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万物狂涨”有排癫 通胀大时代中国成关键

商品价格升不停,通胀大时代来袭!由于中国对钢铁需求庞大,令炼铁原料价格飙升,新加坡铁矿石期货周一曾急涨逾10%,至每吨逾226美元的纪录新高,今年以来已累涨近40%;经常被视为全球经济健康指标的铜价亦上涨,伦敦期铜涨最多3.2%,至每吨10,747.5美元,同创新高。鉴于铜及钢铁用途十分广泛,包括家电、汽车及房屋,价格失控式狂飙预示通胀将急速升温。

对于工业金属价格周一急涨,市场人士未能找到确切触发点,继续归因于一些持续的市场趋势,包括即使全球经济复苏,但央行仍可望维持放水;预期中国收紧环境污染规例,将推动被视为绿色能源转型关键的铜需求,同时亦引发钢铁生产商可能在新例推出前预先买入铁矿石的揣测。澳洲联邦银行商品分析员Vivek Dhar表示,铁矿石市场非常火热,供应仍然无法满足目前的需求,或许中国钢铁需求何时降温,是2021年面临的最大问题。

事实上, 大陆钢材价格大升,上周末钢坯1日3次上调价格,每吨单日涨150元人民币,热卷每吨日涨250元人民币,这些以往是供应过剩。大连商品交易所周一提醒,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较大,投资者要保持理性。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认为,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主因是供应高度集中,主导权掌握在卖方手中,而且市场预期和炒作成分很大。值得留意的是,印度钢铁龙头JSW因疫情关系已减产近10%,并预计疫情将持续至9月。

与此同时,高盛和美国银行均看好铜价会继续受惠于经济复苏,以及再生能源和电动车设备相关投资增加。高盛预期,铜价12个月内或升至11,000美元,2024年进一步升至14,000美元。该行形容商品市场处于“金发女孩情景”,即甜蜜的好时光,整体原材料市场在未来12个月的回报会进一步提高。美银更料,一旦供应大减而需求急升,铜价可能升上20,000美元。

工业金属长期前景看俏,吸引投资者进场,在港上市的资源股续被炒上,江西铜业(00358)周一收市涨12.34%,鞍钢股份(00347)升6.67%,中国铝业(02600)飙10.1%。不仅如此,澳洲矿商力拓和必和必拓股价升至纪录高位或贴近纪录高位,流入采矿业相关基金的资金亦开始增加。截至4月底止6个月,贝莱德世界矿业基金管理资产急增31亿美元,至75亿美元的6年新高。尽管如此,该基金规模仍远低于2011年高峰期的180亿美元,意味资金流入可能进一步增加。

相比贵金属市场,铜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ETF)以往较少受到关注,如今情况已急速转变。全球最大铜相关ETF WisdonTree Copper ETF今年以来资金净流入急升3.66亿美元,管理资产飙至破纪录的8.41亿美元。另一个让投资者押注商品狂潮的商品指数ETF,近月资金流入亦大增。花旗估计,这类基金管理资产于3月升至贴近10年高位的2,300亿美元。该行编制的新兴市场通胀意外指数上月飙至2008年以来最高,意味市场恐仍低估物价突飙的爆炸力。

除工业金属外,美国最大成品油管道营运商殖民管道公司遭受网络攻击,大型石油运输管道未恢复正常运作,推高油价。纽约期油周一涨1.3%,高见每桶65.75美元;布兰特期油涨1.33%,高见69.19美元。贵金属方面,现货金周一升0.43%,高见每安士1,839.17美元。

●汽车成本焗升万物齐涨威力增

铜、钢铁和铝等均是生产汽车的必要原料,随着这些金属价格持续攀升,令本已受缺芯困扰的车厂面临更大压力,作为“消费之首”的汽车价格势上升,加剧整体通胀问题。

摩根大通指出,汽车原材料于截至3月底止一年已大涨83%,这些原材料一般占汽车生产成本约10%,意味一辆售价4万美元的汽车,可能需要加价8.3%或逾3,000美元,以抵销原材料价格上涨。

事实上,车厂通常难以将成本上升转嫁消费者,惟当前整体需求急升、许多有购买力的消费者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全球缺芯令生产受限,为厂商提供了加价空间。在美国,鉴于汽车供应不足,更迫使租车公司需要转而在拍卖中购二手车,而不是买新车。

再者,正值汽车业推动能源转型以迎合更高的排放标准,铜价上涨加重成本压力,因资料显示,电动车的铜使用量较传统汽车多近3.5倍。

成本急涨亦可能促使车厂为电动车电池寻求替代原材料。现时大部分电动车电池混合使用锂、钴和镍,而这些原料价格过去12个月最少涨47%。包括福特和宝马本月较早前向电池初创公司Solid Power投资1.3亿美元,这家初创公司正研发不需要上述金属的电池,有望令电池成本大跌九成。

宝马财务总监Nicolas Peter预期,商品价格上涨可能为全年带来最多10亿欧元打击,特别提到铑、钢铁和钯金未来数月前景特别令人忧虑。长远而言,宝马致力减少受到主要原材料涨价的影响,冀自2025年起,可生产以新技术制造的汽车,其原材料如钢铁、铝和塑胶可循环使用,用于制造新车。

由快意佳士拿和标致雪铁龙合并而来的车厂Stellantis则表示,有需要取回部分上升的成本,而当前市场环境正面。摩根士丹利亦称,当前消费者几乎是排着队等候新车付运,没有比这个更佳的转嫁成本时机了,因汽车市场现在是卖家“话事”。

●上世纪为油而战未来恐为水而战

全球踏入“通胀大时代”,意味荷包缩“水”,有否想过“水”也是万物齐涨的一员!

事实上,水被称为“蓝金”(Blue Gold),比石油更珍贵。地球表面虽然有大约七成是水,但人类可直接取用的淡水不足1%。由于人口增加、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淡水资源短缺,目前有逾22亿人面临缺水问题。水危机不但会引发通胀,更可能威胁粮食安全、导致移民、金融动荡,甚至引发战争。

水已成为重要“商品”,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去年12月首次推出与“加州水指数”挂钩的期货合约,代表“水”像原油、黄金等大宗商品一样,可以透过期货交易对冲水价上涨。对此,联合国官员担心,缺水危机会因投机炒作而进一步恶化,甚至导致粮食危机。

水资源短缺也牵动地缘政治。中美博弈的战场已从贸易、科技延伸到东南亚的湄公河流域。湄公河流经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地,而中国在湄公河上游兴建多座大坝、控制河流流量,一直备受争议。美国去年9月顺势推出湄公河美国伙伴关系计划,向湄公河流域国家提供至少1.53亿美元,进行区域合作。有学者认为,最有可能因缺水而“郁手”的国家是印度,因水资源危机每年夺走印度约20万人性命,近期中国拟在雅鲁藏布江兴建水电厂,引发印度和孟加拉关注。

面对水资源愈益珍贵,怎样高效利用成为重点,这就不得不提70%国土是沙漠的以色列,当地透过海水淡化技术,高达八成用水皆取自淡化的海水,污水循环再用量亦达85%。该国目前有逾250家水科技公司,每年赚逾20亿美元,真正实现“水为财”。位处亚洲的新加坡也透过淡化海水及再造“新生水”(回收用水)技术,目标在2060年前,将淡化海水占当地用水量增至30%,而新生水能满足当地55%供水需求,大致解决水资源紧绌的困境,也是投资机遇。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东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511/1591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