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国通胀压力增强10月CPI与PPI涨幅超预期 决策者面临“多难”局面

中国10月CPI与PPI同比增速超预期双升,其中CPI受季节性及成本端的传导影响下开启“上行模式”升至13个月最高,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高位助推PPI同比再上台阶至逾26年高位。分析人士认为,成本端的传导效应将持续扩散,通胀压力在增强。

2021年11月3日,中国北京,顾客在超市选购商品。REUTERS/Thomas Peter

中国10月CPI与PPI同比增速超预期双升,其中CPI受季节性及成本端的传导影响下开启“上行模式”升至13个月最高,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高位助推PPI同比再上台阶至逾26年高位。分析人士认为,成本端的传导效应将持续扩散,通胀压力在增强。

他们指出,缓解供需矛盾成为平抑通胀重要因素,目前的通胀形势对中国政策调控的考验有所加大,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不大,料依旧维持中性稳定的态度,“点滴式”输送流动性,政策发力点仍在财政政策和保供稳价的继续加码。

“随着PPI同比再创新高,CPI温和抬升,上下游价格的’剪刀差’也再创新高,上游对于中下游企业的挤压愈演愈烈,经济运行不均衡的态势仍在加剧。”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称。

他并称,如果全球供应链紧张局面不能有效缓解、国内相关产业政策不能灵活调整,此轮由供给冲击导致的供需错配、供需缺口加大所造成的结构性通胀局面有向中期演进的趋势。稳增长、控风险、调结构所需要的适度宽松正常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将面临更多掣肘因素,决策部门将面临一个新的“两难”甚至“多难”的局面。

三菱日联银行中国首席金融市场分析师孙武指出,国内企业承担较高的成本型通胀压力,已传导至居民部门,“我们判断通胀情况限制中国人民银行实施较刺激性货币政策。”。

孙武预计,中国央行将维持适量货币政策支持,通过政策工具“点滴式”输送流动性。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三公布数据显示,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5%,略高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1.4%,为2020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下降2.4%,非食品价格上涨2.4%。10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13.5%,高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12.4%,追平1995年7月水准。

10月CPI环比上涨0.7%,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一致;PPI环比则上涨2.5%;10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3%。

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解读称,受特殊天气、部分商品供需矛盾及成本上涨等因素综合影响,10月CPI有所上涨。从同比看,食品价格下降2.4%,降幅比上月收窄2.8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45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2.4%,涨幅扩大0.4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97个百分点。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称,面对经济新的下行压力和市场主体新困难,有效实施预调微调。要帮助市场主体纾困,推动解决一些地方减税降费打折扣、大宗商品价格高涨推升成本、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等问题;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做好肉蛋菜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工作。

**CPI年末或继续上冲**

10月CPI同比增幅扩走高虽有一定的基数回落原因,但新涨价因素的推动不容忽视,数据显示上游的价高正在向下游传导,分析师们预计,这种传导效应在未来数月会更加明显,并进一步推高CPI涨幅。

“CPI同比增速有望进一步走高,主要是国内需求扩张、季节性因素及基数效应继续推动消费者物价走高。”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称。

不过他认为整体涨幅动能较温和,主要是国内生猪产能已恢复至疫前水平,供给充裕不支持猪肉价格大幅走高;国内粮食连年丰收,国内有望继续积极应对短期扰动因素(异常气候、季节性等)保供稳价,加之工业产能充足,居民必需品价稳量足有保障。

方正中期期货金融衍生品研究员彭博预计,年内CPI维持在温和区间。食品价格虽然有所上涨,但趋势性不强,猪肉价格维持稳定。

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周浩则认为,照目前的CPI趋势明年有可能“破3”,“这是不能容忍的,食品价格上涨压力到底能持续多久,还需进一步观察。”

数据显示,10月CPI同比涨幅的食品价格中,猪肉价格下降44.0%,降幅收窄2.9个百分点;鲜菜价格由上月下降2.5%转为上涨15.9%;淡水鱼、鸡蛋和食用植物油价格分别上涨18.6%、14.3%和9.3%。非食品价格上涨2.4%,涨幅扩大0.4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97个百分点。

非食品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3.8%,涨幅扩大1个百分点,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32.2%和35.7%;服务价格上涨1.4%,涨幅与上月相同。

中泰金融国际研究部高级副总裁纪春华分析,随着上游价格上涨开始向下游传导,结合冬季食品价格趋向上升,未来CPI或处在相对高位,但仍不具备大幅上行空间。

**PPI见顶?**

根据统计局测算,在10月P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8个百分点,与上月相同;新涨价影响约为11.7个百分点,比上月增加2.8个百分点。不断刷新纪录的PPI是否已经见顶?

德商银行的周浩认为,PPI大概率已经见顶。方正中期期货金融衍生品研究员彭博亦分析,随着中国10月底已经对煤炭价格开始控制,煤价以及主要工业品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后期PPI价格预计将出现明显回落。

“预计后期生产资料价格涨幅会有所放缓,随着基数抬升,PPI同比或将在11月看到拐点。”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王静文称,11月以来国家层面继续加码保供稳价、扩能增产,煤炭价格已经开始持续回落。

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PPI同比涨幅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9%,涨幅扩大3.7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6%,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上涨的有36个,与上月相同。主要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103.7%,涨幅扩大28.8个百分点。

10月PPI同比增速仍受上游采掘工业高位延续,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中泰金融的纪春华认为,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上游原料价格短期难以回落,在目前稳价保供的倾向下,能耗双控或有所放松,而随着四季度进入采暖高峰季,能源供应偏紧或将延续,导致PPI短期内持续高位。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路透社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1111/1670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