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大陆 > 正文

上海记者批评中共防疫如计划经济行不通

作者:

2022年3月29日,在上海静安区,一名身穿防护服的小区人员与疫情封控政策下、无法外出小区的居民交谈。

上海防疫政策大变,转为实施封城等系列措施,引发民众不满。上海记者陈季冰在网上撰文,以“计划经济”暗喻中共极端防疫管控行不通。有分析认为,中共防疫中实行的配给制,也是计划经济的表现。

上海自3月份爆发新一轮疫情以来,防疫政策出现转变,从之前相对宽松的“精准防控”换成严格的封控措施,严重影响民众日常生活,甚至有民众因此延误就医而死亡等事件。

陈季冰曾任《上海经济报》(即后来的《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上海商报副总编。他昨天(3日)于微信公众号“独角鲸工作坊”撰文,直指上海的“全域静态管理”是在“封城”下实施“计划经济”,而“计划经济”的状态,是防疫过程出现混乱的根源。

文章举例,上海东方医院一名气喘病人因拿不出2次核酸检测报告被拒绝就医,就是医院的保安“恪尽职守”,因为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计划执行者唯一正确的处理方式就是实施上级下达的指令。

但所有这些过程都需要时间,最后做出“新计划”,下达“新指令”,都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很可能非常漫长。等到计划者发出的“新指令”,例如接收或转运这个求医者,经层层传达,抵达到下级行动者也就是医院保安时,那一端的信号又变了,患者已无生命体征。这意味着相关行动者和计划者又需要根据变化了的新信号,做出新的反馈和新的计划……

陈季冰说,“计划不如变化快”,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他表示,“越大的经济体,分工合作越复杂的社群,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就越不可行。这就是为什么我之前一直坚信上海不可能‘封城’的重要理由之一,因为城市越大,计划就越不可控,执行难度也越大。”

陈季冰质疑:“真实的计划经济究竟意味着什么?”

他称赞,素昧平生的上海市民为解决生活中发生的困难而展开的底层自救,例如抢菜、帮就医与做志愿者。

陈季冰的文章在短短一天的时间就吸引超过10万人关注,逾2000人点赞。

一名网友表示,“直接地总结一下:人的能动性被严重遏制,才是计划经济行不通的原因”。另一网友则说,作者的真话会让一些人担心害怕。

查询网络发现,4月3日大陆的搜狐和网易曾转载陈季冰这篇文章,但大纪元记者北京时间4日上午9时查看,发现相关文章已经被移除,原因不明。

上海记者陈季冰批中共防疫如计划经济,是乱象根源。有媒体文章转载后删除。(网路截图)

时事评论员李林一对大纪元表示,这名记者暗示中共在防疫方式上,采用的是一种“计划经济”的形式。以前中共搞的计划经济中,还有一种“配给”的方式,在这次上海防疫中,这种情况再次出现,部分上海市民被封控、管控的时候,收到的物资就是配给的。

上海当局日前实施分阶段“封城”政策,但解封后的区域随后继续实施新的“阶梯式管控”。其中的管控区实行“人不出社区、严禁聚集”,进行7天社区健康管理。原则上,居家每户每日可安排一人分时有序至小区指定区域无接触式取用配送物资。单位执勤人员“人不出单位,严禁聚集”,分时有序至单位入口处无接触式取用配送物资。

李林一说,正如那名记者所说计划经济行不通,“配给”的办法就比较难变通。“一旦哪个人阳性了,那个楼,那个小区被隔离了,那么管理这个小区的街道就需要马上去准备配给的物资。隔几天,又有其他人阳性,或有人从阳性变成阴性,那么官方还要用人力物力去变通。这实际是一种资源的额外浪费,而且配给的物资还不一定是那户居民所要的。这也是计划经济的一个的弱点。”

此前,网上热传一段上海市民与上海市疾控中心某领导的对话录音。两人在对话中均批评上海的防疫措施,并揭露官方隐瞒疫情,造假欺骗民众,上海医疗资源濒临崩溃。上海市疾控中心的领导还直言:“现在我们都感到彻底的绝望。”

前述录音曝光后,上海市疾控中心4月2日紧急发布一份文件,要求指定专人接听市民咨询电话,答复口径必须与当局防疫政策一致。

独立评论家郑旭光认为,上海一直不说“封城”一词,北京当局又一直不放弃清零,政治挂帅就是中共防疫致命伤。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404/1730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