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只想回家!乌克兰难民踏上返乡路

“我要住哪里?吃什么?我不会说波兰语,要怎么找工作?”乌克兰驻波兰卢布林领事馆外设有救济站,在这里担任接待工作的娜塔利亚(Natallia)以生涩的英语道出了乌克兰难民的困境。

“我要住哪里?吃什么?我不会说波兰语,要怎么找工作?”乌克兰驻波兰卢布林领事馆外设有救济站,在这里担任接待工作的娜塔利亚(Natallia)以生涩的英语道出了乌克兰难民的困境。

娜塔利亚是个23岁的学生,同样是在2月24日俄军入侵之后从乌克兰西部大城利维夫(Lviv)来到波兰,在卢布林(Lublin)已住了几个月。她感受到卢布林人民对乌克兰难民的友好,还有当地市政府的照顾,例如提供免费的大众交通工具、教育以及医疗服务等。即使如此,她知道大部分流落他乡的乌克兰人还是希望回家。

卢布林位在波兰首都华沙(Warsaw)的东南方,是华沙通往利维夫公路必经的城镇,人口约34万。根据联合国最新数据,俄军入侵已迫使大约680万乌克兰民众逃到周边欧洲国家,离乌克兰边界不到100公里的卢布林就收容了大约5万人。

卢布林的主要车站是两国人民往来的重要门户,和3个月前相比,进出这个车站的乌克兰民众人数仍多,差别在于许多人不是要转往波兰或欧洲的其他地方,而是要启程回家。

带着一对青少年儿女的欧莎娜(Oksana)就在这里等著搭车回基辅(Kyiv)的家。她告诉中央社记者,她在开战前一天离开乌克兰,3个多月以来已带着小孩游走多个欧洲国家,盘缠花了不少,且身心俱疲。

那天是5月26日,俄军入侵刚过3个月,乌克兰大部分地区没有遭到俄军地面部队攻击的威胁,但战争结束仍显得遥遥无期。问她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回家,36岁的欧莎娜回答:“因为我想住在自己家里。”

她14岁的女儿亚历珊卓(Aleksandra)厌倦在异乡生活的日子,她说,就算家园遭到猛烈轰炸,很多滞留外国的朋友也打算在一、两个月后返乡,“我们累了,我们不怕了,只想回家”。她说:“乌克兰会变好的,乌克兰必胜!”

21岁的索非亚(Sofiya)是另一位等车的旅客。她说:“寄人篱下很辛苦,我想念我的家人,我不想和他们分开。我爱乌克兰,希望一直住在乌克兰。”

因为国家遭受军事入侵,乌克兰政府为保持抗俄所需的后备兵力,禁止18岁到60岁的男性公民离境,这代表逃到国外避难的几乎都是老人和妇孺,也代表无数的家庭被迫拆散,亲人分隔两地。

波兰跟邻近的斯洛伐克(Slovakia)、罗马尼亚(Romania)、摩尔多瓦(Moldova)等国都对来自乌克兰的避难民众敞开大门,欧盟并要求会员国让来自乌克兰的难民有权居住和工作3年,并给予食物、医疗照顾和社会福金。但在有些国家,例如接纳超过350万难民的波兰,民众对于大批难民涌入造成的社会负担开始反弹。

卢布林一家旅馆为了支持乌克兰,聘用几名乌克兰籍的员工,但旅馆主管在与记者闲谈时,对难民享有波兰的社会福利有些介意。这名主管说:“我们自己国家的人搭公车都要付钱,我们需要缴税,而他们不用。”

另一方面,有许多在国外没有亲友的乌克兰难民,只能在体育馆等场所或寄宿家庭暂时栖身。他们已经被迫丢下原本的工作、学业和生活,与亲人离散,还得面对异乡复杂的社会氛围。许多乌克兰人因此打定主意要回家。

但返乡后的前途未必平坦,战火影响了国家经济,国际观光客无法前来,许多商店暂时歇业,除了炮火威胁仍在,就业也成为挑战。索非亚说,她的家乡利维夫涌入来自基辅、哈尔科夫(Kharkiv)等地的民众,大家都在竞逐就业机会。利维夫位靠近波兰边界,远离乌克兰遭到战火肆虐的东部和南部,成为乌克兰避难民众在国内的重要栖身之所,开战以来只有几次被俄军以较长程的导弹攻击。

根据联合国统计,到5月24日为止,已有210万乌克兰人重返国内。当中有许多人是从卢布林搭上跨国的巴士。从这里到乌克兰首都基辅约11小时车程,每日至少3班车。由乌克兰西边入境,沿途公路、建筑物未见毁损,街灯、车站及超市运作如常。中央社记者搭乘的夜间巴士熟练地闪避以钢材和轮胎构成的路障,经过一个又一个哨站。

到了基辅外围,由于乌军阻止俄军进犯,自行炸毁多处联外道路的桥梁,要进出首都的车辆必须绕道。巴士抵达终站时天色已亮,突如其来的大雨把提取行李的乘客全部淋湿,有人在雨中拖着行李,欣喜奔向前来迎接的亲友,有人则一脸倦容走向不明的目的地。

乌克兰战火仍在持续,首都基辅虽相对平静许多,偶尔仍会施放代表有空袭或导弹威胁的警报。要重建家园、重拾正常生活,对许多乌克兰民众来说肯定困难重重,但被迫逃离家园的痛苦和月是故乡明的情绪,不曾遭遇战火的人恐怕都难以体会。

临别时,在巴士上同行的一名乌克兰乘客告诉中央社记者,这样的处境,她希望其他国家的人民永远不要经历。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中央社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606/1758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