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存照 > 正文

颜智华:国共合作以共产党惨败收场

作者:

之九

 

前面已经谈到,蒋介石借“中山舰事件”阻击共产党在国民党中央和军队里面的得寸进尺的夺权活动。

“中山舰事件”后,蒋介石假装出仍然拥护国民党“一大”路线,坚持国共合作的政治姿态。同时联络党内大佬寻求支持。共产党方,老板鲍罗廷知道国共联盟中,国民党一方掌控着军队,双方真要撕破脸摊牌,共产党一方是敌不过国民党一方的。苏共所付出的努力将前功尽弃,不如委曲求全维持国共合作,把“国民革命”推进下去,于是说服共产党一方,才使在1926年5月召开的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通过蒋介石、谭延闿等九人联名向全会提出的《整理党务决议案》,在国民党中央各部担任部长的中共党员全部退出,换国民党员担任。

蒋介石虽然当上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政治委员会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等数个要职,但他的实际权力还是限于在他的嫡系军队,即以黄埔军校学生为骨干的第一军。毕竟当时国民党内还是实行“党内民主”,会议上表决多数说了算。鉴于蒋介石是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军总司令,获得了扩充第一军实力的先机与便利。第一军是北伐军7个军中人数最多,装备最好的部队。

北伐开始,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身兼国民党中执委、政治委员会和军委主席,军队总司令的蒋介石权倾一时,要求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江西南昌,南昌是他的总司令部所在,主张迁都南昌,有图挟天子令诸侯的嫌疑。蒋介石被称为党内新右派的领袖。

以鲍罗廷为老板的共产党、国民党左派一方,一直试图消减蒋介石的权力,夺回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失去的部分权力,首先不会同意迁都南昌受蒋介石挟持,而是迁都武汉。

1927年3月在武汉召开了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会议主题就是削减蒋介石的政治和军事权力,夺回共产党失去的部分权力。会上重新选举,当选中执委委员的共产党方面和国民党左派各占三分之一;各部部长多为共产党方面和国民党左派担任,推翻了上一年二中全会通过的《整理党务案》中规定共产党员不能担任中央党部部长的规定。蒋介石虽然还被选为中执委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但两个机构都不设主席一职,实际是取消了蒋介石原来的中执委、政治委员会、军事委员会等三个主席职务。会议决议中还强调党权大于军权,反对新军阀。共产党方取得夺取国民党中央权力的胜利。蒋介石针锋相对发表声明,不承认二届三中全会决议。双方已经剑拔弩张,矛盾发展到你死我活了。

蒋介石首先在江西清党。在蒋介石支持下,江西南昌、赣州等地发生了捣毁由共产党主政的省、市国民党党部,工会、农会等政权机关。接着在福建,浙江,安徽等省也发生捣毁共产党主政的国民党党部、工会、农会等事件。除湖南湖北,长江下游各省多为国民党新右派势力控制。

为了和蒋介石争夺对上海市的控制,中共方在北伐军进入上海前,组织武装暴动,试图“先入关为王”。北伐军进入上海后,中共领导的总工会(有武装纠察队)和北伐军上海方面的司令部政治冲突不断。最终发生了“四.一二”流血事件。

共产党党史教科书称是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政变。历史事实是共产党的总工会方故意寻衅滋事,挑起事端,引发冲突,不存在蒋介石搞大屠杀,搞反革命政变。当时上海社会政治局面原本就是北伐军军部掌管,共产党方试图逼迫军方交权,机关算尽反误卿卿性命。

对共产党致命打击——国民党新右派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1927年4月14日,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监察委员蒋介石、胡汉民、吴稚晖、李石曾、张静江、邓泽如、陈果夫等在南京举行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预备会议,通知在武汉的中执委、中监委成员到南京开会。由于参会人数不足,改为谈话会议。会议通过决议:取消武汉国民党中央党部,成立南京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和军事委员会;建都南京,取消武汉国民政府,成立新国民政府;取消跨党分子党籍等。4月16日,蒋介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委员会与军事委员会联席会议。推选谭延恺为政治委员会主席,蒋介石为军事委员会主席。17日,南京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加派萧佛成、蔡元培、李石曾、邓泽如、何应钦、白崇禧、陈可钰、陈铭枢、贺耀组9人为政治会议委员;复推选胡汉民为中央政治会议主席。

18日,南京国民政府在南京举行成立典礼,电请在武汉的原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及原代理主席谭延恺来南京行使职权,成立典礼上举行了阅兵式。南京政府宣布:不承认武汉国民党中央党部和政府所发布的命令。由此,除民国北京中央政府外,在武汉和南京也各有一个政府。武汉政府仍然是国共合作的政府。

至此,由共产国际从1923年开始建立的国共合作,“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联合政府基本破产。

责任编辑: 赵亮轩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710/1617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