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灵之灯 > 正文

人生 有这四种“后知后觉”的福气 你若悟透 就要恭喜了

作者:

古语有云:“真味只是淡,至人只是常”,能够说出这番话的人,一定是很有故事,饱尝人生之沧桑,历经人生之起伏。

人生的有些道理,只有等我们经历了某些事情后,才能深刻领悟。可惜,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因此我们要多听听过来人的经验,听听老祖宗的忠告,向聪明人借智慧,听人劝,吃饱饭。

处世奇书《菜根谭》中总结了:人生中的四种“后知后觉”的福气,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真正聪明的人,都有这四种“觉悟”,越早觉悟,福气越多。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

01、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

这句话的意思是:住在低矮的地方,才知道攀登高处的危险。

这句话还可以引申为:当我们处于人生低谷的时候,才会醒悟之前犯了很多愚蠢的错误。如果我们处于顺境的时候,懂得居安思危,懂得小心谨慎,也不至于遭受今天的挫折和失败。

正如国学大师曾仕强教授所说:“人生只有一个定理,一切都是自作自受”。人要懂得“高处不胜寒”的道理,爬得越高,摔得越狠,这是自然的“盈虚之理”。

同时,如果我们在遭遇了人生失败,经历大起大落后,也要学会看淡,养成“宠辱不惊”的心态,即便是粗茶淡饭,也能够心安理得。

经历了失败或人生低谷,我们才知道“平平淡淡就是幸福”,活着真好。有了这种觉悟,即使以后没有成就一番大事业,我们也会身心富足,福气多多,因为好心态比黄金还贵重。

02、处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霭;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黑暗的地方待过之后,才会发觉明亮的光线过于耀眼。

这句话还可以引申为:我们处于人生低谷的时候,才会觉悟当初过于爱憎分明很傻。心智越来越成熟,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眼中看不见的人或事物越来越少,因为我们变得更加宽厚包容了,懂得藏污纳垢,不再是“人至察则无徒”。

其实,人生并不是“非黑即白”,还有很多灰色地带。人也是如此,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因此,我们过于爱憎分明,就会显得不合时宜,也会引起得罪很多人,干不了什么事情。当我们内心沉稳后,再回想起当初“锋芒毕露”的样子,就会觉得很傻、很天真。

粪土里所生的虫是最脏的虫,可是一旦蜕化成蝉后却只喝秋天洁净的露水;腐烂的野草本来不会发光,可是一旦孕育出萤火虫后,它却能在夏天的夜空中闪闪发光。由此可见,洁净的东西常常是从污秽中产生,光明的事物常常在黑暗中产生。

所以,我们要辩证地去看待黑暗与明亮,甚至有时候还要“知其白,守其黑”。正如老子《道德经》第28章所写: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守黑暗,甘愿成为天下的范式。甘愿做天下的范式,永恒的德就不会出差错,而恢复到真朴的状态。当我们觉悟了“晦与明”,很多困惑自然解开,福气也不请自来了。

03、守静而后知好动之过劳,

这句话的意思是:经历了宁静平和的日子后,才知道奔波走动的辛苦。

人都好动,但是静下来才能悟透很多人生的道理,提升思维,增长智慧。正如古语所说:“静能生慧”,“静能开悟”,“静能正道”,儒释道三家都是欣赏“静能生慧,宁静致远”。

人生难得一清闲,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没有无谓的牵挂,而最大的灾祸莫过于多心猜忌。只有每天辛苦忙碌的人,才知道无事清闲的幸福;只有心宁气平的人,才知道多疑的祸害。

老子《道德经》中甚至说“静能悟道”,第16章写道:“致虚,极;守静笃”,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们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

人生的喧嚣终归是要趋向于平静,就像大风大浪过后,终究是风平浪静一样。人生有起有落,有挫折也有成功,静下来才会发现:之前做了很多错事,自己亏欠身体,亏欠家人,亏欠朋友。当我们能够觉悟“一静一动”的关系,也就看透了生活的本质,也能够更脚踏实地,好福气也不请自来了。

04、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躁。

这句话的意思是:习惯了沉默寡言后,才知道过多的言语会使人烦躁不安。

回望自己年少无知的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说了许多大话、狂话、胡话,也吃了“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的亏,因此现在变得愈加沉默寡言。有的时候,不是不想说,而是没人诉说,甚至是不能说。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孤独,无论与他人关系再好,也是无法与人诉说,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当我们经历多了,才会发现沉默是金,多说不如少说,少说不如不说。其实,老子在《道德经》中也早就告诫过人们“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易经》更是说:“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古人认为言语少的人更容易大吉大利,而话多的人显得心浮气躁,福气也少。所以说,当我们觉悟了“默与躁”的关系,也会更加智慧地做人做事,因此多福。

05、结语:

年轻的时候,我们“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成年以后,我们“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人生也是如此,有以上四种“后知后觉”的福气——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处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露,守静而后知好动之过劳,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躁;你若悟透了,就要恭喜了。

责任编辑: 宋云  来源:腾讯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0817/1490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