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帝后楷模 著书自律的长孙皇后

作者:

《帝鉴图说》插图《主明臣直》,描绘长孙皇后盛装恭贺太宗有正直的臣属。

这是一个非常喜欢读书的皇后,梳头时都不忘把书卷放在面前读上几页,她时刻提醒自己:自己首先是皇后,然后才是女人。

她言行必循礼法,为了做一个合格的好皇后,她甚至著书三十卷,只为自律。她被唐太宗誉之为“嘉偶”、“良佐”。

十三岁嫁给十七岁的李世民

长孙氏,小名观音婢,公元601年生于河南洛阳。她出身皇室贵族世家,其父长孙晟是隋朝的大将军,人称“弓声如霹雳,骑马若闪电”,所以其家有“霹雳堂”之称;其母笃信佛法。年幼时,曾有人卜卦,说长孙观音婢“坤载万物,德合无疆,履中居顺,贵不可言”。

端庄美丽的长孙观音婢,十三岁时嫁给十七岁的李世民,两人婚后相知相伴,恩爱幸福。李渊称帝后,李世民被封为秦王,长孙氏受册为秦王妃。

建唐之初,李世民常出征在外,长孙氏尽力为夫君免除后顾之忧。年龄虽然小,但她尽行妇道,相夫教子,悉心孝奉高祖李渊,言行必循礼则。

当时在外征战的丈夫与皇帝疏远,又为太子齐王所嫉,长孙氏尽力弥补丈夫与皇帝的嫌隙,努力周旋于妯娌间,恭顺嫔妃,还试图弥合李氏兄弟濒临破裂的关系。

像普通儿媳那样力尽孝道

玄武门事变,当李世民带将士正要冲入宫中之时,但见长孙氏骑一匹快马赶到,穿行在虎背熊腰的将士行列,她从容勉慰将士,为他们洒酒壮行。秦王妃的亲临,使将士们无不感动,更加奋发无畏,李世民赢得了天下。

武德九年,李世民登基13天后,长孙氏被册封为皇后,应验了关于她“贵不可言”“坤载万物”的预言。

当了皇后,长孙氏还是像普通儿媳一样,力尽孝道。每日早晚,她都必去给李渊请安,细致提醒太上皇身旁的宫女,想办法调节他的生活起居,常常拿着梳子为李渊理发戴冠。

长孙皇后不争宠,不骄矜,经常规劝太宗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妃嫔。她贤良恭俭,温柔而豁达,以仁义治理后宫,对嫔妃体恤爱护,情同姐妹。嫔妃得了病,她送去自己正在服用的药,对嫔妃的子女慈爱超过自己亲生,嫔妃很少因争风吃醋而惹事生非,后宫对她无不爱戴。

贵为皇后,但她的衣服用品都不讲豪奢,饮食宴庆不尚铺张,生活力求简省。她与太宗的长子李承乾自幼被立为太子,其乳母曾因器物寒酸请求增加费用,长孙皇后说,“身为皇室继承人,应该担心忧患的是自己有没有良好的品德、贤良的名声,不应该去考虑自己缺少什么东西啊!”

坚决反对哥哥掌握朝廷重权

长孙皇后经常与太宗共执书卷,谈古论今。但太宗每每询问她对时政的意见,她都推辞:“古人说过,母鸡打鸣,是家里要出事的征兆。我一个女子,怎敢对国家大事说三道四?”太宗坚持要她说,她不作答,再三追问,她才说:“居安思危,任贤纳谏而已,其它妾就不了解了。”

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战功卓著,太宗多次想擢升他为宰相,长孙皇后总是坚决反对:“我已身在皇宫,不希望兄弟再掌握朝廷重权。西汉吕雉、霍光家族的灾祸,史上有鉴啊!”

太宗没有采纳长孙皇后的诤谏,任命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兼吏部尚书、左武侯大将军。长孙皇后立刻劝哥哥让位避嫌,于是长孙无忌向太宗再三请辞,最后朝廷改授荣誉衔,长孙皇后才如释重负。

巧劝善谏

一次,太宗要杀一个养马的人,因为他心爱的骏马突然暴死。长孙皇后就对盛怒的皇上讲了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齐景公喜爱的马死了,要杀养马人,老臣晏子顺势指责养马人:‘你犯了三宗罪:罪一,好好的马被你养死了;罪二,害得国君不仁,为马而杀人;罪三,我国在诸侯国中将受到嘲笑。’晏子说完时,旁边的齐景公自觉过失,立刻释放了养马人。”

说完,长孙皇后问熟读史书的太宗:“陛下想起这个故事了吗?”听了皇后这番话,太宗怒气顿消,后来他对大臣房玄龄说:“皇后用平常的故事来启发影响我,对我大有帮助啊。”

还有一次,太宗回宫龙颜大变:“我将来一定要找个机会把那个乡巴佬杀掉!”

长孙皇后问乡巴佬儿是谁,太宗说:“魏徵!那么多人在场,他竟敢羞辱我!”长孙皇后柔声细问原由,知道一定是大臣魏徵直言敢谏。然后她没有说话就退了下去。

片刻之后,她换了一身隆重的盛装,回到太宗面前,叩首即拜,口中称颂:“恭贺陛下!”太宗见她面容庄重,非常吃惊:“何事如此慎重?”一本正经的长孙皇后回答:“妾闻史书说,君王英明,臣属才能正直。有直臣魏徵,说明皇上圣明啊!我当然要庆贺您啊!”

虚心纳谏的太宗听了转怒为喜,之后更加重视魏徵了。

有时太宗情绪不好,迁怒于宫人,长孙皇后就装出一副比太宗更生气的样子,数落宫人的不是,主动要求把这些犯错的宫人交给她,她代为处置,借此把宫人保护起来。过一些日子,待太宗息怒,长孙皇后给他分析个中缘由,证明那些宫人无罪,就此避免了滥施刑罚。

长孙皇后所生的长乐公主下嫁,太宗命令给长乐公主的礼品,比当年长公主,也就是高祖的女儿永嘉公主多一倍。魏徵认为不合礼法,极力谏止。长孙皇后赞叹魏徵的正直,认为忠言逆耳利于行。随后她派人赏赐了二十万钱与四百匹绢送到魏徵家中,以示感谢,希望魏徵能将直谏之心保持下去。

伉俪情深

贞观七年,太宗患呼吸道疾病,长孙皇后日夜悉心照料,一年多也未好。后来她就把一包毒药藏在衣中,随时携带,她对近侍说:“皇上若有三长两短,我绝不独自求生!”

后来长孙皇后身染重病,太宗决定大赦囚徒为她祈福,长孙皇后反对说:“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延,吾非为恶。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她不希望以自己一人而乱天下法度,太宗便答应了她。

长孙皇后先后为皇帝诞下三子四女,公元636年因病驾崩,死的时候才36岁。直到临终最后一刻,她还在为太宗打算,希望他亲君子远小人,查纳忠言摒弃谗言,请求太宗不要罢免房玄龄;不要让自己家族的外戚掌握大权;她觉得自己无功于社稷,希望死后薄葬,不起坟茔。

太宗悲伤不已,遵从皇后遗愿,营山为陵,是为昭陵。

后来太宗在元宫外的栈道上修建了起舍,命宫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又在宫中建台观,时常登高远望昭陵,缅怀妻子。后因魏徵婉言指出,登观思妻,却不望先帝献陵,实在不合法度,太宗这才拆毁了台观。

太宗说,“我岂不知道皇后之崩是天命而不得不割情?只是想到失去贤妻良佐,我还是难以克制悲伤啊。以后我再也听不到她的规谏了。”

从此太宗再也没有封后,离世时与长孙氏合葬于昭陵。

《女则》

长孙皇后喜欢读书,梳头时都不忘把书卷放在面前读上几页。她曾写过一本《女则》,计三十卷,采集古代妇女、主要是历代后妃的事迹并加上自己的评注,堪称一部后妃教科书。

生前她不希望太宗看到,因为她著述意在自律,恪守本分,约束自己不要越权谮乱。死后,宫中的人把它奉给太宗。

看着秀丽的字迹,唐太宗悲切痛哭:“皇后此书足可垂后世!”并下令把它印刷发行。《女则》成为历史上最早的雕版印刷书。

少年结发的唐太宗和长孙皇后互相扶持二十三载,是伉俪情深、恩爱夫妻的典范。作为一国国君,太宗内有贤后外有忠臣,天下怎么能不太平!

责任编辑: 东方白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705/1771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