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社会观察 > 正文

上海封城,魔都可能变“废都”

上海医师观察,有人以清零为口号,实际上不想清零而是要一直做核酸检测,折腾的是核酸带出的经济利益。图为北京街头的筛检站。

中国大势,不仅国际上,就连在中国国内,也都是一大堆疑问。疫情扩延、接连封城;那些大城走向如何,经济能否著陆,大基建因何时冷时热,很多的好奇。在五一小长假间,有医疗专家、经济学家、社会学者,在网路朋友圈中闲聊,将不同领域的说法,隐去姓名,节录精要如下,或可解开部分疑惑。

医师看疫情北京实际上要实施居隔

大妈(指中共主管防疫的副总理孙春兰)已撤回北京,之前上海疾控全班换成孙从北京调去的人,把核酸检测的Ct值标准从35上调到40。国际通用Ct值为30,到了这个数值,就不具备传染性。之前上海张文宏医生建议,将国家标准的35降到国际标准的30,被批判为躺平。

而40和35差别很大,一个基数相当于病毒量提高二十倍,五个基数就是相当于差一百倍,这样很多人就阳性或复阳,造成医疗资源极大浪费。但有人以清零为口号,实际上不想清零而是要一直做核酸检测,折腾的是核酸带出的经济利益。

最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后,他们立即将指标恢复到35。一调整国家标准,符合标准的人就大量出现。随著数值一调整,很多人立刻从阳性转阴,大批人出(方)舱。有人很紧张,问医生怎么可以这样,医生说理论上复阳也不具传染性了。

此次以“清零”为目标的“封城”,上海可能因外来资本和外来人口双撤,成为废都。路透

听说北京全面方舱隔离搞不下去,终于要回头,采取上海封城前的路线,虽然还说成是“社会面动态清零”,但实际上是实施居家隔离了。未来普通感染者要居家隔离,自动痊愈为主,医疗资源将更多用于重症患者和其他基础病患者。好消息是次生灾害(指上海疫情导致真正需要医疗资源者求助无门)、民众痛苦、社会代价,算是不堪回首了。

社会学者看上海废掉国际都市只需一个月

此次以“清零”为目标的“封城”,令中国与世界背向而行,本来可以要学香港这个先行城市,正开始借镜发达国家模式,却在权力干预下,损失惨重。

上海可能成为废都,因为外资企业一走,失业潮跟着就来。大批外省人移出,外来资本和外来人口双撤,上海一脚踩空,南京路上无人潮,外滩继续长草,建设一个经济中心,用了30年,废掉一座国际都市,用上行政手段只需一个月。

现在问题不只是上海,中国东部外向经济依存度几近百分之九十,中国的市场在国际上,而不是所谓内循环。现在脱钩,不能一脚踩空摔下去,所以先要降降经济总量,降下外向经济的依存度,所以上海、深圳都在疫情中下了楼,这样就不会硬著陆了。

粮荒、油荒、芯片荒经济学者看大基建

未来的未来已经可以看到,一招是农业面对可能的“粮荒”,想自己种自己吃。以前是“退耕还林”,再退回去叫“退林还耕”,即以前保护生态把回平了种树,现在把树挖了种粮,这是新时期的“备战备荒”;第二招是面对未能可能“油荒”,开足马力发展电动车,谁料又出现“芯片荒”,所以又对高科技企业展开笑脸了,所以工业、农业都有了危机感。

提大基建是成是败,受到关注,中共中央财经委会议新提大基建,轰轰烈烈了2天,就没有声息了,原因何在?

中共高层在日前中央财经委会议上,宣示全面加强基建,图为属粤港澳大湾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南中高速公路洪奇门特大桥首片钢箱梁架设。新华社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国靠4万亿人民币大投资走出来,所谓4万亿是中央出的钱,加上地方配套,就有了乘数效应,经济学上所谓“多马模型”,以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拉动GDP增长。但“多马模型”中国没成功,国际上也只有突尼斯一国成功。失败原因是只能提高负债,不能提高收入。所以有人问,投入1000元,利润90元,这公司下场会如何?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联合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506/1745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