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儿 > 正文

为何不该夸孩子聪明?斯坦福心理学教授:这3种表扬方式才最管用

1963年,哈佛大学的罗伯特·罗森塔尔博士,在加州旧金山的一所小学完成了一场著名的实验。

充满“谎言”的实验

正值新学期开始,这所学校的老师被告知,有一位备受推崇的科学家要给学生们做一个测试。

当罗森塔尔到来之后,他对学生们进行了号称是一场创新的智力测试,并告诉两位老师,

“根据今年来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教师

今年学校特地挑选了一些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记住,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同龄的孩子都要高。

一旁的校长也再三叮嘱:测试的结果不能让学生或家长知道,要像平常一样教孩子们。

一年过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这两位教师所教的班级成绩是全校中最优秀的,甚至比其他班学生的分数值高出好几倍。

然而,校长告诉了他们事情的真相,当初那份罗森塔尔给的“潜力学生名单”,只是随机挑选出来的,他们两个也不是本校最好的教师,都是随机选出来的。

罗森塔尔认为,这项研究证实了期望的影响

正因为老师在心里认定这个学生是天才,才会对他寄予厚望,上课时给予更多关注,并给他灌输“你很优秀”的讯息,这自然会对学生产生一种激励作用,让他更加努力取得好成绩。

这个效应在最年幼孩子身上体现得最明显,他们一年之内智力分数平均增加了27%,增幅最多的是拉美裔男孩,也就是在加州经常受到最低期望的群体。

被赞美的力量

罗森塔尔将这个效应和希腊神话故事相结合,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The Pygmalion Effect)。

在神话故事中,有一名叫皮格马利翁的雕刻家,因为爱上自己雕刻出的少女雕像,向爱神维纳斯祈祷。

爱神最终答应了他的祈求,将雕像幻化为人类,与雕刻家共结连理。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向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那个人就会进步得更快,成为你预期中的样子

在上述案例中,老师如果期望哪些学生可以表现优秀,令他们也对自己有所期待,他就会努力表现,想要活出被期待的样子。

这是正向的加乘效应,人们会因为他人的肯定和赞美,影响自己的情绪和想法,继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以符合他人的暗示与期待。

这也侧面说明了积极的心理暗示的重要性,我们不仅要对自己怀有期待,并努力去实践它,对其他人同样不要吝于赞美与期待,有时候它们会转化为一种动力,收获惊人的效果。

该赞美天赋还是努力?

人类本性中的需求之一就是赞美,每个人都希望被鲜花和掌声环绕,但赞美运用到亲子关系中,你夸奖孩子,是因为他聪明,还是因为他努力呢?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曾经认为聪明比努力更重要,因此父母应该多称赞孩子的聪慧。

从小智商超群的德韦克,一直在“聪明命定”的环境下成长,她也用学术上的成就来证明自己“真的很聪明”。直到自己投身于这方面的研究,才发现聪明才智具有可塑性。

她找来400名读5年级的孩子,在第一轮测试中不断夸奖他们“你一定很聪明”或者“你一定很努力”。

随后,她让孩子们自行选择第二轮测试:继续和第一轮一样简单的测试,还是更困难但可以学到很多的测试。

“聪明组”的孩子多半选择简单测试,而“努力组”有90%的人选择了困难的测试;前者在测试失败后,倾向于将之归因为“自己不够聪明”,后者则认为是自己“缺乏专注”才导致失败。

到了简单的第三轮测试时,“努力组”的孩子成绩明显有进步,“聪明组”的孩子成绩却退步了20%。

德韦克对此总结出,经常称赞孩子的特质或才能,会让孩子过于在意自己的表现,在面对新挑战时显得踌躇迟疑,害怕冒险或失败。这种属于“固定型思维”,因为他们认定聪明是天生的,后天不努力也没关系。

反而是因为努力而获得称赞的孩子,会认为失败是成长必经的过程,不会有太多心理包袱,也更愿意尝试,对目标也更能持续坚持。这种则属于“成长型思维”,不仅韧性强,还强烈渴望能够主宰自己的人生。

父母如何正确地赞美

既然赞美对孩子的影响这么大,那么父母该如何掌握好其中的尺度呢?

赞美孩子,不但要有真心的肯定,也要说得出具体的理由。例行、礼貌、公式化的赞美,只会在一开始拉近关系,但不会直达内心,产生真正的激励作用。

孩子本身的天赋并不需要特别强调,为目标展现出的积极和努力的姿态,才是应该褒奖的重点。

比如孩子,做家务活时,可以告诉他“我真喜欢你主动给家里人帮忙”,而不是一味地称赞他的勤快;当孩子完成一幅画作时,可以告诉他“你的用色和人物表情都完成得很棒”,而不是干巴巴地称赞他是个绘画天才。

其次,赞美孩子的时候最好不要进行踩捧比较,而是鼓励孩子进行自我比较,通过自我剖析获得进步的源泉。

最后,赞美不需要经常发生,已有研究证实,间接性的赞美更能鼓励孩子,因为在可预测的生活中,意外的奖励能激发更强烈的反应。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曾敏敏老师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412/1733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