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颜纯钩:邓小平是中共中兴之主,不是中国人的救星

作者:
邓小平本来就没打算要放弃中共的独裁统治,也没打算要带领中国走上宪政之路,更没打算要把政治权利还给十亿中国人,但至少,他的“韬光养晦”大战略,还是有利于中共的生存和发展。如今看来,老邓只是中共的中兴之主,却不是中国人的救星,邓小平的历史地位仅此而已,没有更多。

如非网民提醒,我都忘记2月19日是邓小平逝世的日子,全世界几乎没有人记得这个日子了,连中共自己都毫无动静。

实际上,在今时今日的时势之下,这个日子倒是值得中共大书特书,奇怪的是,官媒一片死寂。习近平面对当前困局,已经束手无策,这种时候最适合到“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那里,再找一些政治资源来,统一党内混乱的思想,匡扶民间灰暗的前景预期,帮助中共渡过这个史上最大的难关,习近平连这一点也没想到。

今日邓小平还有什么价值?

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发动者,当年顺应民心,挽救濒临崩溃的经济,使中国人免除又一次饥寒交迫的苦日子,自此缔造四十年经济顺风顺水之局面。

摸着石头过河,亲美求救,放开束缚人民思想的枷锁,释放民间创造力,引进外资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思想文化上作有限度的开放,如此等等,都是在邓小平手上实现的。

与此同时,邓小平又把改革开放归结为一种大战略,就是改革不是目的,只是过程,目的是避免中共覆灭,巩固中共统治,他用韬光养晦四个字,鲜明又简洁地概括了这个总体思想。四十多年过去,全世界才开始明白“韬光养晦”四个字的玄机,邓小平的老谋深算,不但骗了中国人,还骗了全世界。

与韬光养晦相似的成语还有以退为进﹑休养生息﹑卧薪尝胆等,意思就是暂时蛰伏以待时机。为了生存,为了反攻,为了未来的长远发展,要忍辱负重,养精蓄锐,等到实力足够了,再图宏伟目标。

初时邓小平是承诺经济改革之后,要导引出政治改革的,但这只是叶公好龙。上世纪八十年代中,社会上开始有自由化的倾向,邓小平即祭出四项基本原则,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无产阶级专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改革开放划下一条底线,底线之上什么都可以,底线之下什么都不准。

事情发展到八九六四,党内呈现分裂,还是邓小平一锤定音,出动军队镇压,他一人背下历史血债,保住中共江山。六四过后,江泽民思想保守,邓小平又南巡,放言“谁不改革谁下台”,为改革大业推了一把,使他的大战略不至于中途崩殂。

此后中共三代领导人,都忠实执行邓的路线,就是以改革换取时间,恢复元气,但最终不是改变中共体制,而是让这个独裁统治的政权更稳固,更有力量去征服世界。

邓小平这个初衷,当然会在中共统治集团最高层一代代往下传,对外冒充走政治改革之路,迷惑西方政治领袖;对内制造逐步开放的假象,以蒙骗十亿中国人,而最终目的,就是让中共的天下“行稳致远”。

四十年韬光养晦终取得显著成果,中共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复元,而且借助全球化,变身为全球供应链的基地,国力提升,人民生活也得到改善。

本来形势大好,但是否好到已经足够征服世界,好到足够与美国拗手瓜,这是一个基本判断的问题,而习近平恰恰在这个基本判断上犯了原则错误。邓小平曾说,改革开放要讲一百年,在他的判断里,中共还需要一百年的时间去埋头发展,才足以与美国论高下。这是邓小平的过人之处,他是彻底的机会主义者,立足于现实,立足于得失,永远不立足于空话。

习近平把中共的伟业搞砸了,他用了十年时间,把江朱朝和胡温朝积累下来的家底都挥霍尽净,把西方先进国家都得罪光了,还正在破坏四十年建立起来的良好的国内环境。中共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人,如此彻底摧毁了中共自己的统治基础,从这一点看来,习近平是中共历史的千古罪人。

本来,借邓小平逝世纪念之机,重温老邓的改革初衷,重温“韬光养晦”的真义,重新评估国内外局势,及时纠正多年来的错误路线,挽狂澜于既倒,或有机会让中共统治再延续更长时间,但中共走到今日,已经被自己生成的劣根性绑架,被中国千年破败的民族性裹胁,中共已经失去自我更生的能力。

邓小平本来就没打算要放弃中共的独裁统治,也没打算要带领中国走上宪政之路,更没打算要把政治权利还给十亿中国人,但至少,他的“韬光养晦”大战略,还是有利于中共的生存和发展。如今看来,老邓只是中共的中兴之主,却不是中国人的救星,邓小平的历史地位仅此而已,没有更多。

相比于蒋经国的宪政和平转型之路,为中国人开万世太平,谁更伟大,已勿庸赘言了。

习近平费事再重提老邓的改革,因为肯定老邓,即是否定自己,现在韬光养晦走不下去了,对抗西方民主国家只是幻觉,中国人的政治要求随着社会生活恶质化正在磅礡生长,习近平不但废了老邓的中兴大业,更废了中共最后的希望。

用老毛的话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是历史潮流和人民意志决定的,由不得习近平一人说了算。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脸书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222/1711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