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文集 > 正文

范畴:“权本主义”才是中国经济的内核

作者:
似乎所有人都将“中国经济只会比现在好”当成他们论述及分析的默认前提。事实上,这是一个需要被挑战的默认前提。 我认为,当这么大一只灰犀牛分明摆在眼前时,各国主政方、金融机构、学界领袖和主流媒体选择视而不见,一方面出自现实的考虑,另方面出自一种严重的认知误区。 现实上的顾虑是,许多方与中国还有庞大的利益瓜葛,需要时间退出,甚至幻想世上还有“接盘侠”(Bigger Fool)。

三月份专栏《世界经济进入无地图时代》中,论及主流经济学界及机构,对未来的方向已如无头苍蝇。但日子总要过下去,因而上至美联储,中至金融巨兽,下至各种另类投资机构,并未停止他们的各种预测。吓到我的是,在成千上万的五花八门论述及分析中,除了极少数者,所有人都对一个大哉问噤声–如果中国经济恶化到一个地步,例如真实GDP增长掉落到2%以下,甚至经济引擎失速停火,世界经济、金融、股市、汇市将会如何?

似乎所有人都将“中国经济只会比现在好”当成他们论述及分析的默认前提。事实上,这是一个需要被挑战的默认前提。

我认为,当这么大一只灰犀牛分明摆在眼前时,各国主政方、金融机构、学界领袖和主流媒体选择视而不见,一方面出自现实的考虑,另方面出自一种严重的认知误区。

现实上的顾虑是,许多方与中国还有庞大的利益瓜葛,需要时间退出,甚至幻想世上还有“接盘侠”(Bigger Fool)。

认知误区则是,西方的政界、经济学界、企业界,多数人还在用资本主义或市场经济的逻辑来检视中国的经济现象,例如用产业结构分析、人口趋势、货币发行及流动、股市、房市、利率、汇率等等惯用的公式和逻辑。然而在中共治下,所有真实数据都是国家机密,多年来官方早已培养出一批专门迎合“市场经济逻辑”的造假和话术专家。高官里,只有李克强曾说出“我从来不相信官方数字”以及“中国还有六亿人月均收入不到一千元”的真话。

为了说明中共治理之下从来就没有“资本主义逻辑”这件事,九年前我新创了一个词,“权本主义”,用来捕捉中国的一切政治、经济、社会现象的本质;因为找不到相对应的英文字,也同时创造了“Powerism”这个字。

如果用“一切经济活动以资本的产生、流通、囤积为主”来形容资本主义,那么权本主义的定义就是“一切经济活动以夺权、保权、控权为主”。换句话说,在资本主义下,权力是资本的附属品,而在权本主义下恰好倒过来,资本是权力的附属品。

资本主义以及衍生出来的市场经济,从来就没有在中共治下生根。西方在中国所看到的一切现代经济现象,都不过是披着资本/市场外衣的权本主义异形。因而,任何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逻辑来分析、预测中国经济的试图,终归迟早要摔大跤的。

以上所述的现实顾虑与认知误区,二者相辅相成、循环衬托,造就了对灰犀牛视而不见。料想之中,哪一天被灰犀牛撞到的政府、机构、学者,将会大喊:来了一只黑天鹅!

因此,与其对中共国度做经济产业结构分析,不如对它做政治权力结构分析;后者会让你更早的察觉风险。例如,不要问它的半导体产业“投资”了多少,该问的是哪几个权力家族在争夺半导体产业的掌控权。再如,试图用资本逻辑、市场逻辑去理解为什么蚂蚁金服在上市前几天被干掉,而滴滴在上市后几天被干掉,你是得不到合理答案的。但若早早就用权本主义的逻辑去考察蚂蚁和滴滴,金融机构和投资人(包括台湾的)就可以少赔一大笔。

中南海正在脱掉资本主义的外衣,赤裸裸的展现了权本主义的内核。资本主义确实有大问题,但它至少孕育出了差强人意的民主自由法治环境。而权本主义,我百分之百确定它是人类的灾难、文明的浩劫。口渴的人,该选择半瓶污水还是半瓶硫酸呢?这问题不难回答吧?

(更多有关“权本主义”的解析,请造访“前哨预策”InsightFan.com)

——原载《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作者脸书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716/1619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