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金融时报:这陆企丢失钜额铜矿 瑞士矿业巨擘断绝往来

英国“金融时报”报导,中国的葫芦岛瑞升商贸公司丢失价值约5亿美元(约新台币150亿元)的铜精矿,瑞士矿业巨擘嘉能可(Glencore)等全球贸易企业已与这家公司断绝往来。这起丑闻很可能波及中国的大宗商品融资。

瑞士矿业巨擘嘉能可(Glencore)。(图/路透社)

英国“金融时报”报导,中国的葫芦岛瑞升商贸公司丢失价值约5亿美元(约新台币150亿元)的铜精矿,瑞士矿业巨擘嘉能可(Glencore)等全球贸易企业已与这家公司断绝往来。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报导,在这些铜精矿不翼而飞之后,嘉能可及其他全球贸易公司都已停止供货给葫芦岛瑞升商贸公司,这起丑闻很可能波及中国的大宗商品融资。

知情人士说,嘉能可和位于瑞士日内瓦的金属贸易商IXM都不再供货给河北省葫芦岛瑞升商贸公司。一名贸易商说,嘉能可还把部分现有金属库存从秦皇岛转移到青岛等其他地方,试图避免发生类似问题。

中国是全球最大金属消费国,这起事件让各界开始关注中国大宗商品交易商的财务状况和企业治理。

BMO资本市场公司(BMO Capital Markets)大宗商品研究执行董事韩密尔顿(Colin Hamilton)说:“这不是我们第一次在中国发现材料不翼而飞的问题。任何外国银行或贸易商在中国境内的融资都会变得更困难。”

报导提到,共13家中国贸易公司对葫芦岛瑞升商贸价值约7.4亿美元的30万公吨铜精矿持有所有权,其中12家是国有企业。

但相关贸易商说,仓库里只有1/3的铜精矿。上述中国企业正准备面对可能高达4.9亿美元的损失,已于上周派遣团队前往秦皇岛调查,以决定后续法律行动。

数名境内和外国贸易商说,西方企业受这起丑闻的影响不大。部分贸易商表示,替葫芦岛瑞升商贸担任信用状代理人的中国企业,包括江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珠海华发集团和万向资源,损失可能最为惨重。

一名知情人士说,嘉能可对一些运往葫芦岛瑞升商贸的货物持有信用状,为了减轻损失,已采取避险安排,“但若有能力转移货物,那就不是问题了”。

嘉能可和IXM均不愿发表意见。记者致电、写电邮给江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珠海华发集团和万向资源,都未获回应。葫芦岛瑞升商贸也不予置评。

一名在中国的贸易商说,由于严重的流动资金紧缩,葫芦岛瑞升商贸及其关联企业出售铜精矿给多名买家。

葫芦岛瑞升商贸规模中等,一年采购80万至100万公吨进口铜精矿,再分销给中国国内的冶炼厂。

葫芦岛瑞升商贸疑似在铜交易方面管理不善,而这并不是中国第一起金属融资丑闻。花旗集团和全球最大大宗商品贸易商之一摩科瑞(Mercuria)早在2014年就曾为了2.7亿美元的中国东北金属借贷交易融资协议而告上法院。

中国政府也正调查广东省多次以铝存货来抵押贷款的状况。根据一份6月证券交易文件,中国申万宏源证券辖下一个分支曾因领不出4125公吨铝库存而控告佛山一家资源仓储管理公司,正求偿人民币8560万元(约新台币3.8亿元)。

数名贸易圈的消息人士说,这一连串事件可能动摇西方银行对中国大宗商品贸易活动扩大融资的意愿。

一名消息人士说:“这很不妙,没人希望发生这种事。这些银行会提出很多需要回答的问题。”

另一名贸易商说:“更大的问题在于西方银行和它们对进一步融资的意愿是否会受打击。”他还说,新加坡兴隆集团过去疑似隐瞒8亿美元亏损,导致这家公司2020年声请破产,如果这些银行像当时那样损失惨重,后续效应可能会更糟。

韩密尔顿认为,这些丑闻可能促使中国推动贸易产业整合,就像北京当局也正规划成立一个集中采购铁矿的集团。

他说:“没有规范可保障不受这类损失影响。这无助于建立对中国制度的信心。”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中央社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812/1788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