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存照 > 正文

李展鹏:《梅艳芳》:从一部电影变成一个社会现象

作者:

“当一部电影成功到某个程度,它就会变成社会学事件。”影评人出身的法国导演杜鲁福曾经这样说。无论从票房成绩到社会效应,《梅艳芳》已是香港的社会学事件。

电影票房七天破二千万,很可能成为今年最卖座港片;成为话题之余,戏院频传拿纸巾擦眼泪的声音,不少观众入场一看再看。但同时,电影亦引来批评。有人不接受电影叙述梅姐事迹有重要遗漏,亦有影评人说电影技法平庸,人物刻画欠深刻。

虽然传记电影仍是“剧情片”,对事实从来是选择性呈现、戏剧化处理,不一定要把人物“还原”,而就算是纪录片,也其实是对真实的建构,但无论如何,跳过1989年及梅妈,梅姐的传记的确有欠完整。另外,电影叙事亦颇平淡,描绘的梅姐没有超出大众一向对她的理解,亦没有从她的故事去提炼更多思考。

如此情况,很容易堕入一种论述:评论人能看穿电影的问题,观众则是缺乏判断力,纯粹沉醉在电影的情怀中。这种精英论调,是讨论流行文化的大忌。

香港此刻的“感觉结构”

谈论《梅艳芳》,不能把它看成纯粹的电影文本,而是要把它视为杜鲁福口中的社会学事件。电影引起轰动,因为它切中了社会情绪,撃中了大众的“感觉结构”——这是Raymond Williams创出的概念,指的是在某个特定历史时刻之中,社会上很多人共有的情绪与感觉。

过去多年来,梅艳芳的意义在各种论述中早已超越歌星影星。写《梦伴此城:梅艳芳与香港流行文化》一书时,我曾收集了大量新闻及评论。在2003年底去世时,很多人都把她的一生结合整个香港的社会、文化、历史——关锦鹏说她的去世是“一个时代的终结”,马家辉称她的传奇写下香港“殖民史的下半部”,陶杰说她是“香港品牌”,标志着麦理浩时代的社会流动与八十年代的生命力,还有报章社论(如《明报》)称她代表了“香港精神”。最广为流传的,则是“香港的女儿”称号。

电影的宣传策略结合了以上论述。电影公司深知拍梅姐传记不易讨好,早在公映半年前就开始宣传,起初备受质疑。转捩点是三分钟的国际版预告既显示大制作规模,也浓缩梅姐传奇一生,再附送荔园、妙丽及利舞台等旧香港地景,成功挽回观众信心,更有人说“睇预告已经喊左”。之后推出的制作特辑讲CG重构旧香港,强调集体回忆,更吸引了大量本来不会为“梅艳芳”三个字入场的潜在观众。

黄子华口中的“香港史诗”

再来,黄子华说电影是香港少有的“史诗式”电影,陶杰说电影的男主角是香港,再次制造一种期待:入场既是看梅艳芳,也是追忆香港。长达几星期的优先场成功形成口碑,旧景物再加上从《心债》、《坏女孩》到《夕阳之歌》首首金曲,让观众满足地从梅艳芳回看昔日香港。

这种情绪,同时连结著过去多年来的《金鸡》系列、《岁月神偷》及《打擂台》等本土题材的怀旧电影。怀旧从来不只是关于过去,而是反映了当下社会的迷惘——越是不安,越想逃到过往。同时,电影对2003年的描绘亦映照当下:当年的疫情与低迷社会气氛,令今天观众投射了很多情感。属于2021年的种种集体情绪,就被这部电影引爆。观众从中找到同呼同吸的共鸣,也就对电影相对宽容。

录《心债》好看在哪里?

尽管《梅艳芳》的成功跟社会脉络有莫大关系,但仍不可忽视本文的趣味。说电影只是流水账,或是纯粹卖弄情怀,都有欠公允;电影从剧本到影像处理,绝非一无是处。首先,梅姐虽然是个突破传统的艺人(学者吴俊雄曾言当年她一上台的眼神、姿态、形象,已跟旧世界告别),但电影很强调传承——荔园的姐姐教她“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任剑辉教她养声,刘培基教她“前辈提拔后辈是天经地义”,苏生教她“慢歌要唱出唏嘘,快歌要唱出反叛”。

电影一再提醒:梅姐成功的背后,是香港演艺界的累积,是一些好前辈的传承。于是,录《心债》那场戏才会如此好看:苏生教她投入情感,黎小田陪伴录音,TVB编导(“招仔”招振强)讲解电视剧故事,还有不可或缺的,就是特写镜头中歌词上的顾家辉、黄霑两个巨匠的名字。

梅姐要求先了解《香城浪子》的故事,她投入感情,拭去眼泪,然后以磁性声音唱出“重重心中痴债,原是欠下你一世……”。《心债》传世,不是歌者一人功劳;香港流行文化也不是冷冰冰的工业,而是满载情感。传承前人之余,梅姐当然也有突破;她小时候觉得郑少秋很厉害,但她后来的成就却是远超这位前辈。

“绝对不肯接受命运!”

这个传承的主题,配合着旧歌、旧电影、旧MV、旧香港,延续到电影中后段。梅爱芳去世前跟梅姐说“我走不完的路,你要帮我继续”,梅姐在大球场把“1:99音乐会”的监制重任交给徒弟,然后重复“前辈提拔后辈是天经地义”这句话。因此,电影的怀旧并非只是“今非昔比”的失落,而是“把前人留下的东西传到未来,为新一代铺路”,那是一种“前胆性的怀旧”(forward looking nostalgia)。

这种怀旧接通今日社会气氛。片首,声带出问题的梅姐在歌厅中唱《奋斗》:“不肯!绝对不肯接受命运,宁愿一生与它对抗。”电影用前辈(黄霑与甄妮)的作品去讲梅姐性格,亦容易令观众联想到今日香港境况。这是电视剧《火凤凰》主题曲,讲浴火重生。难怪有人说,看着电影感觉梅姐回来了;她选择2021年回来,是要鼓励此刻的香港人。

除了本土的传承,电影亦点出当年香港流行文化的跨地域特性。颇受赞赏的酒廊一幕中,梅姐以广东歌、国语歌、日本歌成功“救场”。之后,她在东京得奖,与日本红星拍拖;在她的演唱会中,镜头又特别展示日本歌迷的banner。还有,她在台湾得金马影后,后来发起为台湾921地震筹款。这些细节,暗暗对照今日香港流行文化失去跨地域影响力,而很多香港电影也不参与金马奖了。

两个时代,两种颜色

视觉方面,美术出身的导演梁乐民对比了八十年代的美好与千禧之后的低迷。八十年代的场景,无论是荔园、歌厅、弥敦道都是暖色调,甚至是金光闪闪;千禧之后,气氛被死亡笼罩,主场景转成医院(病危的梅爱芳与做检查的梅姐)及两次丧礼(梅爱芳及张国荣),色调一下子变成灰白黑的冷调,而梅姐的家与大球场的座位亦是一片灰。两个时代,两种颜色,两种社会气氛。

更叫人不忍的是两个主要街景的强烈对比:上半部,梅氏姊妹走在拥挤繁华的弥敦道上,整个城市充满力量;下半部的街却是哥哥出殡,万人空巷但愁云惨雾。色调与场景的运用,亦是《梅艳芳》对时代氛围与集体情绪的捕捉。

剧本方面,电影的感情戏颇为人垢病。梅姐在掌掴事件之后跟Ben远走泰国,被认为是不明所以的一段戏。其实,逃亡虽是狼狈焦虑,但亡命鸳鸯共患难,理应有甜蜜或深情时刻,尤其电影中的梅姐情感寂寞。然而,整段戏没什么甜蜜,配上的是忧怨的《装饰的眼泪》。她心神恍惚,不只因为掌掴事件的余波,更重要的她在这次旅程中思考自我与人生,而终于在小女孩唱的《Whatever Will be, Will be》中得到某种顿悟。这些内心小剧场,她没有跟Ben分享。

风波平息之后,她拒绝移民,重回香港,重心从演艺移到社会事务。现实中的梅姐有结婚生子之梦,而传媒亦乐于放大“成功女人是爱情失败者”的性别论述。因此,这段可能是全片最闷的泰国戏份,却反而是饶富趣味:重视爱情的她,在二人世界时竟然心不在焉,只因她有高于爱情的思考与困扰。有了这段戏,结尾穿上婚纱嫁给舞台,就不再只是爱情遗憾,而是她用尽最后一口气把自己献给演艺及社会——婚姻只是她用的隐喻。

“旁人后退中,她偏继续上”

电影尾声插入闪回镜头:十八岁参加新秀之前,她在招聘工厂妹的广告前面有过一刻的挣扎,但当听到街上传来那熟悉的日本歌,她毅然转身。这首歌,就是她的初心。然后,一个俯瞰镜头展示她在人群中,逆流而上,走向跟所有人相反的方向。这个镜头,令人想起黄伟文以梅姐为题写的《妮歌》中的一句:“旁人后退中,她偏继续上”。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个重大的人生决定;这场戏写梅姐不认命的性格,也似乎为今日身处逆境的人打气。因此,为《梅艳芳》或梅艳芳流泪,除了悲伤,大概还有升华。

从这个脉络去看,电影另一备受争议之处——众多的真实片段——就值得细味。喜欢的人,认为是增强电影的感染力;批评的人,认为削弱电影努力用王丹妮经营的梅艳芳,越是对比,越觉不像。的确,尤其到电影后段,真实片段用得太多,甚至有点杂乱。但是,导演不可能没想到梅姐的真身会令王丹妮的扮演显得尴尬,说服力大减。他更不可能天真地相信,真假梅艳芳可以融为一体。

但是,为何仍有这些片段?版权费恐怕不便宜吧。导演的用意,也许正正就是要观众“出戏”。重构当年香港的同时,电影仍借用梅姐真身去制造时间上的距离感;当观众正要投入,开始信服王丹妮、信服眼前的香港时,这些真实片段一再提醒:《梅艳芳》是创作,电影重构的梅姐与香港全是2021年的事后书写。这一点,暗藏电影的谦逊与自省,也表现了它作为一部传记片的时间观。

一边追镜仔,一边追梅姐

的确,《梅艳芳》仍有许多遗漏。比较少人提到的,还有她小时在学校被歧视(童年只有七分钟戏份)、她的百变与前卫(片中只剩下几张造型照),她对歌迷的真心真意(几乎全无描写),她甚佳的人缘(陈百强杨紫琼张学友张曼玉刘德华郑秀文等等等等)。但《梅艳芳》呈现的香港故事、捕捉的社会情绪,还有它抚慰人心的力量,已令电影成为一个社会现象。

于是,在社会低迷之时,我们得见一个奇妙的香港:这边厢,香港人继续狂追Mirror,镜仔展示星味与才华,一个接一个走红(梅姐如果还在生,一定力撑镜仔这种新人);另一边厢,梅姐成为社会热话,在戏院哭过之后,大家继续寻访昔日香港。新的旧的,并架齐驱,街上到处是梅姐,到处是镜仔。香港流行文化,有多久没这样热闹过?有多久没展示这种横扫全城的力量?

作者:李展鹏(作家及文化评论人,现居于澳门,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毕业,英国Sussex大学媒体与文化研究博士,研究电影、城市及流行文化,澳门《新生代》杂志社长。近著有《隐形澳门:被忽视的城市与文化》及《梦伴此城:梅艳芳与香港流行文化》等。生于澳门,在加拿大、台湾、英国求学,有三本护照,深信人生要找的是route而非root;视看电影与旅行为人生不可或缺之事。)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TheNewsLens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1204/1679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