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形形色色的知名智库——中国共产党用以改造世界的帮手

—书摘《黑手──揭穿中国共产党如何改造世界》

最无耻的亲北京智库也许是洛杉矶的博古睿研究院,它在2010年由德裔美籍富豪尼古拉斯.博古睿创立。从一开始,博古睿研究院就表示欣赏中国的威权理念,并且和中国菁英关系良好。博古睿曾在中央电视台说党和中国政府的唯一目标就是“服务人民”。他的合伙人内森.加尔斯也曾说一党专政是最好的政府形式,民主不适合香港。博古睿研究院人员所写的文章经常在提倡或捍卫中国的政治制度。例如有一篇讨论中国政治制度的文章就说,中共在中国统治的正当性是“来自于繁荣和效能”。

吃共产党的饭

智库因为和政治及企业领袖都有联系,是进行短期和长期影响工作的理想目标。赢得智库的支持让中共可以“不必直接发声就扭转辩论方向”。这么说一点也不夸张:每当有影响力的智库要做与中国相关的研究时,中共都会高度关注。

智库往往都要接受赞助,所以很难自外于形塑该机构的各种势力。许多研究中国议题的美国智库是接受和中国关系密切的企业菁英捐助的。虽然某些经费直接来自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但是高盛和董建华等“中国之友”的捐款还是比较重要。

智库总爱强调自己是独立的。但他们不可能不这样说,接受企业捐款的政党也是这样。现实总是吃人的嘴软,习近平也说,“绝不允许吃共产党的饭,砸共产党的锅。”给钱会创造一种责任感:你让我开心,那我也应该让你开心,至少不能让你不开心。有些研究者不会因为别人觉得他不该砸锅就产生动摇,但很少有人能抵抗老板的压力,尤其是在大学。这并不是说所有智库都会变成党的传声筒,除了党的意思之外什么也不说;绝对不是这样。但出资给人做研究多少要有回报,这也是中共对外联络部重视和智库来往的原因。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就招来上百家中国和外国的智库加入。

这里有一个问题:许多西方智库接受有钱的“中国之友”和企业的捐款,而后者的营收靠的是和中共维持良好关系。这个情形让这些智库的研究蒙上了色彩,即使是最具权威和最有影响力的智库亦然。有好几家西方智库在中国设立分部或代表处,让中共更有机会影响其研究结果。由此呈现出来的中国样貌,整体来说,应该是比没有捐助关系前来得正面许多。本书无法完整一一介绍,只能举出一些案例做说明。

布鲁金斯研究所是美国最大、最知名的智库之一。它自称不分党派,不同政治立场的人都仰赖其研究成果。但其中国研究的经费来自一位知名的“中国之友”,前高盛总裁约翰.桑顿。桑顿对布鲁金斯研究所非常重要,他捐助成立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也在布鲁金斯研究所信托董事会当主席直到2018年末,现在还是董事。

2008年,桑顿获颁中国政府给外国人的最高荣誉“友谊奖”。他是香港丝路金融公司的董事长,该公司专门帮中资进入一带一路国家。公司首席执行官李山是全国政协委员。桑顿还有一位朋友,是中共常委和习近平的左右手王岐山

桑顿还在北京清华大学当教授,主持“全球领导力”课程,这个课程是他在2003年从高盛退休后创立的。布鲁金斯研究所本身和清华是伙伴关系,2006年设立了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15年该智库宣布成立布鲁金斯中国理事会──特地赶上习近平访美──中国理事会将支持华府的桑顿研究中心和北京的清华—布鲁金斯研究中心,由桑顿和北京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共同担任主席。据信习近平某侄辈曾在布鲁金斯研究所实习。

布鲁金斯研究所也接受华为赞助,从2016年7月到2018年6月间,华为在美子公司Futurewei Technologies至少捐了三十万美元。华为还赞助了布鲁金斯做安全城市科技的研究,但研究报告并没有说明其中所推荐的一些技术是华为产品。在《华盛顿邮报》披露此事的以撒.史东—费许说:“布鲁金斯用华为出钱的报告,来称赞华为的技术。”

知名的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也一样盘根错节。它的捐款者很多,包括中国政府和中国国际金融公司及华为等中国企业。虽然来自中国的经费目前还比较少,但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称赞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对“增进中英相互了解与合作做出的积极贡献”。

刘晓明说得没错,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确实对中共很好。2019年,所长罗宾.尼布理特呼吁新任首相强森要更靠近中国,以延续梅伊和卡麦隆政府的中英关系“黄金时期”。尼布理特支持伦敦金融城要让伦敦成为一带一路枢纽的构想。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招牌中国专家于洁,曾呼吁英国政府不要再对中国三心两意,要培养双边关系,放下安全顾虑,要了解到“如果英国在脱欧后要成为‘全球性的英国’,中国是不可或缺的伙伴。”

中共在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最重要的朋友也许是其主席吉姆.欧尼尔,他曾经担任高盛首席经济学家。欧尼尔呼吁英国要“创造英中之间更大的双赢环境”,让英国成为“中国最信赖的伙伴”。他和大使刘晓明及亲中的英国记者马丁.雅克都在《中国日报》举办的“新时代大讲堂”发表演讲,当时他称赞一带一路“可能是对未来的世界贸易最重要的东西”。欧尼尔也是中共党媒喜欢的佳宾,他会在党媒上大力为中国经济涂脂抹粉。他也和四十八家集团的史蒂芬.佩利一道赞颂习近平思想。在欧尼尔这种主席为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设定的基调之下,英国华为科技董事长约翰.布朗爵士也列名该所的资深顾问委员会。

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也和中国顶尖智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合作,撰写力挺一带一路的报告〈2025年的欧中经济关系:建立共同未来〉,从报告名称就已经在对习近平的用语顶礼膜拜了。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问题不只是和中共旗下的智库合作(该智库的情况后文详谈),而且,它做这份研究所需的经费来自华为。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还和中国社科院旗下的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合作,研究如何以人民币来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经费。这份报告谈到要让伦敦成为全球人民币的枢纽,以及一带一路的财务中心。

芝加哥的保尔森基金会是另一个亲中企业家资助中国研究的绝佳案例。这个基金会是由前美国财政部长暨前高盛主席及执行长亨利.保尔森在2011年创立的,宗旨是“致力于在快速演变的世界格局下培育有助于维护全球秩序的中美关系”。其中一项做法就是帮北京把绿色投资的原则结合到一带一路之中(伦敦金融城也参与合作)。该基金会的“马可波罗”经济部落格主张要持续和中国经济合作,不断强调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和改革的持续性。

和桑顿一样,保尔森在高盛时期就和中共高层关系良好。2019年4月,他和中共政治局常委韩正见面,讨论中美双边关系。北京市政府官网有一篇报导,说保尔森是北京市长陈吉宁的“老朋友”。保尔森基金会还和北京政府签署谅解备忘录。基金会的北京办事处和中共最爱的世界经济论坛,都是首批依中国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登记备案的外国非政府组织,依法可以继续在中国营运。

最无耻的亲北京智库也许是洛杉矶的博古睿研究院,它在2010年由德裔美籍富豪尼古拉斯.博古睿创立。从一开始,博古睿研究院就表示欣赏中国的威权理念,并且和中国菁英关系良好。博古睿曾在中央电视台说党和中国政府的唯一目标就是“服务人民”。他的合伙人内森.加尔斯也曾说一党专政是最好的政府形式,民主不适合香港。博古睿研究院人员所写的文章经常在提倡或捍卫中国的政治制度。例如有一篇讨论中国政治制度的文章就说,中共在中国统治的正当性是“来自于繁荣和效能”。透过前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郑必坚主办的“读懂中国”系列研讨会,博古睿研究院人员得以和习近平及其他领导人会面。(郑必坚也在其他场合和博古睿研究院高层碰过面。)这个研讨会高层云集,包括前英国首相布朗、前丹麦首相赫勒.托宁—施密特、《哈芬登邮报》创办人亚利安娜.哈芬登。2018年12月,博古睿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合作设立博古睿研究中心,就设在北京大学里面。

博古睿研究院和《华盛顿邮报》合作出版《世界邮报》,总编是内森.加尔斯,有“来自全世界”的专文和专题报导。研究院和《哈芬登邮报》也有类似的合作。《世界邮报》甚至有一篇文章说,西方公司应该去适应中国人民对隐私权的“不同理解”──也就是说,没有“不被政府看见的隐私权”这回事──这样才能真正达致“国际性的隐私权规范,即使这些规范看起来和我们所习惯的不同”。前高盛主管、现任博古睿研究院副院长暨中国中心主任宋冰所写的另一篇文章则表示,西方对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有所误解。

宋冰的丈夫是贝淡宁(Daniel A. Bell),他是博古睿研究院哲学与文化中心主任,该中心与大学合作,提倡对政府治理等议题的“跨文化”研究。贝淡宁是中共最热心的拥护者,其最为人知的著作《贤能政治:为什么尚贤制比选举民主制更适合中国》就对中共高度赞赏。贝淡宁主张西方应该学习中共的“贤能政治”,并认为习近平的崛起就是贤能政治的产物。贝淡宁也是北京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的教授。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站上一篇文章的说法,《中国日报》与博古睿研究院合作组织了一群海外特约评论员,好“让中国正能量‘走出去’”。《中国日报》说合作对象还有其他好几个智库,吸纳了近两百名海外智库人士,一年来刊发他们的署名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去影响更多海外受众、阐释好中国故事”。

透过香港

中共的经费会透过中美交流基金会进到有影响力的智库。中美交流基金会曾赞助“美国心脏地带中国协会”和三亚倡议(见第三章)。2008年在香港成立的中美交流基金会,主席是船运大亨董建华。董建华是香港第一任特首(1997–2005),也是中美交流基金会的大金主。这个基金会和中共军方有关系,也和解放军的外围组织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合作(见第三章、第十章)。

董建华也是全国政协副主席,曾在2019年指控美国和台湾是香港示威抗议的“幕后推手”。中美交流基金会副主席冯国经则是在欧美经营供应链的冯氏集团主席,也是香港很重要的统战人士。冯国经同样是全国政协委员,也是北京市长和南京市长的顾问。他的经纶慈善基金也会赞助中国研究。

中美交流基金会驻美特别代表是美中公共事务协会会长滕绍骏。该协会宗旨是“让美国政府和重要政策及意见领袖,更了解中国、更正确看待中国”,除了和中共及中国政府密切合作之外,也会邀请美国领袖组团访问中国,推动双边自由贸易协议和中美之间在反恐、网络安全和执法等议题上的安全伙伴关系。

中美交流基金会在纽约的公关公司是BLJ Worldwide(网站上说“我们发展出细致而聪明的沟通方法”)。BLJ依照《外国代理人登记法》登记为外国代理人。它雇用了游说公司来影响美国国会对中国议题的态度,其中一家是波德斯塔集团,该公司曾在2016及2017年曾帮中兴通讯游说。波德斯塔集团前总裁约翰.波德斯塔是民主党重要人物。他把公司交给弟弟经营后成为克林顿总统的幕僚长,2016年又是希拉里.克林顿竞选总统团队的主委。在2003年到2011年间,波德斯塔是美国进步中心的主席,这是一家让前民主党高层幕僚在共和党执政时期度小月的智库。该中心因此成为中共很想影响的标的,中美交流基金会曾经牵线安排其人员到北京做高层访问。这两个机构从2011年就结为伙伴关系,它们偶尔也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合作,后者隶属于外交部。2015年,美国进步中心和中美交流基金会在北京共同举办高层对话。

中美交流基金会除了捐款给布鲁金斯研究所、大西洋理事会、卡特中心和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之外,还在美国最顶尖的国际关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等国际事务研究所(SAIS)捐助一个中国研究讲座。中美交流基金会并携手季辛吉研究所在SAIS设立一个“太平洋共同体倡议”。贝书颖指出,SAIS的毕业生“会进入各种政府机构,从国务院到CIA到军方”。

克莱夫.汉密尔顿为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发展学研究所博士,现任澳洲查尔斯史都华大学应用哲学与公共伦理中心哲学教授,也是澳洲政府的气候变化局成员、公共政策研究智库澳洲研究院的创办人,经常出现在澳洲媒体上参与公共政策辩论,是澳洲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除此之外,也是英国牛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院的访问学者。2017年出版《无声的入侵》(Silent Invasion)详述中国对澳洲的渗透,自此开始投入研究中国锐实力如何影响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

马晓月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学系硕士、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博士,现任职于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专事研究中国的数位政策以及中国共产党如何对全球施展影响力。博士论文的主题是〈中国的大外宣〉,著有〈威权进逼:回应中国对欧洲日渐增强的政治影响力〉报告(合著),并于纽约时报、新苏黎世报及其他欧洲媒体撰写专文。

书名:《黑手──揭穿中国共产党如何改造世界》

作者:克莱夫.汉密尔顿(Clive Hamilton)&马晓月(Mareike Ohlberg)

出版社:左岸

出版时间:2021年7月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左岸文化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817/1633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