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 港台娱乐 > 正文

被骂的王菲和女儿李嫣,给家长们又上了一课

在无数争议里,李嫣静静地成长,静静地表达。

她并不在乎旁人的评价,只是淡定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对于一个带着缺憾出生的15岁女孩来说,已是不可多得的勇敢。

2

作为星二代,李嫣注定活在聚光灯下,更何况,她还是李亚鹏王菲的女儿。

父母各自过往的情史、先天性唇腭裂的特殊、上一辈离婚后的新生活、同母异父姐姐的明星身份……李嫣背负了太多话题,她几乎无从选择。

但从小到大,出现在大众视野里的李嫣一直是敞亮的,阳光的,自信的。

她可以骄傲地在世界T台上走台步,也可以高调宣布“菲姐的时尚只有我能懂”。

每次被曝出照片,她从不对嘴巴遮遮掩掩,她心知人们难免关心这件事,她就一张一张晒给你看。

这是一个被充分爱过的孩子应有的模样,也是原生家庭给予她的最大底气。

当年,王菲李亚鹏夫妇俩参加访谈节目,杨澜的问题颇为尖锐:当你知道李嫣是兔唇时,你是否想过放弃?

王菲毫不犹豫地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我觉得她很美,很漂亮。”

从李嫣出生开始,她就被父母保护得很好,更可贵的是,这份保护并不是封闭式的保护,而是鼓励、尊重和充分的爱

在她年幼时,夫妻俩带着她赴美求医。

随着她逐渐长大,家人开始试着用她能理解的方式向她解释身体的些许不同。

李亚鹏曾说起自己母亲和女儿的对话。

那时李嫣刚上一年级,她问奶奶:“我的嘴唇怎么跟别的小朋友不太一样?”

奶奶反问她:“艾美丽跟她姐姐一样吗?晓雪跟林林一样吗?”

在得到“不一样”的回答后,奶奶这才说:“就是啊,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李亚鹏曾写给女儿这样一句话:“上帝给了你这伤痕,我要让这伤痕成为你的荣耀。”

旁人眼里的身体不足和缺陷,在充满爱的家长们眼里,只是一份“不一样”而已。

难得的是,在李嫣逐渐长大的过程中,父母并没有因这份不同而放松对她的要求。

李嫣一岁半时,李亚鹏和王菲就带着她和窦靖童一起爬野山。

当时同行的只有几个家长和一位带队老师,没人因为娇惯孩子而中途放弃。

整整八公里的山路,他们硬是连拖带抱地和两个女儿一起完成了。

到李嫣5岁时,她已经可以独立走完全程山路。

此外,李嫣还跟着老师做节气观察,一年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到十三陵水库,去了7年,一共168次。

她还前往故宫了解历史,前后也去过三四十次。

李亚鹏亲口说,只要自己不是出差,女儿的游学探访活动他基本一次不落,妈妈王菲同样如此。

对于陪伴孩子这件事,他显得很谦虚:“我们在孩子教育上付出的时间,可能真的比一般家庭多一点点。”

其实,大部分父母没有意识到,恰恰是这不经意的“一点点”,成就了孩子未来人生路上的“很多很多”。

他们未来面对攻击的不卑不亢,面对指指点点的冷静自信,面对挫折困难的坚定勇敢,都是父母点点滴滴的爱浇灌出来的。

3

当年,王菲给女儿窦靖童写下歌曲《童》:

你不能去学坏,你可以不太乖,我的爱。

这句歌词恰好成了她教育女儿的真实写照:拥有不乖的自由,却也拥有不能学坏的底线。

王菲给了孩子最大的自由和尊重,看似叛逆的窦靖童和李嫣,也没有如大众担心的那样“变坏”。

当年,李嫣如很多小女孩一样开始探索妈妈的化妆台,甚至还把化妆的过程拍成视频,自称美妆博主“李老师”。

正当网友们急吼吼地为她“不合时宜”的爱美心理忧心时,李亚鹏和王菲却根本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

女儿奴李亚鹏一边说着“嫣儿太可爱了”,一边试图让女儿关闭社交平台,当被拒绝之后,他选择了尊重女儿的意愿。

王菲的想法也是如此,她对孩子的要求是:只要你能为你的选择负责就好。

李嫣喜欢画画,李亚鹏并没有强加干涉,而是给她搭了一座小木屋,让她尽情地在里面挥洒。

灵感来了,李嫣可以静静地在屋子里待上几个小时,只为画画。

且不论物质条件,光是这份放手让孩子自由探索的豁达,就已经胜过了许多父母。

曾有人问王菲如何看待孩子的教育,她显得很淡然:

我对孩子的保护欲和担扰,是在婴幼儿时期,过了这个阶段就把她们当成独立的个体去相处和交流了

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把孩子视作永远需要保护的脆弱生命,视作私有财产,唯独不能把他们看成独立、平等的人。

这是控制欲和保护欲的双重泛滥。

一个事事听从父母意见,毫无自己想法的孩子,也许是“乖顺”的,却也永远地失去了自我。

记得天才少女谷爱凌横空出世时,无数人羡慕她的天赋和家世,羡慕她强大的内心,永不怯场的自信,却很少有人看到,在这背后母亲谷燕的巨大作用。

在滑雪事业上,她是女儿的引路人,也是女儿最好的战友;在人生路径的规划上,她并没有强迫女儿成为职业运动员,而是报以充分的鼓励、肯定和自由。

谷爱凌的奥运冠军,显然不是填鸭式、捆绑式教育的产物,却也不是家长威逼利诱的成果。

她的成功,是一个母亲全心陪伴、全力支持的最好褒奖。

关于亲子关系,黄磊的一段话很动人:

我从未把她当作孩子,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

她不属于我,我们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个体,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她,我们像朋友一样相处。

父母之于孩子,是陪伴,是关爱,而不是控制

孩子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欣赏,是底线之上的自由,而不是粗暴的拒绝和管教。

为人父母,希望拥有一个乖巧听话的孩子的人不在少数。

但在“乖”之外,那些坚持自我、活得通透又潇洒的人生,也是值得称许的。

懂得放手的父母,才能真正让孩子活出自己的底气

尊重、理解和鼓励,永远是亲子关系最值得培育的品质。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麦子熟了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522/1751701.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