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说话时只要牢记这3点,无需高情商,也能处处受欢迎

镜子物语:真心关注他人,就是最好的社交。

说话,是一件既简单,又复杂的事。

简单,因为说话人人都会,张口就能说;复杂,因为它是一种社交工具,说话方式不同,产生的社交效果也大不相同。

我们往往以简单来应对复杂,以为只要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就可以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事实并非如此。以至于很多人自认不会说话,情商低,甚至产生了社交恐惧。

我也试图学习过一些说话技巧,发现方法很多,但多数并不奏效。因为每种技巧都对应着某种特定场合,而真实的世界是千变万化的。想在讲话瞬间,从脑海中调用出合适的技巧是很难的。

那要怎么办呢?我渐渐领悟到:其实不必纠结于那些细枝末节。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只要把握好几个大原则,就能够成为一个被接纳、受欢迎的交谈者。

原则一:言不称“我”

如果你留心,就会发现一个现象:大多数人在交谈时,都是言必称“我”。

人们虽然也试图理解别人,但通常会下意识地把让别人理解自己放在首位,常常是别人话音刚落,就急着说:“是的,我知道你的感受。”“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我觉得……”

我们虽然在听,也确定听到了对方的话,但并没有把全部注意力投射在对方身上,而是在不停地思索“我接下来该怎么说。"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把这种现象称作“自传式回应”

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被理解。但由于“自传式回应”的普遍存在,真正的理解其实非常稀缺。所以一个人如果能够克服这种倾向,多说“你”,少说“我”,是很容易赢得好感的。

有“高情商”之誉的影星黄渤曾说过,人际交往有一条不二法门,就是“把优越感让给别人”。具体怎么让?最简单的,多说“你”,少说“我”就可以了。给出空间,让别充分表达自己,他就很容易把你视为知己。

要表现对别人的关注,你可以记住四个字:你怎么想。在沟通中,没有什么比这四个字更有力了。梭罗就曾在他的日志中写道:“今天我得到的最大恭维就是有人问我,我怎么想的,并真诚地聆听了我的答案。”

与此相似的问题是:你能多跟我讲讲吗?你有什么计划?你是如何开始的?你是如何做到的?等等。这些以“你”开头的问题,会给予对方以极大的满足感,帮你开启良好人际关系的大门。

在职场中,“言必称我”的现象也是非常突出的。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人,不管做成一点什么事,都要彰显一下自己:你看那谁谁谁是我推荐的吧?你看这件事没有我的建议做不成吧?你看我不叫你,你不会来吧?你看这个事都是我组织起来的吧……

更有很多企业管理者,开会也好,讨论也好,别人都不能讲,只有他一个人在说。事情做成了,是我领导有方,是我指导的结果。

真正有格局的领导,懂得“功成而弗居”,虽然自己有领导之功,可是要说:这是大家的功劳啊!是你们通过努力做成的。这样的领导,才能使下属真正信服,使团队更有战斗力。

早在几千年前,老子就在《道德经》中讲:“寸而退尺,以退为进,善于处下,方能居上。”言不称“我”,就是善于处下,抬高他人,以退为进。这既是一个很好的人际交往原则,更是一种睿智的处世哲学。

原则二:永不传递“负能量”

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做过一项大数据研究——世界上13种语言的正面和负面表达频率,结果发现,在过去的200年中,中文的负面表达是全世界最明显的。

全球很多语言体系都有一种积极倾向,也就是积极的表达要多于消极的表达。但中文的表达呈现消极倾向:有太多的人,习惯于使用评判、比较、命令和指责的语言进行沟通,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对方明白道理,遵守规则。

比如,有的老板指导工作,喜欢夹枪带棒,冷嘲热讽,让下属产生挫败感;很多父母教育孩子,一张口都是批评指责;有些夫妻之间,平时不怎么交流,一交流就开始互相攻击;还有很多人总在抱怨,喜欢骂人,或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看到的都是社会的黑暗面……

人们常常轻视自己说出口的话语:“我就是有什么说什么,应该没什么关系。”我们不知道的是,每一句话语都是自带能量的,会不知不觉地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心态和命运,包括人际关系。

为了研究语言对人的影响,曾有心理学家录下了60家公司开会时的所有对话,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公司生意红火,三分之一的公司运转得还不错,而剩下的三分之一濒临破产。

然后心理学家将这些公司在会议对话中的每个句子,按照积极和消极的词语进行分类,并算出积极与消极的比例。

结果发现,其中存在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当积极词语与消极词语的比例大于2.9∶1时,公司就会蓬勃发展;当低于这个比例时,公司的经营状况就不好。这个比例以其发现者马塞尔·洛萨达命名,被称为“洛萨达比例”

随后,有其他的心理学家用同样的方法统计了一些夫妇在某个周末的谈话。结果发现,如果谈话中积极词语和消极词语的比例低于2.9∶1,那就意味着这两个人快要离婚了。

负面语言是一种负能量,破坏力巨大。正如财经作家水木然所言:“你以为你很直爽,其实是只图自己痛快,罔顾对方感受,本质上是自私;你以为在关心别人,其实是不懂分寸,没有边界意识,本质上是冒犯;你所谓的下定论,也往往是管中窥豹,以偏概全,本质上是偏见。”

当然,不传递负能量,不代表不能发表意见。我们只需要把握住一点:多阐述事实,少作主观评判。

比如父母看到孩子把房间弄得很乱,可以说:“我看到你把玩具堆在床上,把袜子扔在地上,我感到很生气。”而不是:“我说了多少次,要收拾好你的房间,你怎么屡教不改呢?”

“经常、总是、从来”之类的词,都带有主观评判的意味。当老板对一名员工说:“你最近经常迟到,是家里有什么事吗?”这就是一句评判。事实的表达应该是:“周一和周三,你上班都晚了二十分钟。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

如果你在沟通中,习惯使用负面语言,经常把事实和评判混为一谈,无论你沟通的初衷有多幺正直,最终只会产生反向的作用。所以,永不传递“负能量”,尽可能地使用正向的、客观的语言,也是我们应该牢记的一点。

原则三:一定要“温暖”

沟通中应该把握的第三个大原则就是两个字:温暖。

如果你自认情商不高,不会讲话,没关系,你只需要记住一句话:“涣兮其若冰之将释”。这句话是老子说的,意思是,我们对别人说话时,要始终给人以温暖,就像要把人心里的坚冰一点点融化一样。

社会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如果你讲一些冷硬的话,大家就会觉得有道理,很“酷”;如果你讲正面的话,别人反而会认为你很虚伪,说你在“装”。这是一个社会心态问题,很多人在言语中总是充满攻击性,似乎不如此不足以显示自己很有思想。

比如前段时间,一名医生因为连续做了4个小时的手术,极渴之下捧起输液用的一瓶葡萄糖当水喝。照片被传到网上,大家评论说医生太辛苦了,但是马上有人来了一句:“这瓶葡萄糖谁付钱?”引来一片附和。

不知那位医生看到这样的评论,内心会作何感想。在这个网络时代,人们经常会被一些冰冷的语言所伤。比如那些所谓的“喷子”,作者辛苦奉献一篇文章,不收取任何报酬,却被他们骂得一无是处。他们喜欢躲在一个安全的角落里,把内心的冰冷展示到网上。

语言对人的伤害就像钉子钉在墙上,你就是把钉子拔出来,那个眼还在。那些说话没有温度的人,或许也曾受过伤害,于是选择了以冷漠对抗冷漠。而这是一种极为错误的方式,于人于己都十分有害。

而那些愿意时时予人以温暖语言的人,即便没有什么社交技巧,人际关系也一定差不了。

具体怎么做呢?首先,要做一个心怀感恩的人。内心温暖的人,才能够温暖别人。

世上之事总有好有坏,而一个人内心的温度并不取决于外界,只取决于其注意力选择。正如著名心理学大师罗伯特·西奥迪尼所言:你注意什么,什么就是最重要的。想让内心温暖,只要多多注意那些让我们感到温暖的人和事就可以了。

如果你总对经历的坏事耿耿于怀,不妨尝试一下“重构过去清单法”:在一张纸上列举出3件曾经发生在你生命里的重要负面事件,然后想一想,你从这3件事中,分别能得到什幺正面的收获?把它写下来。坚持练习一段时间,你看问题的角度就会发生巨大的转变。

此外,每天写下你的祝福和谢意,经常翻看家人、同学的相册,给老朋友打电话,告诉你的父母你爱他们,把展现欢乐时光的照片放在你的房间中,类似的做法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第二,试着体会他人的感受。想要传递温暖,不论对方说什么,你只需要体会并说出他此时此刻的感受就可以了。

比如一个孩子对妈妈说:“和你说话有什么用?你从不好好听。”如果你是这位妈妈,与其回应:“我怎么不好好听了?”不如说:“看起来,你有点不高兴。”当你这么说时,孩子就会立刻改变攻击的姿态,愿意跟你说说,自己为什么会不高兴。

第三,回应别人的情感需求。生活中,人们很少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比如一个丈夫在看到一只鸟飞过花园时,会对自己的妻子说:“快看,外面有只漂亮的小鸟。”其实,他说这句话并不是为了夸奖那只鸟,而是希望能从妻子那里得到一种回应。

妻子此时面临两种选择:她既可以迎合、关心丈夫的这种情感需求,说:“它真的很漂亮!”“在哪儿?让我看看!”也可以持冷漠、鄙视、批评的态度:“一只鸟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你能不能做点儿有用的事情!”显然,前者才是温暖的沟通。

沟通中,我们需要用心体会他人话语中包含的需求。比如上面那个例子,当孩子对妈妈说“和你说话有什么用?你从不好好听”时,妈妈除了说“看起来,你有点不高兴”之外,还可以进一步体会孩子的需要:“因为你需要得到理解?”

我们每个人都孤独地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不会表达,但时刻渴望着他人的情感回应,你只要用心一些,就能感受得到这种需求,成为一个传递温暖的人。

言不称“我”,不传递负能量,时时予人以温暖,这就是无需技巧,也能让你处处受欢迎的三大原则。这些原则不仅能帮你改善人际关系,也能改变生活,改变命运,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七棱镜2010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530/1599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