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财经 > 正文

中国市场风险上升 欧洲对华投资趋于集中化

美国经济咨询公司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的一项研究指出,欧洲在中国的投资日益集中于少数几家大公司。这表明大部分欧洲企业越来越担忧中国市场的长期风险。

据周三(9月14日)发布的报告,在过去几年里,欧洲对华投资正变得更趋集中,无论是在投资的公司、他们来自的国家,以及他们经营的行业,都更加集中化。

研究人员认为,决策者对欧洲企业的对华依赖性,必须有更细微的看法。从投资角度来看,认为欧企(甚至是德企)普遍依赖中国市场的看法是错误的。

“虽然少数大公司,其中许多是德国公司,继续向其中国业务倾注资金,但许多在中国有业务的其它公司却停止了新投资”,报告指出,“近年来几乎没有新的欧洲企业选择进入中国市场。对中企的收购也停滞不前。”

报告表示,从2018年到2021年,在中国投资最多的10家欧洲(欧盟加英国)企业,平均占欧洲对华直接投资总额的近80%。其中,德国企业更占了总投资资金的五分之二以上。

其中,有五个行业:汽车、食品加工、制药与生物技术、化学品和消费品制造,即占了直接投资的近70%。

从国家来看,欧洲投资也变得更加集中了。四个国家,包含德国、荷兰、英国和法国,在过去四年中平均占总投资额的87%。德国是主要的投资者,在过去四年中平均占总额的43%。

然而,在这四年间,在德国企业之中,仅三大汽车制造商(指大众、宝马和戴姆勒)和化工集团巴斯夫,这四家公司就占欧洲对华投资总额的34%。

(译注:戴姆勒集团在2021年底已将戴姆勒卡车分拆成一家单独的上市公司。该集团于2022年2月已宣布将更名为“梅赛德斯-宾士集团”股份公司,在报告中的营业额包含戴姆勒卡车的部分。)

报告指出:“当柏林和其它欧洲国家的政策制定者,考虑采取措施减少对中国的经济依赖时,他们必须审慎思考企业风险的日益集中。”

在俄乌战争爆发后,欧洲对俄罗斯的依赖随之暴露,欧企与中国的关系也受到了更多关注。

研究表明,COVID-19大流行减缓了投资的步伐,中共的“清零政策”和封锁带来的营运挑战,也阻止了许多外国企业在中国建立业务。

研究人员与业界人士的访谈表明,事实上,近年来几乎没有新的欧洲企业选择进入中国市场,较小的欧洲企业也不愿意接受在中国投资不断增长的风险。

报告还指出,随着中国市场日益政治化,外国公司面临着很高的准入门槛,与本地公司相比,竞争环境不平等,以及不透明的合规环境,使新进公司望之却步。

随着中国经济下滑、房地产危机爆发,以及当局对私营企业的打压,欧洲政策制定者正努力促进经济多元化,这也可能促使中国投资比例受限。

研究人员认为,对中国市场的看法,将在未来几年内变得更加分歧。大多数欧洲企业正减少在中国的资产,并将未来的投资转向其他市场。

然而,少数继续投资中国的大型企业,已开始出现一种“内部脱钩”(internal decoupling)的现象,即在员工、供应炼和数据流上趋于本地化、限定化。

研究者认为,这种“在中国、为中国”(in China for China)的营运模式,可能使欧洲总部与中国业务之间出现更大的鸿沟,并给企业带来许多长期挑战。

责任编辑: 李华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915/1803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