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面善的人,最值得深交

作家宁远在《远远的村庄》里这样写道:

以貌取人,绝对科学。性格写在嘴边,幸福露在眼角,理性感性寄于声线,真诚虚伪印在瞳仁。

生活中,我们不难从一个人的面相上,看到一个人生活和处世的态度。

面善的人,面貌温和,气质温润,最值得深交。

面善的人,生活自律

听过一句话:“命由己造,相由心生。”

的确如此。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面相。

决定你的面相的,不是上天,也不是父母,而是你对生活的态度和自律的程度。

我的宝宝8个月的时候,帮忙带宝宝的阿姨,因为有事回了老家。

找不到合适的阿姨,万般无奈之下,我只好辞职回家当起了全职妈妈。

一下子从职场回归到家庭,我的生活节奏都被打乱了。

平时就我和宝宝在家,给宝宝做好食物,就懒得自己再去做吃的,有时随便吃一点,有时为了省事,就干脆不吃了。

晚上宝宝睡着后,我收拾好家里,就一直刷手机,有时还没睡下,宝宝就醒了。天天睡不够,天天不舍得睡。

有一天看到镜子中的自己,简直都不敢认了:双眼空洞无神,黑眼圈明显,甚至嘴角也是耷拉着,一副苦瓜脸,跟之前那个眉清目秀的我判若两人。

从那天起,我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每天都会认真给自己做饭,同时卸载了手机上一些不必要的软件,挤出时间运动、看书、休息。

自律了一段时间后,我的面容开始慢慢地变得亲和了。

罗素说:“一个人的脸,就是一个人价值的外观。它不仅藏着你的生活,更藏着你正在追求着的人生。”

人的五官是天生的,但脸色却是靠后天自己修来的。

如果一个人整天放纵自己,对人生没有追求,久而久之,面相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没有目标,眼神必定暗淡无光;没有笑脸,嘴角一定是耷拉着;少了睡眠,疲态自然找上门来......

只有当你足够自律,认真对待生活,你的面相才会改变。

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最终都呈现在自己的容貌上。

有句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跟面善的人深交,你也会变得朝气蓬勃,自律阳光。

面善的人,待人温和

《礼记》有言:“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一个人的内心好坏,总会在脸上展露出来。

面善的人,总是嘴角含笑,眼里清澈,给人亲近感。

宋庆龄,一生温和仁慈,说话声音柔和,从没有与人红过脸,是公认的好脾气。

作家项美丽曾在《宋氏三姐妹》一书中这样写道:“孙夫人说起话来细声慢气。”

宋庆龄对身边所有的人都很好,一点架子都没有。

她每次出门,都会提早5分钟到楼下等司机。还会经常送些钱和衣物,给身边需要的人。对保姆李燕娥更是情同姐妹,跟她同桌吃饭,谈笑风生。李燕娥比较胖,宋庆龄就让人专门改制了一张矮床,方便她休息。

后来,李燕娥生病,宋庆龄十分担心,亲自把她接到北京来看病,还请人照顾她。

宋庆龄不是宋家姐妹三人中最漂亮的一个,却是最面善,最让人舒服的一个。

俗话说得好:“心善则面善,心恶面必恶。”

一个人的相貌是由其内心折射出来的,内心充满爱与温暖的人,脸上自然就会流露出和蔼可亲的神色。

反之,如果一个人内心充满邪恶,自然就会满脸凶相。

面善的人待人温和,与他们交往,总能令人如沐春风。

面善的人,处事豁达

梁实秋先生曾说:“人的脸大致分为二种,一种是令人愉快的,一种是令人不愉快的。”

而他自己就属于前者,不仅面色温和,性格也很豁达。

有一回,梁实秋先生应邀前去参加师范大学的校庆,但有一位当天要演讲的人迟到了很久。在场的师生们都等得很不耐烦,情绪非常不满,场面十分尴尬。

校长见状,便请梁实秋先生上台讲几句话救场。

梁实秋先生看到场面真的混乱,着实需要处理,便欣然应允。

他不慌不忙大步走上台,笑着说道:

“过去演京戏,往往正戏上演之前,找一个二三流的角色,上台来跳跳加官,以便让后台的主角有充足的时间来做准备。我现在就是奉命出来跳加官的。”

一席话引得全场哄堂大笑,把大家的不快一扫而光。

梁实秋先生轻松幽默的话语,不但替迟到的演讲者解了围,而且还安抚了在场师生们的不满情绪。

都说面善的人,处事豁达。

果真如此。

面善的人,遇事沉着冷静,懂得站在别人的立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他们懂得与其抱怨生气,不如一笑置之。

既来之,则安之,他们的人生准则。

与这样的人做朋友,实在是人生之幸事。

面善的人,最值得深交

有句话说:“为人端正,颜色洁白,辉容第一。”

人性的真善美,往往都刻在一个人的脸上。

面善的人,知道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他们心怀善意,心胸豁达。

人这一生,会遇到很多人,但真正值得深交的人,也不过寥寥几位。

遇到面善之人,一定要好好珍惜。

因为你给他们一个微笑,他们会还你一份温暖。

余生,愿你我都能有良友相惜、相伴。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读者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709/1616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