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短评 > 正文

体制的运作规律为啥没常理

作者:

在疫情防控中,有些指令是口头传达的,没有正式文件,下面办事的人凭经验做事,分寸拿捏到位了,把上面交代的事情就办妥了,若分寸失当就翻车了,有的还引起了舆论事件,比如,虽远必朱。

人们感觉体制的运作规律并不符合直觉和常理,但又有其内在逻辑。曾经有位大V讲过一个故事,可以管中窥豹,看看它的运行逻辑。

他说在中部某地,有一个很漂亮的景观,当地和外地企业都喜欢用这个景观搞活动。为此设立了一个专门的部门来管理,所有申请都必须在这里进行审批。

有一次,一个外地房企要在这个景观举办活动,张贴大幅海报与横幅,还有投影。申请递上去以后,却石沉大海,没有动静。眼看活动日期将近,活动负责人再三催促,哪怕你们说一个不行的理由也行,我们按照要求整改就行,但管理处却始终不予回应。

负责人很着急,以为对方是故意为难,打算疏通一下管理处里的关系。但那边态度很坚决,一不受贿,二不赴宴,三不解释。几经周折,负责人才搞明白,这事和规矩没关系,也不是故意针对他们。主要是活动时间恰好赶上一个敏感期,对方担心会有风险,但这事又不能明说,干脆留中不发,等过了日子再说。

活动负责人急了,再等下去,时间节点就过去了。他提交了所有的活动细节,保证没有问题,但对方还是不答应。现场活动不比影视剧,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不想冒这个风险。负责人到处找关系,最后找到一位老领导。老领导表示理解,让秘书给处里打了个电话。但这个电话打得很有分寸,只说‌‌“某某企业有个想法,反映到了某某领导那里,请你们关注一下,酌情处理。‌‌”

处里接到电话之后,很是无奈。这句话很微妙。第一,它是一种背书,领导希望你们解决问题,这个面子不能不给;第二,它又不是背书,既无正式文件,也无文字留存。万一真出事了,上头是不背锅的。我只是让你关注这个事情,没说要一定促成这个事情。让你酌情处理,你怎么没酌好?

活动负责人很快接到了处里的口头通知,注意,是口头通知,允许他们举办本次活动。而且提了一个要求,从活动布展到撤展这两天期间,负责人必须来他们办公室呆着。什么都不用做,呆着就行,手机电脑随便用,只是不许离开。

这里有意思的是让负责人留下来当‌‌“人质‌‌”,既不是故意为难,也不是为了保持及时沟通,而是一个预防措施。

活动如果一切顺利,就罢了。万一出现什么问题,比如被人投诉,上头打电话到处里,处里可以从容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也已经及时发现了,他们的负责人就在办公室,我们正在积极处理。‌‌”

万一出现最极端的情况,比如哪位操作员一时糊涂把自家硬盘里的XX内容投影出去,这事也不是没发生过。处里也可以表示:‌‌“这次活动我们没有批准过,申请书还在走流程呢,我们及时在处理违规操作的活动负责人。‌‌”

不过还好,活动顺利结束,没出任何意外。在办公室呆了两天的负责人离开时,还带走一份新鲜出炉的批准举办活动的通知书,日期填的是两天前的。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体制运行的逻辑是一体两面,一面是明文规定,另一面是不成文的潜规则,而且后者的惯性更强大。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江山·戴老板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618/1763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