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英国独居老人12年没清理院子,植物疯长甚至吞没三辆车

有些人听说后很高兴,比如邮递员,

看到院子开始变干净,邮递员的态度也变了,

“之前他的院子根本进不去,甚至都走不过去,所以没法给他投件,现在好了。”

更多居民都表示,看着Christopher的院子变干净了,心里却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他们担心是他们的议论给了老人压力,他才不得不收拾院子,放弃了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

而且之前的12年,有人议论,却没有人肯主动帮他,他被整个社区忽视了。

一位五个月前刚搬到那片社区的女子,跟Christopher并不熟,几天前才第一次跟他说话,女子在被采访时说,

“我第一次和Christopher说话,他就说想把院子里乱糟糟的花花草草都砍掉。”

“他人太好了,但没有什么家人,就一个人住在这儿。”

“他需要弄一个大垃圾箱来收拾这些花草,但雇人帮忙太贵了。”

“他想解决这个问题,但这个任务对他来说挺不容易的。”

“他很伤心,听了别人说他的那些闲话,他觉得很难受。”

女子也看见Christopher前两天在收拾院子了,

“他周日和周一都在院子里修剪,他的一个亲戚跟丈夫也来帮忙了。”

“Christopher跟我说他今天想接着砍树拔草,可是因为后背疼,他今天只能在家休息。

“他没能按计划继续,我替他难过。”

了解前因后果之后,这位女邻居既后悔,也想为Christopher多年来的经历打抱不平,

她觉得社区居民都太冷漠了,忽视了这位需要照顾的老人。

“他为人那么善良,做过不少助人为乐的事,但现在他需要人帮助的时候,却没人关心。”

“人们到他的院子前,拍几张照片就走了。”

“有时候人们需要帮助,但经常不知道向谁求助,这本身就是件难事。”

“很可惜,Christopher是一个人住,周围根本没人能帮他。”

“他也明白院子很乱不好看,我们不应该只看表面就对他说三道四。”

“我们应该帮他的,如果他愿意,我也想去他家帮忙。”

“我知道他需要帮助,但他又不喜欢求人,不想给任何人添麻烦。”

社区里另一位女邻居看到Christopher连着两天整理院子,也觉得有些不是滋味。

“他把那么多花草都砍掉了,这让我觉得心里很不舒服,我感觉他是因为大家的压力才这么做的。”

“他跟另外两个人在那儿干活,我去问过他们需不需要帮忙,他们说自己能搞定,周日一整天他们都在忙活。”

“不清楚他还得弄多久,他拿房顶没什么办法,因为有鸟在屋顶筑巢了,有海鸥、乌鸫、麻雀之类的,不能打扰那些鸟。”

“我觉得对于我们社区来说,这是一个奇耻大辱。”

“我在这儿住了12年,那栋房子一直是绿色的,是一片绿洲。”

“看到他们把那些植物都砍了,我挺难过的。”

在那片社区住了22年的85岁老太太Rita Turner说,

“我真高兴人们终于想起来应该帮帮他了。”

“他一直让流浪汉睡在面包车上,我们都能看见流浪汉早上从那儿离开,几乎每天都是。”

“现在是人们该做点儿什么的时候了。”

“我已经好几年没看见他了,都担心他出事了。”

Christopher的一位朋友也说,他这个人其实很好,做过不少善事,

他总是把自己打理得干净整洁,对人彬彬有礼,就是不太跟人交流。

“他住在那儿有些年头了,有点儿像隐士。”

“那是他的房子,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用管别人怎么说。”

这两天,Christopher的事也被一些英国媒体报道了,

网友们看了他的故事,比起替他高兴,更多人在替他伤心和不平,

甚至从那些邻居的话了,读出了自私和虚伪。

所以他就是被邻居们欺负了,

他们跟他住在一起那么多年,从来没人给他足够的关心,而是把这个“故事”讲给媒体。

还是在那里住了5个月的人表现出一些人性,意识到他有困难并想帮助他。

附近的男人们干啥去了,怎么就不能主动一起帮他把院子清理一下呢。

有卡车的人可以把清理出来的东西运到垃圾场。

他们说他像隐士——有他们这样的邻居,难怪他会那样。

他们应该为联起手来欺负一位老人家感到害臊。

竟然没有一位邻居帮助他!!真丢人。

我本人今年就要70岁了,但如果我的一个邻居有这种处境,我会尽力替他争取支持并提着我的锯子去他家。

“邻居们说他们怎样为他‘感到难过’,因为他被社区忽视了”!?

说这话的不就是社区里忽视他的邻居嘛!

哦,照他们的意思,是其他人忽视了他...不是他们自己忽视的!

邻居们从来没有帮过他???

他们说为他感到难过,说让他失望了,但那么多年了都没人帮他收拾院子??

真是英国好邻居啊......

当有人像这样生活时,那就是一种呼救啊......快向他们伸出援手吧。

一位老人,一个院子,

让人看到的都是人情冷暖......

责任编辑: 赵丽  来源:英国那些事儿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501/1742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