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李濠仲:疫情这么惨,美国人是怎么活下来的?

作者:
可以说,过去两年来真正清晰的一件事,唯有科学赶不上病毒变化,人为手段又远落后科学本身(美国也是在疫苗问世后的七个月才达疫苗接种率六成)。因此,既要保有健康,又难以再承受防疫封锁造成的大规模损失,“风险评估”就成了眼前美式日常,直到Covid-19能如医学专家所指,将逐渐成为季节性病毒而威力减弱,最后流感化,就像1918年西班牙流感及其后所有大流行病毒株所遵循的模式一样。

2020年12月,美国第一支Covid-19疫苗打进医护人员手臂里那天,曾被看成是美国疫情风暴转捩点。随著疫苗施打率从10%、30%一步步增加到50%,防疫措施确实逐渐放宽,疫情最严重的纽约施打率超过六成时,街头已现常态。2021年拜登上台,没多久就宣布7月4日独立纪念日将是美国重启之时。没想到才过个夏天又峰回路转,病毒从Delta再演变成Omicron,直到去年12月,这个国家还在为病毒奋战,甚至有出现美国本土病毒株的准备。

当下美国疫情现况是,截至1月7日全美有近6千万人确诊,超过85万人死亡,其中100万新增确诊还是在跨年后上班日的25小时内发生。跨年前后连续11天,每天都有1千多架次班机受Omicron影响而取消,甚至有一天取消3千航班的纪录。直到今天,美国人正常进办公室工作的比例仍不到一半。

但到此刻,美国人和病毒共存的心态几乎已经确立。在Omicron冲击下,芝加哥市教师工会原本投票表决重回线上授课,却被市政府打回票,纽约市也说学校不会再关门。即使瞬间激增的病例数量可能再次造成医院系统不堪重负,联邦政府也不打算再提当初的居家防疫。

眼看病毒实际上已展开新一轮破坏,历经两年身心煎熬的美国人又无法接受重回一年前的防疫生活,那么要怎么过?要不要进办公室?要不要让你的孩子去看足球比赛或去看电影?什么是支配一个人外出与否的准则?经过两年的训练,一个人对病毒和疫苗的知识,虽可谓突飞猛进,但也摆脱不了病毒威胁,也就是说,当美国人疫苗完整接种率已超过六成,其中还有三分之一已追加了第三剂,并借由威胁(没有疫苗注射纪录卡不能入店用餐)、利诱(追加第三剂可得100美金)多管齐下,让未接种疫苗的美国成年人人数从9千万降到3千500万(六个月内),Omicron依然横扫全美,“清零”于是已不可能。

而日子总必须继续过下去。因此,美国当下常态的生活,便多建立在一套普遍的“认知三角测量”。简单讲也就是“风险评估”。虽然每日的病毒资讯让人几乎眼花撩乱,但至少有一些基本逻辑可循,例如,首先我们必须先评估自己的染疫风险,也就是完全没注射疫苗、已打一剂、两剂或三剂,染疫病情轻重并不相同。Omicron的传染力虽是Delta的两倍,Delta传染力又是原始病毒的两倍,在分层风险下,“重症高危险群”其实仍旧是同一批,例如被Omicron袭击的美国,染疫住院患者有85%是完全未接种疫苗者,那么,这或许可以决定当我们面对这波疫病冲击,需要多警觉或多紧张(是否前往大排长龙的检测站进行检测也是一样)。

其次是基于个人性格的影响,也就是一个人是否愿意就以上条件,去评估自己行事合不合宜。第三则是价值观问题,即经过第一、第二因素考虑后,你还会不会冒险去完成你的工作?或是去看牙医?去参加小孩的毕业典礼?

纽约地铁近日又出现尖峰期罕见空无一人的景象。(资料照片)

经过两年多病毒“洗礼”,在明确戴口罩、公共运输减班、出示疫苗卡等大原则规范外,美国人(理智的)个人的为与不为,如今多数是受以上三者左右。因理解病毒可能无所不在(多数染疫者并不知道源头),于是便由“认知三角”去告诉你做某件事值不值得,至少在美国社会这也被视为一种关于“科学行为”的阐释。由此厘清谁是脆弱的,谁无需太担心,谁又需要保持高度警惕,以及警惕多久,而非徒然陷入一种全境式的集体焦虑。

可以说,过去两年来真正清晰的一件事,唯有科学赶不上病毒变化,人为手段又远落后科学本身(美国也是在疫苗问世后的七个月才达疫苗接种率六成)。因此,既要保有健康,又难以再承受防疫封锁造成的大规模损失,“风险评估”就成了眼前美式日常,直到Covid-19能如医学专家所指,将逐渐成为季节性病毒而威力减弱,最后流感化,就像1918年西班牙流感及其后所有大流行病毒株所遵循的模式一样。

美国应对病毒,创造出的疫苗并非金刚不坏,防疫作为也非一无是处。在疫情如此严峻下,如果说美国始终仍保有一定的社会稳定,没有因为新一波病毒冲击又陷入恐慌,尽管一部分确实来自防疫疲态,但“认知三角”判断风险,应该也发挥了作用。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上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110/1693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