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首《登科后》是唐代诗人孟郊在进士及第后写下的一首快诗,在思苦奇涩的孟诗中别具一格,更加体现出诗人欢欣雀跃的心情。在古代,科举就是寒门子弟唯一出人头地的机会,若能得个状元,那更是了不得的荣耀。
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最终的殿试,殿试的第一名就是状元郎,可直接授翰林院修撰。这个状元可不是这么好拿的,必须经过县试、院试、乡试、会试层层选拔,最后还要在殿试人才中足够出彩,才能引起皇帝的注意。
在长达1300年的科举制度之中,有据可考的文武状元有700余人,后世之人很难想象他们的风采,究竟是如何优秀,才能在千人万人之中脱颖而出。幸而在1983年,明代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奇迹般地以完整面貌出现在了世人眼前,让人们可以一睹百年前状元郎的智慧与才学。
这张试卷是历史上仅存的一张明代状元卷真迹,被列入国家一级文物,目前存于青州市博物馆。它能够流传至今,全靠赵氏后人的用心保存,最后将其捐给博物馆的则是赵秉忠13代孙赵焕彬先生。
赵秉忠出生于1573年,字季卿,父亲是礼部右侍郎赵僖官,在书香门第长大的他自幼聪颖好学,25岁时就考上了状元。当时殿试的题目是“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先不论答得如何,光是第一眼看过去的字体,就让人觉得赏心悦目。
古代讲究“字如其人”,一手好字、一张干净的卷面的确能给阅卷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明代科举也对书法尤为看重,明太祖、明成祖时期大力提倡书法,举子答题务求工整,甚至在最后形成了科考必备的“台阁体”。
在赵秉忠的这张状元卷上,他写下的是一厘米见方的工整小楷,共2460个字,字迹整齐漂亮得仿佛印刷出来的一般。即使写到最后,他的落笔也是从容工整,字迹之工比起现代书法名家也不遑多让。
要知道,古代不比现代,那时候人们都是用毛笔写字,最讲究字体的美观。现代的考试中可以奋笔疾书,但古代必须一笔一划,这不仅考验考生的智慧,也是对其耐性的检测。如果字迹欠佳,即使满腹经纶,也有可能名落孙山。
不过赵秉忠并不只是字写得好,他的状元卷也的确字字珠玑。他在文章开头即写道:“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振刷庶务,有以臻郅隆之理。”
也就是说想要治理国家,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治国之法,如此开门见山、直白清晰地点题,非常容易吸引考官和皇帝的兴趣。接着他又论述了颁布法规的作用,认为国家必须立纲纪、陈法度,皇帝要以身作则,这样才能使得黎民百姓有法可依。
接着赵秉忠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给皇帝提了十条建议:严格选拔各级官吏,明确分工,杜绝尸位素餐之事发生;打击投机取巧之人,杜绝华而不实的文章;广开言路,多监察地方官吏;即使对已经任职的官吏,也要抓紧对其的教育和培养;加重对贪官污吏的惩罚;加强军队建设;严惩办案不力的贵官员,嘉奖认真侦查的官员,减少冤假错案的发生;提倡节俭,拒绝奢靡;赏罚分明;大小官吏一视同仁,都要自觉遵守法规。
这份答卷言辞恳切,确确实实是站在皇帝的立场来为万民、为社会谋福祉的,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赵秉忠很多事情都直言不讳,敢于“冒犯”天子,指出不足,让万历天子朱翊钧不免也对其高看一眼。
这套答卷呈上御览后,明神宗当即钦点赵秉忠为状元,状元卷上的“第一甲第一名”六字就是当时天子的御笔朱批,下方还有“弥封关防”长印。而赵秉忠在入朝为官后,秉性刚直,兢兢业业,最高官至礼部尚书。但也因为他刚正不阿的品行,得罪了许多同僚,最终在1622年被削职还乡。
到了1626年,赵秉忠因病去世,明思宗即位后随即为其追复原官,并赠太子太保衔,予祭四坛造坟安葬。
其实古代状元卷之所以稀少,是因为它属于国家机密,一般会被朝廷保存起来,而赵秉忠这一份被后世之人收藏的经过,恐怕也将成为一个难解的谜团。不过它如何流落民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珍贵的历史见证,对于明代科举和社会历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