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科教 > 正文

担心ADE效应 疫苗是人体的“特洛伊木马“吗

在新冠大流行初期,科学家们就为设计出安全有效的新冠疫苗进行了一系列讨论。其中一些议题围绕抗体依赖性增强(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效应展开,这是一种潜在的致命免疫现象,常见于其他病毒感染和疫苗使用过程中。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接种新冠疫苗后发生ADE现象的报道。但随着变异病毒的出现,人们对ADE的担忧再次浮出水面,因为这很可能影响人们的接种意愿,从而妨害群体免疫的进程。ADE效应是什么?接种疫苗还有多少潜在风险?对此,专家进行了全面解读。

ADE效应曾多次起到反作用

当感染病毒或接种疫苗后产生的非中和抗体不能抑制病毒感染,反而协助病毒进入靶细胞提高感染率时,这种现象就叫做ADE效应,科学家们将其形象地比喻为“特洛伊木马”。而当与病毒结合并阻止感染的中和抗体水平低到不能防御再次感染时,ADE效应也会发生。

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Harvard T.H.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医学博士巴里·布鲁姆(Barry Bloom)表示,ADE效应会导致疾病的广泛传播,过度的免疫反应也会使患者的病情更为严重。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特洛伊木马”式ADE效应的经典例子当属登革热。这种病毒有四个变种,彼此之间有很大差异,意味着只感染一种病毒并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来抵御其他变种的病毒。2016年,菲律宾开发出一种能预防所有4种变种的登革热疫苗,并为80万儿童接种。由于出现了ADE效应,有14名在野外登革热环境中的儿童死亡。从那以后,这款疫苗就只推荐给9岁及以上已经感染了登革热的儿童接种。

另一个典型案例来自美国。1967年,一批儿童接种了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灭活试验性疫苗,后来遇到RSV时,他们的病情反而加重,其中有两名儿童不幸死亡。接种该疫苗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导致肺阻塞和呼吸道疾病加重,致使RSV疫苗的研发工作几近中断。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新冠疫苗出现ADE效应风险较低

从疫苗研发之初,科学家们就试图找到一种最不可能引起ADE效应的新冠病毒蛋白。当发现靶向中共病毒的核蛋白可能导致ADE效应时,他们很快就另辟蹊径。经过反复验证,最安全的途径是针对棘突蛋白的S2亚基设计疫苗。为确保安全,科学家们还进行了周密的动物试验和人体临床试验。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看到任何ADE效应发生的迹象。

多伦多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病理学和分子医学副教授布莱恩·里奇蒂(Brian Lichty)说:“如果这些疫苗有问题的话,我们早就发现了。因为ADE效应导致的细胞因子风暴发作得很急,很容易有生命危险。”

唯一的例外可能是中国研制的灭活病毒疫苗。布鲁姆指出,这些疫苗使用明矾作为佐剂,与曾经引起ADE效应的RSV疫苗使用的佐剂相同。不过迄今为止,中国的灭活疫苗也没有报告出现ADE效应病例。

目前研制的新冠疫苗是为了预防新冠病毒的原始毒株,这种毒株在全球范围内占主导地位。不过,随着越来越多变种病毒的出现,有人担心,这些变体会不会像登革热病毒一样,变得足够不同而引起ADE效应。

对此,里奇蒂认为,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任何现有疫苗会出现ADE效应。不过,这一切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因为ADE效应通常是在自然感染其他病毒(如HIV、埃博拉和柯萨奇病毒)以及其他冠状病毒(如SARS和MERS)后出现的。

里奇蒂指出,中共病毒可能已经对人类有了足够的适应性,因此,即使它通过非中和抗体的相互作用进入巨噬细胞,也未必会使巨噬细胞产生充分的细胞因子导致明显病理改变。

布鲁姆补充道,尽管民众对接种技术新颖的mRNA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表现得犹豫不决,但就ADE效应而言,这些疫苗的安全性要好于传统疫苗。因为这些疫苗以S蛋白为靶点,设计得十分精巧,因此出现ADE效应的风险比任何一种传统疫苗都要小得多。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接种疫苗后免疫失败并不可怕

从1月底开始,美国多地就开始陆续报告接种疫苗后仍被感染的病例。这些人在接种完两剂疫苗满两周后,仍然发现自己的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不过专家表示,这完全不需要担心。

要明确的是,注射新冠疫苗的目的是预防病原体感染后发病,而任何疫苗的有效率都不可能达到100%,因此,接种过疫苗的人群被感染完全在预料之中。更何况,这种现象也并不常见。

从病例报告上看,这些患者的病情大多是轻微的,这证明,接种疫苗是防范感染后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的有力武器。这些少量病例也告诉我们:即使大众都加入到疫苗接种的行列中,感染病例也将继续出现;中共病毒未必能被根除,而疫苗是人类和病毒共存的缓和措施,这会使疾病发作的风险处于可容忍的较低水平。

事实上,导致接种后免疫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中共病毒的不断变异可能使疫苗的保护效力降低。而疫苗的保护效力也因人而异,就算是同卵双胞胎可能都不尽相同。除此之外,如果接种过疫苗的人出现在病毒肆虐的地方与没有免疫力的人群共处一室,也会显著增加患病的机会,因为病毒滴度过高,足以压垮最强大的免疫系统。

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的病毒学家维维亚娜·西蒙(Viviana Simon)不喜欢“突破性病例”(breakthrough case)这个词,因为它唤起了人们将人类与疾病隔绝开来的朴素愿望。“这很容易让人误解,就好像病毒‘冲破’了人类的防线。”

疫苗接种实际上更像是动态竞争环境中的一个单一变量——这个保护层就像一把伞,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比在其他情况下保护得更好:它可以让一个幸运儿在绵绵细雨中保持干爽,但换作是另一个人到了一个倾盆大雨的环境中,依旧可能会被淋成落汤鸡。因此,接种疫苗后,最好还是继续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这样就算身处暴风雨中,也能像穿了雨靴和冲锋衣一样得到更多保护。

新冠疫苗的作用主要在于防病

根据美国CDC目前的标准,新冠疫苗临床试验中的“突破性病例”还包括无症状感染者,这比原先判断疫苗有效率的标准更高了。在临床试验中,三款获批在美国紧急使用的疫苗都展现了它们超强的防范能力:莫德纳疫苗和辉瑞疫苗在人群中降低了大约95%的患病风险,而仅需接种一剂的强生疫苗在美国人中的有效率高达72%。

西蒙表示,关键是要区分感染和发病,当有人核酸检测呈阳性时,需要确认他们是否出现了症状,病情是否严重。耶鲁大学疫苗专家萨德·奥马尔(Saad Omer)也指出,接种疫苗后免疫失败的人数取决于“持续的传播情况”。例如,一款有效率为95%的疫苗,说明在100名一旦感染就会发病的人当中,现在可能只会出现5例有症状的病例。

美国CDC发言人玛莎·沙兰(Martha Sharan)说,CDC的一个专家小组正在追踪接种疫苗后仍然出现病毒检测阳性的病例,将很快开始发布相关病例数,并找出这些患者的感染路径。这些细节可以帮助专家找出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并及时补上防疫漏洞。

随着接种疫苗的人数越来越多,“突破性病例”的绝对数量也会增多,但随着人口免疫水平的提高,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被切断,传播速度自然会下降。对疫苗反应迟钝以及不适宜接种疫苗的人将会得到成千上百万免疫人口的保护。这就好比在一大群撑着雨伞的过路人当中,即便是没带伞的人也能得到遮蔽。

责任编辑: 夏雨荷  来源:搜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526/1597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