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一个人的微信,藏着他的“经济状况”

01

哲学家卢梭说:“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

每个人都在努力塑造自己,可惜很多人却始终没有摆脱这个“模子”的原型,落入了俗套的生活。

真正混得好的人,总是超凡脱俗的。他们一直在上坡,掌握了自然的规律,虽然常常大汗淋漓,却也有酣畅的快乐。

社会是万千的,但是人的类型却并不复杂。比方说,按照金钱来划分,就只有穷人和富人。有了两个模子,就够了。

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习惯了每天打开微信。因此,微信就是一个无形的“模子”,能够透露出很多的信息,贫穷或者富贵,也能被洞察得一清二楚。

02

越穷的人,越喜欢显摆自己。

布里特定理告诉我们:“做生意,但是不广而告之,就像姑娘在暗处向小伙子递送秋波,脉脉含情,只有她自己知道。”

一个人想要做什么事情,就要大大方方地表现出来,不要让旁边的人去猜想。快节奏的时代,没有人停下来,思考你要做什么。

因此,会做生意的人,懂得把自己的目标亮出来,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然后把阴暗面遮掩起来,不让人察觉到。

只有美好的东西,别人才会青睐,并且有一种拥有的欲望。

令人费解的是,有一种人,一直很穷,但是他却假装很富有。他以为通过炫耀,就可以把财富展示出来,过上令人羡慕的生活。

炫耀,真的不是暗送秋波,也不是大大方方谈钱,而是戴着面具过日子。别人如果和他合作,他的面子和里子,一起弄丢。

因此说,我们不能小看那些利用微信赚钱的人,也不能盲目去相信微信里的“有钱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这段时间,朋友阿豆去了南京,隔了几天,又去了乌镇。紧接着,他在朋友圈里,发了很多小物件,一眼看上去,很讨人喜欢。

阿豆说:“看吧,我这段时间,买了不少东西。”

可惜的是,熟悉阿豆的人,都知道他的生活状况:房贷三十万,父母生活在农村,住在很老的房子里,妻子常常和他闹离婚,因为生活费的问题。

有一句话说得好:“泥巴雕塑过河,冲掉了‘金身’。”

在朋友圈里晒奢侈品,把微信头像变成金银财宝的图案,常常去群里吹捧自己的实力,动不动就可以做成百万的生意......这就是典型的穷人,所有的言行,都经不起推敲,就像落水的泥巴雕塑一样。

03

越有钱有势的人,越懂得“闷声发大财”。

一个人可以过上好日子,不是超越别人,而是超越过去的自己。默默无闻地走路,一天上一个台阶,就对了。

有一个富人说:“致富的第一步,就是离开你身边那些愚蠢的人,如果不能,一定要保持50米以上。”

真正有钱的人,他的圈子不会很大,闲聊的时间不会很多,偶尔冒个泡,也是打趣几句,然后就淡出去了。

晋朝时期,有一个叫孙康的人,他从早到晚都在地主家干活。夜里,他挤出时间看书。但是家里的油灯,不能一直亮着,太费油了,供养不起。

有一天夜里,他梦里醒来,发现窗外的大雪,把大地“点亮”了,很多道白光聚集在家门口。他穿好衣服,接着雪光看书。

手脚冷了,就跑一跑。

后来,他当了部郎。儿子孙伯翳当了参军事。家庭从此崛起。

从古至今,就有“学富五车”的说法。也就是告诉我们,真正富有的人,不仅仅是有钱,还有学识,知识非常丰富。

当一个人沉迷于读书、研究赚钱的套路的时候,他根本就没有时间发朋友圈,也不会参与群聊,就是有人找他谈工作,也会“速战速决”。

当一个人想利用微信来致富的时候,他会打开微信,多读一读有意义的文章,多学习一些实用的技巧。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少留下痕迹。

美好的生活,需要埋头苦干,饱读诗书。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永远赚不到认知之外的钱。”

提升对社会的认知,就是让财富慢慢涨上来的过程。那些有钱的人,应该都懂得这样的套路。因此他们非常低调,用最安静的方式,超越别人,甚至会拼命伪装成穷人的样子。

04

最穷的,不是身无分文的人,而是那些心穷的人。

《了凡四训》里写道:“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

一个人是不是会越来越有钱,一方面靠赚钱,另一方面靠行善积德,通过德行来稳住自己的财富。

德不配财,必有灾殃。即便是一个很富有的人,如果总是在微信上显摆自己,也会变穷。比方说,富人被一个人品极差的亲戚盯上了,打着感情牌,借走了很多钱,但是一直不归还。

德才兼备,诸事可成。一个原本很穷的人,如果他常常帮助别人,就会遇到贵人。网海茫茫,没有人知道,贵人在哪里,但是你要相信,在网络的另一端,总有一个“好人”,在看着你。比方说,你常常给正能量的话题点赞,鼓励别人致富,那么对方就会对你表示友善,也能够和你合作。

透过微信这个窗口,可以看到一个人对金钱的态度,人际交往的智慧,对社会的认知度等。

愿你我,成为一个手里有钱、内心富足的人。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 布衣粗食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601/1755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