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存照 > 正文

李子李子短信:一定要树靶子的话 某红会不是更合适吗

作者:
女军医千里迢迢随军支援,戴上防护面罩的时候,还能看见精心夹过的卷翘睫毛。那些为了方便被剪短甚至被剃光的头发,那些戴口罩戴得起水泡的脸庞,就轻描淡写地掩盖在精致美丽的妆容之下了。忙得晕头转向的医护人员身上穿着的白大褂和防护服干净得像刚拆袋出来的,雷神山的建筑工人们的身上也纤尘不染。这就是央视急吼吼交出来的抗疫大作,从剧本到拍摄,没有任何一个细节,表达了对这场灾难和与瘟疫搏命的英勇人民的尊重。

我倾向于认为#最美逆行者#的有问题的剧情,是一个极其失败的虚构创作,呈现出来了令人尴尬甚至气愤的结果。

这就是一个创作套路,叫做‌‌“树靶子‌‌”。如果想突出一个什么事实,那我先得塑造一个反面。如果想突出英雄好汉,那对立面就是卑鄙小人;如果想突出大无畏,那对立面就得是自私;如果想突出勇敢无畏,那对立面就是懦弱退缩。

但是靶子怎么竖,这反应的是一个创作者的心理定势。在这个导演的心理定势里,勇敢无畏无私的抗疫者的对立面,一定有想要自私、退缩的人。这种人是否存在呢?人有七情六欲,想要岁月安好也是人之常情。但在把这种‌‌“常情‌‌”给具象化的时候,导演就把‌‌“有家室‌‌”的女性工作者给摆上来了。

在他眼里,这是‌‌“最符合常理的‌‌”。

至于是不是,满微博首页打脸的真实女性工作者已经给出了说明。

其实我们写科普文,有时候也得树靶子。比如,在辟谣一个说法的时候,会提到‌‌“某些人认为xxx,其实是错误的‌‌”

然后早些年就有科普作者(男女都有)喜欢塑造不懂科学的、缴智商税的女性形象作为‌‌“靶子‌‌”,比如‌‌“女生都觉得,不吃肉就能减肥‌‌”。

但这种创作是有问题的。为啥不就事论事,描述一个具体的人身上的具体的事(比如我有一个朋友)?你不提‌‌“女‌‌”这个字,并不会影响你的表述。顺着自己的思维定势和偏见,写出糟糕的语句,其实是创作能力低下的表现。

拍戏也一样。你的虚构形象,你的剧情桥段,是不是存在这种‌‌“模糊、概括、想当然‌‌”的简化处理?这种处理是必要的么?

有人说‌‌“不过就是一个镜头么?我平时尊重女性,不歧视也不排挤,你们却天天打拳,有意思么?‌‌”

(草,我就是天天打拳咋地)

我们天天做的事情,不管是纠正性别歧视、指出性别刻板印象、乃至从心理、潜意识角度去剖析性别偏见,就是要把人们心中这种‌‌“常理‌‌”给打破。这种‌‌“常理‌‌”会让人对现实世界的错误的归纳,会导致更多错误的结果,以至于固化更多错误的印象——何况它还出现在一个国家电视台的主旋律电视剧里。

女性工作者不比男性工作者更懦弱或者更顾家或者更怎样,按照性别划分是不公平的。

不管是虚构创作,还是非虚构描述,一个创作者应该审视自己这种创作过程是否包含各种下意识的偏见,是否有更好的表述方式。这是对自己的作品质量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观众负责。

(说实话,一定要树靶子的话,抗疫的对立面难道不是对口罩防护服层层设卡的某红会,反应迟钝官话连篇的地方领导,发国难财的贩子?有人拍么?有人敢拍么?)

@纺织女工屠娇蕉:

还有个特别严重的问题。现在的电视剧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从剧本到表演都完全沉不下去。

说是真人真事改编的作品,演武汉的故事,从老婆婆到雷神山工人,全都操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甚至还带着北京腔,地域性这么明确的题材,除了一个开头的武汉鸟瞰特写,其他都让人完全代入不了这个真正英雄的城市。

有人可能要说,这是拍给全国人民看的,所以要说标准普通话。但你去看看相关的纪录片,你就知道武汉话,各地驰援队带着各自乡音的普通话,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同胞用不同语调说出来的话语互相鼓励扶持着,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动人的事。

然后就是服化道上。

女军医千里迢迢随军支援,戴上防护面罩的时候,还能看见精心夹过的卷翘睫毛。那些为了方便被剪短甚至被剃光的头发,那些戴口罩戴得起水泡的脸庞,就轻描淡写地掩盖在精致美丽的妆容之下了。

忙得晕头转向的医护人员身上穿着的白大褂和防护服干净得像刚拆袋出来的,雷神山的建筑工人们的身上也纤尘不染。

这就是央视急吼吼交出来的抗疫大作,从剧本到拍摄,没有任何一个细节,表达了对这场灾难和与瘟疫搏命的英勇人民的尊重。

责任编辑: 江一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0921/1503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