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有人伤害你 是别人的错;你抓着不放 就是自己的错

如果别人伤害了你,或许是别人的错,但是事情过后如果你还揪着不放,那就是自己的错。

道德经:当你抱着“伤害”不放时,才是对自己最大的伤害。

愚者如同一块海绵,世界上的任何嘈杂和纷乱,一旦从他的身边经过,就会被他吸收于身体之内,无法释怀;智者如同一块镜子,即便照见了人生的嘈杂和困扰,也不会被问题所禁锢,而是将这些东西原原本本的反射出去。

有的人就像一块海绵,而有的人则是镜子。

佛家说“贪嗔痴慢疑”为心之五毒,这个世界的问题不仅仅是世界的问题,而是自己内心的问题,人生的所有状态,都源于自己内心而驱使。

世界和自己如同两个不同的个体。

面对世界给予自己的一切,如果自己没有智慧去化解,那么好事就会让自己变得过于得意,产生了“慢”,也就是傲慢之习气,坏事则会让自己过分恼怒,便产生了“嗔”。

就好像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不愿意放下人生的纠葛,而起了嗔心,甚至做出伤害人的举动。

一个人面临着身边出现的问题时,总会把所有的错误和问题都归咎于外面的世界,殊不知,真正困扰禁锢自己的,是自己的内心,是自己那些不愿放下的执念。

晋武帝时期,有一人叫孙秀,他降服了晋后,晋武帝司马炎就对他非常宠爱,把自己家表妹嫁给了孙秀,夫妻二人感情很深。

有一天,孙秀的妻子突然嫉妒心发作,骂孙秀是“貉子”,孙秀特别生气,从此不再进妻子的房间。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妻子也非常后悔和自责,她就向晋武帝求助。

而当时正逢大赦天下,大臣们都来拜见皇上,散朝之后晋武帝单独留下孙秀,和孙秀聊天,不经意的就说:“天下都有大赦,恩德宽大,你的妻子也应该按照这个标准宽恕了吧?”

孙秀听了之后摘掉帽子向晋武帝谢罪,从此夫妻二人感情重归于好。

孙秀为小气之人,容不得别人贬低,于是夫妻之间便有了隔阂,最后他的妻子悔恨自责,向晋武帝求救,而晋武帝出面劝说,两人才和好如初。

对于孙秀来说,她将自己妻子的话放在自己心里不愿意释怀,看似是妻子有错在先,伤害了他,但是更多的也是孙秀计较在后。

一个人的格局,孕育着他所有的人生状态。

大格局的人能够知道自己所存在的问题,突破自己的“贪嗔痴慢疑”,凌驾于人性弱点之上,而愚昧之人一旦涉及到了问题纠葛时,就会陷入问题之中,如同“海绵”一般。

而修行,目的就是让自己凌驾于“贪嗔痴慢疑”这一些人性弱点之上。

《菜根谭》有云: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那些堆满污物的地方往往会滋生许多生物,而极为清澈的水中反而没有鱼儿生长,所以真正有德行的君子,应该有容纳他人缺点和宽恕他人过失的度量,绝对不能自命清高,独来独往。

别把自己的人生活得太“清澈”,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居万物之下,滋润养育,没有和万物争名夺利,居于众人所厌恶不下的位置,所以最接近于“道”。

人的一生不需要活得太过于清白,也不需要活得太过于干净,不要总排斥那些身边不好的人和事或声音,很多人的嗔心和怒气都是因接受不了生活那一些小人和嘈杂而起。

我们最该解决的问题不是世界,而是自己。

善良需要有底线,用自己的底线捍卫自己的原则,但是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过于冲动,甚至容纳不了任何的污秽存在。

水因善居其下,滋润万物而成就自己的博大,人也会因为自己能容纳人生的不公平、不圆满,而变得高深。

当自己的人生遇到了糟心的人和事时,一定要记住,在当下的时候可以用原则捍卫自己的权利和底线,但是事情过了之后就不要再去纠缠,更不要抓着那一些痛苦不放。

事情发生了,或许是别人的问题,但是你没有让事情过去,就是你自己的问题。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国学书舍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0602/1459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