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民意 > 正文

一个早已预料到的结果,但依然不胜唏嘘

作者:

看到庞麦郎得精神病住院的消息,似乎是一个早已预料到的结果,但依然不胜唏嘘。

庞麦郎的人生也许可以看作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小小缩影。

2015年前后,因为一首《我的滑板鞋》,一个叫庞麦郎的人突然爆红。出于对音乐的喜爱,这首有点粗糙但确实很有意思的歌曲,在我的iPod里停留了一段时间。(是啊,那时候还用iPod听歌呢)

后来,我稍微了解了一下这首歌的创作过程后,我始终不认为,庞麦郎是一个歌手。

首先——这首歌几乎不是他写的。歌词是他自己写的没错,如果你认为庞麦郎有所谓“音乐上的才华”,那顶多就是歌词这部分。

整个歌曲没有曲子,所以编曲很重要。而整首歌的编曲,庞麦郎一个音符都没写过,全是在国内的编曲调音论坛上花钱找人写的。

当时庞麦郎对编曲的要求,从他真正意义上第一首成名作《摩的大镖客》,接活儿的编曲师无奈在编曲论坛上求助的帖子里,可见端倪:

这个帖子发于2013年,当时庞麦郎还没有火。这段我只能称之为“随意哼哼”的东西,最后能变成一首某些人觉得“深刻”“天才”“洞察社会”的歌曲,请记得那些被庞麦郎删掉名字的、默默无闻贡献的编曲的老师们。

简单来说:庞麦郎拥有一个自己的歌手梦,但他完全没法写出一首歌曲,所以他选择花钱找人编曲,然后不给对方署名,将这歌完全变成自己的“原创作品”。

你可以说花钱买东西没有错,但这就好比郭敬明事先给庄羽20万再去抄她的书写《梦里花落知多少》一样,这并不会显得郭敬明就体面一些。

更何况,像庞麦郎这样的人,社会上并不在少数。

我在电影公司做的时候,负责过一段时间的剧本开发,每天会接到不少编剧发来的剧本。这其中有很多都是民间爱好者们的创作,其中大部分连完整的故事都谈不上。

但有个共同点是,这群爱好者都超级自信,总会注明自己的剧本有多么深刻、媲美霸王别姬无间道疯狂的石头,就差梁朝伟刘德华黄渤来演……

印象最深刻的是,有的甚至只有一个开头,然后写“我这个剧本是继周星驰之后全国最强的喜剧,经过我十年潜心修改,保证每30秒一个笑点。为防止泄露我只能提供前500字,如果需要请直接打款100万到XXXX帐户,然后再提供完整剧本”。

然后,我还真联系过其中几个人。

因为那时候我觉得,不如拍一下这些爱好者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不错的题材。

我当时找了好几个人。其中有一个,给自己的警匪片剧本命名为《无间道再起风云》的爱好者,他当时在附录里写,自己曾经是国家敏感部门的工作人员,常年在欧洲执行绝密任务,经历过很多惊险事迹,后来在欧洲的任务里出现叛徒,被人出卖,不得不暴露身份,被国家抛弃,隐姓埋名一段时间后回到国内,成功找出叛徒,而后复仇,退隐江湖。最后,他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这个剧本。

当我真的花钱去了这个朋友在的城市,和他见面之后,发现只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他言辞完全吞吞吐吐,似乎不具备和人沟通的能力。我陪他回家,他爸妈倒是热情(因为我真的从公司申请了一万块,买他的剧本),跟我聊了聊。

这个小伙子三年前卫校毕业之后一直在家玩游戏,认识一群打网游的朋友后,偷了家里五千块钱离家出走,消失了半年,然后用完钱又灰溜溜的回来了。几年来都完全没工作,除了玩游戏就是在家拿电脑看电影,好多年没收入,我给的这一万块已经是巨款了。

而他坚持跟我说,消失的那半年是执行任务去了……

他父母很感谢我来看他,说他已经很久没朋友上门了。我其实心里挺惭愧的,并不觉得自己是他朋友。

走的时候我把一万块分成两半,五千给了他父母,五千给了他。我跟他说你拿过家里的钱,这五千块必须还你父母。至于剩下的五千,是你自己挣的,怎么花你自己决定。

他很高兴,还一直问我,什么时候电影能拍?找刘德华演他,还是古天乐

他父母也在楼下偷偷问我,儿子是不是真的有写剧本的天分。

我说,除非《谍影重重》没拍过,否则他写的剧本可能还真的是个不错的故事……

后来看到庞麦郎的故事,我知道他是汉中人,但他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在走红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庞麦郎说自己出生于台湾,10岁起就在欧洲留学,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进修音乐,今年20出头,父母给他取的名字是Joseeh Punmanlon,中文音译是约瑟翰·庞麦郎。

但其实,他真名庞明涛,出生于陕西汉中市宁强县代家坝镇南沙河村,这辈子并未出过国,甚至都没有离开过陕西,成名时已经31岁了。他刷盘子,打零工,搞销售,做过很多苦活累活,但始终内心有一个一夜成名的暴富梦。于是他想当歌手,但又完全不会作曲编曲,于是在网吧上网的时候搜索到了编曲论坛,花500块巨资,将自己哼的段子,变成了一首歌,两首歌,三首歌。

然后,真的,那个一夜爆红的机会,到了他的头上。

他用纯正的陕西口音对着媒体说自己出生于台湾,留学在欧洲时,你很难让人对这个人产生好感——因为像他这样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才华,却始终有着成名梦、暴富梦的人,在这个社会上何其多。他们通常不愿意面对自己窘迫的现实,想构建一个自己不存在的人生,进而可以降低现实带来的苦闷。我同情他,但实在很难喜欢他。

一个人30岁了,还认不清自己的问题,做着乏善可陈的白日梦,实在是没有什么可取之处。

我曾经看到有汉中的朋友还因此觉得自豪,觉得汉中又出了一个所谓的天才——但要注意,庞明涛是完全抗拒自己出生陕西汉中这个地方的,在他给自己创造的认知里,他的家乡是台湾高雄。

好在庞明涛成名了,真的成了庞麦郎,有演出,一场一两万,怎么也比刷盘子好。我觉得只要有人看,他勤奋一点,慢慢开始学习音乐,勤能补拙,也挺好,至少自己和父母的生活可以改善很多。

但后来我去过他的现场。

完全假唱。

从头到尾一个字不露,放伴奏,对嘴型。

而他拙劣的音感,使他连嘴型都对不上,完全肆无忌惮的暴露出自己是在假唱。

我作为一个乐迷,在音乐上第一厌恶抄袭,第二厌恶的就是假唱。

庞麦郎花钱买作品,算半个抄袭,勉强还能接受;但假唱我就完全没办法接纳了。

你同情庞麦郎的时候,请想想那些真正默默无闻做音乐的朋友们。他们有机会站在台上唱歌吗?当我们给了庞麦郎上舞台的机会,那些有才华却一辈子上不了舞台的音乐家们呢?

比如,给庞麦郎编曲制作了《摩的大镖客》《我的滑板鞋》的编曲师,你知道是谁吗?你给了庞麦郎机会,把他花钱买来的作品当成他自己的,然后称赞庞麦郎天才,那个真正创作的编曲师呢?

而庞麦郎本人也继续活在这个幻象里,他不停的接各种商演,大部分人把他当猴耍,他自己刻意回避这一点,而始终觉得总有一天会成为真正的国际巨星。但这个国际巨星面对的待遇是一场连一万块都挣不到的酒吧演出,热潮已经过去,他从曾经的“个人演唱会”,变成婚礼、商场开幕的演出,众人则在台上哄笑、图一乐……

庞麦郎虽然看起来和社会格格不入,但他却是一个极度敏感,有自尊心的人。不然他也不可能竭力隐瞒自己的农村出生,不想让人看不起。他会不知道大家来看他演出,不少是在看他笑话吗?但他依然会去做,因为很简单,这的确比刷盘子赚钱,而且似乎真的能熬成天王巨星呢?

五年过去了,庞麦郎没能成为他一直想成为的那个国际巨星。而现实里的庞明涛,终于在这个社会里,生理意义上的疯掉了。

庞麦郎的人生总让我想起黄伟文写给陈奕迅的《浮夸》。那是一个没什么才华的小人物,怀着童年被人忽视的自卑,恳望成名,获得掌声与灯光,于是竭尽全力,歇斯底里,以浮夸的方式去夺人眼球,实现自己成名的梦想。哪怕成为一个小丑。

那年十八,母校舞会,站着如喽啰;那时候我含泪,发誓各位,必须看到我。

重视,能治肚饿。

大动作很多,犯下这些错,博人们看看我,算病态么?

我想,算吧。

所以我觉得,庞麦郎是这个社会的一个缩影。

这个光怪陆离的时代,在如安迪·沃霍尔所说,任何人花15分钟就可以成名的疯狂的表象下,总有一些人,会被这个社会生猛的湍流给撞得东倒西歪,甚至支离破碎。

妈妈问我,今天怎么不开心?

责任编辑: 赵亮轩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314/1568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