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古诗古文 > 正文

陈子昂登上幽州台 写下二十二个字 历经千年依旧是最深的孤独

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成年后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

他从家乡四川到都城长安,千里迢迢,图展鸿鸪大志。然事与愿违,四处登门,赠诗献文,不是被拒之门外,就是受冷言相讥,功名事业,一筹莫展,忧愤交集。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三十七岁的陈子昂,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大兴。幽州台:即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幽州台又名"蓟北楼",也有称"燕台"。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但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因此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哀叹。

全诗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

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第四句饱蘸感情,写出了诗人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画面顿时神韵飞动,光彩照人。

尽管我们现在的伟大时代已经远非陈子昂生活的唐代所能比拟,尽管陈子昂那种孤独感伤的封建知识分子的情绪已为我们所不取,但我们读起这首诗来,仍然强烈地感觉到宇宙的辽阔,时间的流逝,诗人在那个时代知音难求报国无门的深深的孤独……

生活在这个美好时代的我们,在这无穷无尽的宇宙之中和时间的长河里,到底又该有哪些作为才不虚度此生呢?

 

责任编辑: 宋云  来源:天涯之水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412/1734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