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张鸣:佞臣的市场

作者:

李林甫是唐朝著名的奸相,自打死后,被人骂了一千多年。他挨骂,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此前此后这样口蜜腹剑的佞臣奸相,朝堂道上,络绎不绝。就像小说《西游补》里的秦桧说的那样,前面的秦桧也多,后面的秦桧也多,干嘛总拿秦桧一个说事?历史是要人说的,总得找个典型来说事,找到谁,就算谁倒霉是了。

当然,李林甫被当典型抓出来示众,也有点理由。唐朝走到开元盛世,如日中天,呼喇一下,就陷入战乱,从此往后,就只能苟延残喘了。这个责任,总得有人来担,李林甫恰逢其时。史家众口一词,酿成安史之乱的罪魁,就是他和杨国忠,杨国忠不过是个赖子,而李林甫口蜜腹剑,一个奸相的标准形象,所以,不批他批谁呢?

其实,唐朝由盛转衰的罪魁,是唐明皇李隆基。李林甫这样的人,你说他口蜜腹剑,当然也可以,但《旧唐书》上对他的评价是“性沉密,城府深阻,未尝以爱憎见于容色。”这样的人,在政治开明之时,就是能臣,而在政治黯淡之际,则为奸相。为非作歹,需要有条件。具有这样性格的人,大抵都是做官的好胚子,心里那点坏能不能使出来,关键看皇帝喜欢什么。史书上记载,李林甫当政,总是背后坏人,阴人。传统社会,就是熟人社会,朝堂之上,也是如此。一个人城府再深,总是背后整人,时间长了,总是要露出马脚,除非,他整人每次都恰好迎合了皇帝的意旨。

总是迎合皇帝的人,被人称为佞臣。没有皇帝不喜欢人家迎合他的,但是,只要你想着励精图治,就得忍着,容忍臣子提不同意见。然后假装高兴,奖励敢于逆龙鳞、讲怪话的人。对自己身边的人,无论女子还是宦官,不管有多喜欢,都得压制,尽量不听他们在耳边吹风。因为历史的经验告诉他们,这样的人经常坏事,而且坏大事。

但是,盛世来了,尽管隐忧不少,但总的看来形势大好,越来越好,歌功颂德的声音,调子越来越高。一心励精图治的皇帝,也就飘飘然了。一飘,脾气就大,身边的宦官和宠妃,腻了吧唧的甜话儿,也就听得进去了。李林甫就是走宦官和宠妃的路子上来的,他能进入宰相班子,本身就说明唐朝的朝政已经出了问题,问题不在李林甫,而在政治制度的机制。历史上王朝政治的三大祸患,宦官、女主与外戚专权,无一不是制度的机制出了问题。皇帝制度本身,就存在这些隐患,需要皇帝时刻注意,严防死守,才能避免出事,但有松懈,就会有麻烦。这个麻烦就是,正常的政治运作被干扰,而非正常的因素冒了出来。

在一个讲究文辞的时代,李林甫既没有诗,也不能文,唯一留下来的一首诗,堪称唐朝最差,类似今日的老干体佳作。《旧唐书》上还说,他好多字都不认识,把庆贺人家生子的弄璋之喜,写成弄麞。但是,他察言观色功夫一流。最好的武器,就是迎合,而且迎合你没话说,恰到好处,不觉得他在在溜须拍马。

玄宗朝最后一个贤相张九龄,按照老规矩,觉得不合适的事就反驳,宣称不奉诏。唐朝的规矩,如果一项政令,宰相不认可,即使皇帝坚持,也没戏。除非皇帝罢免了宰相,找人另议。如果是以前,当然是皇帝让步,但是,此时的唐明皇李隆基,已经飘起来了,当然不肯再忍。李林甫的贡献,就是暗中迎合,让皇帝的良好自我感觉,得到印证。其实,就是没有李林甫,张九龄也干不长,早晚都会被越来越自负的皇帝赶走。

皇帝听不得杂音,李林甫才会对御史们讲皇家仪仗队里的立仗马的故事,不要他们乱说话,最好不说话。而乱说话的御史周子谅,居然真的被皇帝杀了,这下,御史们就真的成为一声不响的立仗马了。

李林甫秉政二十余年,阴掉不少人,但皇帝信任的宦官高力士,他不会碰,皇帝崇宠信的陈希烈,他也不碰。后来凭着杨贵妃上来的杨国忠,他更不敢碰。搞掉的人,固然罪非其罪,但都是皇帝的旨意。但凡哪个人有皇帝恩宠在,他连碰都不会碰。

史书上讲,是李林甫为了防止文臣出任边帅,立功然后再任宰相,影响了他的权势,所以劝玄宗专任番将,番将无文,无法做宰相,所以,他可以一直维持老大的地位,结果导致了安史之乱。其实,唐朝用番将,是一个传统。安史之乱之所有发生,是因为玄宗开边(对外扩张)的瘾发作,边帅竞相立功。边帅要有作为,权限必然要扩大。而皇帝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也允许他们扩权。武人掌兵,做了节度使,再掌民政,有了财权,自主性是强了,行动力也增加了,但反叛的危险,也随着抬高。这事,李林甫的作用,也就是煽了一点风而已。

在后人眼里,恶贯满盈的李林甫,得到了善终。可是,他死后还没来得及下葬,就被杨国忠诬告,说他跟番将勾连谋逆,并诱使李家的族人出来作证,于是,李林甫遭到了死后的惩罚,被诏夺一切官爵,废为庶人,已经做好的华贵的棺材被废掉,换成庶人的小棺材。

李林甫也许想到了,他死后,杨国忠会整他,但却想不到,他临死前郑重托付后事的杨国忠,竟然用他的方式,毁了他和他的家族。恶人被用恶人的方式磨掉,正义即使得到体现,也是一个扭曲的结果。

责任编辑: 赵亮轩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0202/1404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