逻辑

正常的经济体系中,股市涨跌,尤其是中长期趋势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行业和公司业绩、前景等基本面。中国A股为何能够在经济基本面下行的背景下,2019年逆势上扬?甚至牛冠全球?

A股上涨的逻辑,在哪里?

从根源上讲,中国股市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资本市场。A股最初的作用就是给国企“圈钱”,现在则扩大为给国企和中共权贵掌控的上市公司圈钱。这种圈钱,也被叫做“割韭菜”,就是将中国民众、主要是散户的财富,当作韭菜一样收割。

在中国,股市的内在机制受中共控制,而非遵循市场规则;A股的“基本面”不是宏观经济,而是宏观政策。

A股之所以12年来一直在大涨大跌中,原地踏步,根本原因就是国企和中共权贵要一茬茬地割韭菜。一次次被榨干钱包的中国股民,无钱、更无信心做长线,支撑起一个长期上涨的牛市。这就是中国股市“赌性”十足,缺乏长线投资的缘由。中共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也曾说过:中国股市不缺资金,缺的是长期资金。原因就在于此。

因此,A股涨跌不在于经济和业绩,在于党的需求。

认清了A股涨跌的背后真相,就不难看出, A股今年逆反经济基本面,爆出冠绝全球的疯牛行情,只能是出于中共的迫切需求:

一方面是为中共营造出经济尚有活力的假象;另一方面则是中共对资金的极度渴求,在债务危机的压力下,中共亟需筹钱给国企和地方政府续命,同时也需吸引资金炒高股价、来缓解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等债务风险。

A股的利好、利空分析

把握住了A股涨跌的内在逻辑后,可以推断,中共是A股今年疯牛行情的幕后黑手,有着推高A股的欲求。

从去年底出台一系列刺激股市的政策,到今年纵容游资爆炒“妖股”、诱惑股民下场,中共为炒热A股,手段百出。

中共近期又放出新一轮的所谓“利好”信号:

1.再融资或现“重大松绑”

上海证券报4月3日消息,证监会准备就有关再融资的政策作再评估,内容涉及恢复锁价发行、新增股东是否受减持新规限制等市场关注的核心内容。

再融资是指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的直接融资。再融资有利于公司发展,又益于活跃股市;但在中国股市中往往变味,沦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套现的工具。

2017年2月,证监会为遏制资金脱实向虚,曾出台“再融资新规”和“减持新规”,来限制定增(定向增发融资)市场。定向增发,是股权再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新规导致2018年定增融资规模近乎腰斩。由于股市低迷,2018年11月证监会就已开始放松再融资限制。

尽管今年2月以来,中共连续释放再融资松绑信号,但在再融资定价机制和减持政策未能真正松绑的前提下,定增市场很难火起来,难以成长为推涨A股的春风。

2.股指期货可能大松绑

据中国财经网站“金融界”消息,证监会期货监管部处长焦增军近期在香港作报告称,计划放松对股指期货的限制,包括恢复股指期货的正常交易;向外国投资者开放现有的股指期货。证监会拟允许社保基金、商业银行、保险基金、国有化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参与期货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了解到,近期中金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再次松绑了部分对股指期货市场的限制,距离股指期货常态化运行的目标越来越近。

股指期货作为股市避险工具,一旦松绑,一方面利于券商提升业务和业绩,稳定券商股,同时可能引来大规模的资金,利于活跃市场;但弊端也很明显,会助长做空股市,加大A股波动风险。

不过,相较于这些尚未落地的利好信号,A股收到的利空信号却是铁板钉钉:股权质押风险依旧高悬,纾困基金落地缓慢。

据中证登数据,截至2019年4月1日,A股市场股票质押数量6255.51亿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9.61%,股票质押市值为5.54万亿元,占全部A股总市值的8.82%。与此同时,缓解上市公司流动性风险和股票质押风险而设立的纾困基金,落地缓慢。

据太平洋证券数据,截至2019年3月中旬,纾困资金总规模虽已达到6000亿左右,但这只是理论值,实际落地进程缓慢。以券商主导的纾困资管计划为例,截止2019年3月11日,整体资管计划规模已达592亿,但已投出的金额仅154.9亿,占比只有26%。

也就是说,A股中这颗5万亿的股权质押大雷,依然未解,大批上市公司仍未脱困。#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 秦瑞  来源:大纪元记者何坚报道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9/0407/1271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