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持续一生的,而最为持久的影响就是父母所展现的行为。例如孩子所展现出来的“懒惰”很多都是从父母的表现中所学到的。
因为很多孩子并不是不够聪明,而是“懒”得学习。
这一种习惯是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来的一种持续性的特质,当我们仔细分析这些孩子,并从他周围的影响因素入手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孩子的父母身上多多少少也带着这样的表现和特点。
从理论的角度来分析这些孩子,他们主要分为两种懒惰的类型。第一种是肢体的懒惰,这一种孩子相对来说比较聪明,但是他们缺乏用笔的能力,简单的来说就是“眼高手低”。
另一种孩子是用脑的懒惰,这一种孩子他们通常只会用机械的通过复制粘贴来进行知识的搬运,而不是用自己的脑子和思维。
当然这只是父母给孩子所带来的一种影响,孩子身上所展现的各种表现除了后天所遭遇的事情所导致的,很多都是家庭所带来的影响。
而一位担任了20年班主任的老师也说了大实话:“很多长大之后没有本事的孩子,家庭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父母给的压力很大。”
例如很多父母担心孩子没有办法做好事情,于是就会对孩子进行“包办式”的教育,不信任孩子,低估孩子的能力。
让孩子失去了尝试和体验的机会和能力,当孩子没有足够的思考和自主决定的机会的时候,就会让孩子失去自己的信任空间。
例如,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表示,如果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信,能够让他们产生非常积极的表现欲望,通过一种传递积极的欲望,就会让他们进步得更快。
如果父母一直给孩子传递一种非常消极的欲望,那么就会导致孩子产生自暴自弃和放弃努力的态度。
而且很多教育专家也指出,孩子这种自卑感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家长诱导的,如果父母没有给予足够的自信心,就会拥有很强烈的心理压力,这种感觉会持续孩子的一生。
如果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唯一的依靠,就会忽略孩子自己的发展,这种唯一的指望会导致孩子产生自我丧失的表现,一生都是为了父母生存而努力,从而导致个性的缺失。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在威逼中成长,在表现出强烈的期待而无法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性格上的偏差,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推卸责任等行为。
例如,李玫瑾曾经将一个孩子的成长阶段分为不同的阶段和时期,3-6岁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个时期没有培养足够的自信,那么孩子在长大之后就会产生自卑的情绪,并且是伴随一生的。
心理学中的“社会关系能力”指的是社会能力,并且着重指的是儿童为了实现目标,所以表现出的与他人沟通的技能和知识能力。
而这种技能包含了多个方面,比如人际关系之间的交往,自我管理的能力,性格的培养,自我认识的表现。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父母注重自己的思维和意识,在此基础之上取影响孩子,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深层次的,并且是能够让孩子受益终身的。
如果无法给孩子正确的引导,所以要让孩子知道“努力”是有用的,当他们对什么都有兴趣的时候,才能产生尝试的欲望,勇敢承担。
如果父母总是用一种责怪的态度取引导孩子,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无论多么努力”自己的父母对自己都是非常满意,这样久而久之会对孩子产生一种“习得性无助”的态度,那么这种自卑就会深深埋藏在孩子的心中。
所以这也给父母上了一堂课,现在孩子的问题这么多,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原生家庭的悲痛,我们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内心,足够的机会,让孩子产生自我锻炼的欲望和行动,才能引导他们拥有更加健康的心理状态。
不抱怨孩子,引导孩子越来越自信,才能让他们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越来越上进,越来越自信,拥有自己的未来才能避免较强的自卑感。
因为原生家庭是一个孩子的起点,也是一个孩子的终点,作为父母更要懂得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