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短评 > 正文

“指鹿为马”,你真懂吗?

奥威尔有个观点,大意说,在某些乱世里,群氓之所以对一些核心问题茫然无知,主因并不是统治者封锁真相——群氓的身边,真相多了去了。他们之所以迷信和盲动,只是因为太缺乏“想象力”。

我今天要拆解的“指鹿为马”,就很需要奥氏所谓的想象力。该典故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后有不少专家认为这段或是司马迁的演绎,毕竟史记很多章节都戏剧得像是网络段子,最过分的就是“烽火戏诸侯”。

还有专家考证出,当时中土有一种长得像鹿的马,赵高献给二世的,就为此品种也未可知。

日语中还有个“马鹿”的词,指的是稀里糊涂的事和人。

我倒认为,无论事发当日,赵高牵给二世看的,是“马鹿”还是“鹿马”,都不影响“指鹿为马”在成语辞典中的寓意。相反,那畜生“非鹿非马”,才更有赵高们的操作空间。

再回到史记,在始皇帝驾崩时,赵高还只个中车府令,不属于帝国官僚体系塔尖的三公九卿。但他是近臣,负责掌管皇帝的车马玺印,这就厉害了,连太子扶苏都死于赵高的阴谋下。

扶苏一死,二世就上位了。赵高拥立新君的功勋,要比蒙恬王翦白起这些帝国鹰犬大得多。问题是,二世靠阴谋上位,自然难孚众望。至少赵高是清楚他底细的,赵高生了不臣之心,“欲为乱”,是必然的。

在这种情势下,二世的丞相和铁杆鹰犬李斯就非死不可了。为什么说李斯是二世的铁杆鹰犬呢,很简单,李斯贪图荣华富贵,穷奢极欲是出了名的。而早先,他可是差点被二世他爹赶走的国外敌对势力。(见《谏逐客书》)他一个外乡依附者,生死荣辱全系于皇帝,除了做铁忠粉,别无生路。

但秦朝可怕就在于,铁忠粉太多就不值钱了,而且铁忠粉倘若挡了其他大人物的路,同样不妨碍他们被治以谋逆的大罪。楚国人李斯之前,还有卫国人商鞅,都鼠兔同归(不是错别字),死在他们自己制定的酷刑下。

李斯及其族人党羽被斩草除根,赵高做了丞相,二世无疑就成了信息茧房里的“马鹿”。赵高想对二世指鹿为马,还是指马为鹿,全凭事发当日的心情。

再看现场,二世“问左右”,这个“左右”恐怕也不是满朝文武,而是皇帝的近臣,也就是赵高曾干过的那些角色。还记得孟子见过的齐宣王,“顾左右而言他”,这都是同一类人。

如果在场的实权派太多,赵高一旦控不住场子会很麻烦,因此献马鹿,应该是一个不太严肃的场合,但在场的人加起来,足以决定二世每天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控制了这群人,就控制了二世和秦朝。

再看这群“左右”的表现,“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沉默不语的人最聪明,其实“言马以阿顺赵高”的风险,并不亚于“言鹿”。原因有二:

如果二世没有那么昏聩,只是一直在装傻,那么一旦他奋起,今天跟着赵高骗他的人,都得死;

如果赵高只是想找个借口杀人玩,为皇帝换换近臣,你曲言逢迎,下一分钟赵高就会翻脸:

“这明明是鹿,我只是试探一下,你们就罔顾科学和天良,肆意欺君,杀你们冤吗?”

至此我们不难看出,除了不作声的,那一天言马和言鹿的人,都是在赌:

言马的人在赌赵高反意已决,要做忠诚度测试,此时赶紧站队递投名状,来日富贵可期;

言鹿的人在赌赵高没那么坏,而二世没那么昏。

那么,言鹿的人有没有不屑于屈从赵高,故意做刺头的呢?我感觉可能性很小。

之前,李斯被治谋逆的罪,李党又被整肃,敢在赵高权焰熏天之后继续做刺头的人,早在李案侦办中暴露无遗,连李斯领盒饭那天都活不到,遑论目击赵高献马(鹿)呢?

历史证明,那确实是一场忠诚度测试,言马的人赌对了,倘若他们运气一直这么好,就可以活到项羽杀入咸阳那天啦。

要说忠诚度测试,题目当然出得越荒诞越好。否则,我怎么知道你更爱科学天良,还是更爱我赵高?

责任编辑: 李华  来源:卖杏花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922/1806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