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被告知活不过半年,24岁女孩主动选择安乐死,用微笑告别这个世界

曾经有一位患者家属在后台留言:

我的弟弟是肾癌晚期,家里倾尽所有在治疗,但仍旧无法挽回他的性命。但其实于他而言,却是一种解脱,因为那时候,他深受癌痛折磨,即便用上强效止痛药,都无法止痛。可以说他最后是活活痛死的。

癌痛,是决定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随着国外安乐死的立法,我国很多人也希望实行安乐死,不为别的,只希望自己和亲人以后能有尊严地离开。

一、被“安乐死”改变的人生

七年后,纪慈恩终于和过去的自己和解了。

7年前,19岁的她在一张执行“安乐死”的同意书上签字。医生在签名前问她,会不会后悔,她只能回答,不知道。那个时候,她才刚听说“安乐死”,而她的生命却因此而改变。

安乐死的对象是她的好朋友默默。默默被查出肝癌,医生说她最多只能活半年。默默是纪慈恩的好朋友,她们从小在一个大院里长大,一起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又一起去荷兰留学。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两个年轻的女孩都无法接受。

肝癌治疗的过程太痛苦了,默默决定,在她最后的日子里,由她在世的唯一的“亲人”纪慈恩帮她执行安乐死。

默默开始实施出发前的“计划”:拒绝用药,故意让慈恩目睹自己的痛苦——她恳求慈恩帮自己签署安乐死的同意书,让自己解脱。

然而,在纪慈恩的观念里:“死”是毁灭——是世间最可怕的东西。

默默的身体状况却越来越差,有一次甚至痛到撞墙,在墙上留下血迹。纪慈恩动摇了。

执行的那天,纪慈恩站在窗外,默默躺在病床上,一边朝自己挥手,一边做出“胜利”的手势……看着朋友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4岁,她泣不成声

安乐死之后,纪慈恩懵了——她还没能从悲伤中回过神来,却被一些人控诉为“杀人犯”。此后整整一年里,纪慈恩没有再说过一句话,也不和任何人联系,只是每天蜷缩在房间的角落里,坐在地上靠着暖气管发呆。

她的好友沈扬看不下去,决定带她去接受心理治疗。在痊愈后,她还成为了一名临终关怀志愿者。在一次次送走老人的过程,她逐渐悟出一个道理:让我们恐惧的不是死,而是对于死的看法。

19岁,她被“死亡”击倒,却在7年后与“死亡”和解。如今,她开始主动探寻“死亡”,成为了一个积极推广“死亡教育”的人。

二、安乐死存在的意义:让患者有尊严的死亡

“安乐死”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幸福”地死亡,现在是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地死去。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安乐地无痛苦死亡;二是无痛致死术。

关于安乐死一直都有着热烈的争论,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通过法律将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继荷兰之后,比利时、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仅维多利亚州)和美国(仅加州等6个州)也相继实现了安乐死合法化。

根据澳大利亚公布的自愿协助死亡法案法案,具备资格实施自愿安乐死的病人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身患不治绝症,病人经历着无法忍受的痛苦;

2、病人会在6个月内离世,或是在12个月内会出现神经变性症状;

3、申请人需要作出两次口头申请,同时提交一份书面申请,并且要有两名医生签字同意;

4、安乐死的致死药物必须来自于受到政府认可的药物名单。

西澳州长麦高文表示,通过立法,身患绝症的西澳大利亚人可以做出对他们自己而言能经受更少痛苦的选择,可以有尊严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三、安乐死立法: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在支持者看来,安乐死,是给患者一次选择生命的权力;也是让绝症患者更有尊严的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

史蒂芬-霍金教授公开表示支持对身患绝症的人实施安乐死。这位宇宙学家曾经并不支持这种死亡的权利。而在最近一次关于安乐死的激烈辩论中,他表示:那些身患绝症同时遭受巨大病痛的人,应该有权力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而那些帮助他们结束生命的人不应得到被起诉的下场。

安乐死法案看起来很美,但是,让人死亡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在很多反对者看来,安乐死就是变相杀人,这与医务人员救死扶伤背道而驰,同时也在考验着医生与患者脆弱的信任。他们认为所谓“有尊严的死”,是错误的,事实上,死亡就是对生命的摧残和毁灭。

人的一生都要经历“生老病死”,国人对“生”是欢天喜地,对“死”却是相当避讳。安乐死看似“人性化”的背后,需要解决的矛盾确是一重又一重。目前,行业内对于“安乐死”的有关政策持相对谨慎的态度。立法实施“安乐死”,需要社会伦理及前期相关立法支持,目前还存在较多困难。

四、姑息治疗:让病人坦然面对死亡

安乐死距离我们太远,我们还能选择怎样有尊严地离开?

有,那就是姑息治疗!

姑息治疗并不是什么治疗疾病的“绝招”,相反它并不治病,而是在于“治心”。它着眼于减轻肿瘤组织压迫引起的症状,减轻病人的痛苦,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面对死亡,学会坦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通过姑息疗法,更重要的是给患者心理方面的慰藉。

“住在这的人都走得没有痛苦、很安静,这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这句话来自66岁肺癌晚期的老人,他叫魏重光。进行姑息疗法时,他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了,当记者采访他时,她一脸坦然,临别时还笑着说:“你们一定要健康、快乐。”

或许,这也是另一种治愈,是姑息疗法存在的意义。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39健康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829/1639543.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