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叶利钦功不可没,至于是好是坏,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倒是有个关于叶利钦的段子值得一讲。
苏联解体后,为了解决财政困难的问题,叶利钦下了一道命令,宣布解散苏联作协,取消一切财政拨款。
与苏联同成长的苏联作协有8000多体制内会员。他们平时拿着政府的高额工资,即便几年不写作品,仅仅参加几场研讨会,做几个报告就能活得很滋润。
一下子被断了生活来源,几千人的生计没有了着落。他们只会写歌颂苏联的文章,别的也做不了。于是,这八千人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活动。要求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收回解散作协的命令。不答应他们的要求,他们就静坐绝食。同时他们对叶利钦喊话:“我们可以为新政府服务!”
面对百废待兴的政局,叶利钦一头包。此时此刻接到作协作家们的诉求,心里大为光火,他亲临示威活动现场,拿着喇叭告诉那些作家们:
“政府除了需要人民监督之外,不需要任何文学吹捧。那种小丑式的官方文学,对俄罗斯人的智力是一种侮辱。”
面对强硬的叶利钦,苏联作协的那些作家也无计可施。只好灰溜溜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他们有的继续从事“颂圣”写作,但是写出的作品无人问津;有的转型做起了小生意,甚至有些人流落街头。
以史为鉴可以正衣冠。
近期曲协发出了一纸“檄文”,在反“三俗”之后又一次举起大旗,企图引领曲艺圈话语权,公开批评曲艺圈存在的“封建余孽”师徒制,“只要笑果不要后果”的导向观。
其实,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个问题其实归结起来无非就是一个问题:
相声,小品类曲艺作品为谁服务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让一个行业萎靡不振,也可以让一个社会鸦雀无声,甚至可以血流成河。所以, 谈论这个问题,就要小心点,往小了说可能发不出去,往大了说可能没饭吃。
先来说说这个相声小品的起源吧!
我不专业,不能像郭德纲那样把相声的起源祖宗说一个遍,那是他们吃饭的买卖,得记住这个。我的理解,相声起源于穷,旧社会天桥哪儿,打把势卖艺的,那是讨口饭吃。中国旧社会讲究个三教九流,这相声大概就属于九流之类的玩意。你要是说有谁是艺术大师,是大腕,那你不是别有他图,就是在撒谎。
这个跟那个流落街头拿个破碗要饭的叫花子其实是属于同一流派。叫花子那个碗,干等着要,这收成可能有问题,怎么办呢?那就弄点能吸引人的法子。比如在碗里放个蚂蚱,或者弄俩蝈蝈打架,让那些施舍的主看着有点意思,愿意赏俩馍馍。
再到后来,“平地抠饼,对面拿贼”这样的绝活,弄得就是一个玄乎和新鲜了。凡事就是这样,要饭其实也是这样,有人能吃饱,有人吃不到,那就要琢磨,就要想法子。眼看着别人弄蝈蝈,弄蚂蚱要到的馍馍多,你可不得想出更新鲜的玩意。这玩意多了,就有了师承,就有了规矩,就有了所谓的“艺术”,甚至有人投机钻营,有了“大师”。
曲协这样的一个“教化机构”,却要做一件很不相称的事。就是把自己的本职工作推给他人。你推给他人也可以,你可以吩咐下去,让相应的专职“艺术家”去干这个。但是,你不能要求那些个叫花子的后代去干这个。这里有两层意思:
一是,他没个这个资格啊!
二是,他除了会“笑果”,他上升不了这个高度。
他要到了这个高度,那他不就成了“人X民X艺X术X家”了吗?
好了,讨论到这里,我们再把话题拉回到那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曲艺类节目到底是为谁服务的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那就是为老百姓服务!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个既然是为老百姓服务,那么服务的标准谁来定?其实这个问题也很简单,你到一个饭店吃饭,好不好吃,肯定是吃饭的人最有发言权,而不是社区居委会的大妈说这个饭店的菜好,就是好的。或许这个大妈也开着个饭店,也做满汉全席之类的。但是,我一个消费者,我就喜欢淮南牛肉汤,怎么办呢?你跑过来告诉我这个淮南牛肉汤都是穷人吃的,不高雅!抱歉,我就是穷人,爱好这个,可以吗?
现实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