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读者让我聊聊“学生思维”。
我想了想,学生思维从来不是“学生专利”,很多工作了10年的人也有同样的问题。
我整理出4个很少人提起,但很常见的“学生思维”。尤其是第4点,相信很多人都曾犯过同样的错误,包括我自己。
单一思维
学生时代,很多老师长辈会告诉你,只要学习好就可以了,学校里的排名也都根据成绩来排。
但如果你把这个想法带到工作里,以为只要能力强、够专业就能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那就大错特错了。
没错,能力强是很重要,但它在职场中并不是唯一的因素。
比如,你要懂得沟通协作,一件事别自己埋头苦干,要懂得和同事合作完成,要会借助别人的力量。
再比如,你要懂得管理领导的预期,不要一开始就拼命放大招,这只会让领导对你的期望值不断叠高,一旦做得不好,周围人对你的评价将一落千丈。
甚至还不如那些能力平平,偶有进步的人。
这个思维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只要……就……”
我只要能力强,肯定能涨工资;我只要努力追一个女孩,她肯定会喜欢我;我只要努力加油干,肯定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单一思维让人陷入单一因果的陷阱里,于是忽视了许多潜在的关键前提。
太听话
老板和员工的立场是不同的,所以老板们经常会说一些听起来让人舒服的假话。
例如:你们每个人的工作都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实际上岗位与岗位之间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样,不然员工都能拿同样工资了。
还有,老板让你做的事情,你也别一味地被动接受。
太听话的人,最后往往只有一种结果——别人不要的脏活累活全部丢给你,你逐渐变成职场边缘人。
还有很多人特别相信职场承诺。
HR说这个offer没问题的,结果到头来你推掉了原本更好的机会后,才发现承诺没兑现。
自我归因
很多文章喜欢劝人遇事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结果很多人变成,全部都是自己的原因。
职场上个人的因素只是一部分,还有大量因素是你不可控的。
就像裁员时,被裁掉的未必就是表现不好的员工,还可能是因为公司不需要某个业务或你的上级不给力等等。
不少领导喜欢说教员工,说骂你是为你好,给你工作多是重视你,你要是不接受就是玻璃心,拼命让你加班却不提加工资,你还以为真的都是自己的问题。
我们一定要记得,职场是双向选择。
反思自己没有错,但千万别把个人因素当成全部。
当你觉得一个环境让你非常难受,你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融入时,很可能是这个环境根本就不适合你。
咱得把精力放在更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地方。
爱补短板
读书时老师常说,不要偏科,该补短板就要补短板。
很多人将这个观念带到工作里,觉得自己这里不好那里不行,整天想方法弥补。
其实补短板是一件事倍功半的事情,因为再怎么补,也可能只达到别人的平均水平。
你每个技能都70分,还不如大部分技能混个及格,其中一两项90分来得亮眼。
人有时候就是很愚蠢,越是哪里不好,就越想花力气追上,反而对自己擅长的事情轻视怠慢。
到处补短板,最后把自己补成一个毫无特点的人。
千万别这么做,抓住现有条件中最有利于自己的那个,努力最大化,才是最稳中有进的策略。
再说句很现实的话,不管你在哪个细分领域,只要做到相对高的位置,资源都是可以互通互换的。
这个道理就像歌手厉害了可以出演大电影,企业家厉害了可以和巨星同台合唱。
在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上用力,比去补短板,效果好得多。
最后我想说回开始说的那个问题,学生思维其实是普遍存在,很多职场老人甚至管理者都可能有类似问题,毕竟不少人所谓的10年工作经验,只是把1年的工作经验用了10年。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遇到一些困惑时,多思考,一点点打怪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