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心理学:当你放弃了这四样东西,你的内心会变得强大

人生中的很多东西,就如手中沙,握得越紧、越是容易从指缝中洒落;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学会一种“无”的智慧,放空自己的身心,不要总是让自己背负如此多的负累。

尤其是要放下许多徒扰心境的执念,以及一些不能使我们走得更远的无用的“身外之物”,如此,内心才能变得更加澄澈而强大。

放弃,是为了更好地拥有

心理学上的学习动机理论认为,在一定范围内,个体的学习效果与动机强弱成正比,动机越强、学习成绩愈佳;但当这个渴望学有所成的动机到达一个最高点之后,学习效果反而会随着动机的增强而变差。

这是因为,过强的心理动机影响到了个体的心态、情绪,从而影响到自身能力的发挥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同理,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亦是如此,正如日剧《深夜食堂》中的一句台词,“抱着想要很多的心情是不行的呢,太过执着,心会被污染的,运气会变差”。

无论何时何事,想要很多、太过执着心态是要不得的,物极必反,这反而会让你失去更多。

因此,在人生的单行道上,我们应该学会放弃一些有害的东西,比如执念、比如虚荣心……

弃不是为了单纯地舍弃这些,而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更好地拥有的更加璀璨闪耀的人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下面这4样东西,我们早点放弃!

一、放弃虚荣心,做真实的自己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虚荣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东西,它是人类维护和增强自尊心过程中“矫枉过正”的产物。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定量的“虚荣”是个体追逐进步、积极参与竞争的助推剂,因为“虚荣”容易导致攀比,而这些背后都是对自己现状的不满。

既有不满便会奋力争取,只要采用合法合理的手段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这都不能算是完全有害的。

而我们要放弃的是过度的虚荣心,那是一种对灵魂的侵蚀,一如那些刻意在朋友圈里秀奢侈品、秀“优越”、秀精致而实际生活过得一团糟的人,容易让人沉浸在自己营造出来的虚假的世界里,而不注重自己现实生活中自我能力的提升和灵魂的锤炼。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是朴素而坚毅的,他们不会痴迷于那些外在的物质的攀比,而更多地花费时间在自己精神的修养上。

二、舍掉执念,懂得知足

《心经》中说,“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一个最是内心强大的人,他的心是“空”的,所谓“空”是没有执念、没有偏见的,是能够容纳世间万物的。

很多时候,人们痛苦的根源就在于心中的“执”气太重,对感情、对工作、对学习,总是手持放大镜度量过程中一城一池的得失,不仅弄丢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错过了旅途中的美好。

心理学上有一个“墨菲定律”,你越是害怕什么、就越是容易发生什么。

在爱情中,你害怕恋人对自己的爱变淡、抑或移情别恋,于是就拼命地攥紧、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最后就越是容易“逼”走对方而失去爱情。

生活中的许多事情莫不如此,我们要有锐意进取的斗志,但不应有目空一切的偏执。

想要的就去争取,“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不必苦苦纠缠、陷于其中,那只会让自己失去更多,不是吗?

三、停止取悦别人,学会走出人群

每个人心理上都有一种需要获取别人认同和喜爱的需要,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解释,便对应着第三层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第四层尊重的需要。

作为群居动物,这种渴求他人及团体接纳、认同和尊重自己的需要无可厚非,这会让我们积极在社交中展现自己状态最好的一面,在团队工作中努力发挥自己的长处、推动工作有效开展。

然而,当一个人的这种需求极端化的时候,就很容易变得没有自尊和底线、毫无原则地取悦别人,仅仅为了讨得欢心而取悦和迎合别人。

而这种心态是畸形的,会使得一个人渐渐失去自我;一个灵魂都未曾站立的人,又谈何内心强大呢?

所以,我们要修得一颗强大朴素的内心,就要抛弃掉这种一味取悦和迎合别人的心态,慢慢学会走出人群,回到孤独的状态,人生一世最需要取悦的人只有自己和自己的内心。

四、拒绝情绪化,让心更轻盈

每个人都有理性和感性的一面,没有纯然感性、抑或绝对理性的人,只有在具体情境下理性战胜感性还是感性压倒理性的区别。

但很多时候,让我们觉得心受负累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我们太过情绪化,不能很好地用理性的思维来应对生活中的许多小事故。

比如说,在爱情上的纠缠和犹豫,往往由于自己内心一开始没有对自己、对自己理想中的伴侣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导致自己一味地在感情里面退让和容忍,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最后发现自己包容和迁就来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爱情,那时再想要做了断却必定是更难得了。

朋友之间、恋人之间甚至亲人之间,自然该讲情分,但必要的时候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而让情绪和感性占了上风,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妥善地处理掉这些曾经觉得棘手而尴尬的问题,内心会更加强大,脚步也愈加轻盈。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甜妈情感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406/1731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