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儿 > 正文

我见过最伤孩子的教育,不是殴打、不是吼骂,不是忽视,而是…

“她是我的妈呀,她不知道我会难受的吗?”

“我是她亲妈,我能害了她吗?”

这一幕,是最近的热播剧《三悦有了新工作》中,女孩三悦和妈妈对彼此的控诉。

当三悦毕业实习考核拿满分,却因为不是男孩而连接被三家剧院拒绝时,妈妈对她只有数落:

“脑子不好使,脾气还差,成天哭丧着脸,也不知道冲人笑一个,活该选不上你!”

当三悦默不作声而在一旁使劲扒饭时,妈妈还要讽刺一番:

“吃吃吃,你就知道吃,光长个不长心眼,吃屎你也赶不上热乎的。”

妈妈无情地打压,让三悦开始自我怀疑:

“我觉得我的人生一开始就是错的,他们就不该生我。”

甚至为了和妈妈对着干,还用自己最恐惧的职业做起了赌注:

“进殡仪馆工作,真能让我妈生气,那我干啊。”

如此尖锐的对话,让屏幕外边的我都感到窒息。

无数网友看完感同身受,纷纷表示:

“好真实,所以我都不和我妈说,说了还要来数落我。”

“嗯,我妈就是打压式教育,所以小时候一直很自卑。”

现实生活中,同样有很多父母打着“为孩子好、爱孩子”的旗号,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实施“打压式”教育。

他们在孩子最需要体贴温暖的时候,一味挖苦讽刺,没有一点儿关怀安慰。

他们自以为是“打压”孩子是为了孩子好,却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正在这场“打压式”教育中被无形地“摧毁”。

“打压式”教育,

究竟给孩子带来了什么?

“90分?等你考到100分再来和我说!”

“给你花这个钱,根本就是浪费!”

“别一点小成就,就高兴得不得了。”

“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

这样的话,不知道大家是否很熟悉?

不管你有什么新的想法、做了什么新的决定,当你兴致勃勃地冲去跟父母讨论时,得到的却是冷冰冰的打压和嘲讽。

在心理畅销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蛤蟆先生时而感觉自己没有什么价值,生活一团糟,和其他人相比,自己看起来像个笑话。

为了让自己好起来,他来到心理医生苍鹭的诊室开始心理咨询。

在苍鹭的引导下,蛤蟆终于敞开心扉,回忆起自己的童年。

在蛤蟆的印象中:“他总是在批评我、责备我,慢慢地我也会认为,他永远都是对的,而我永远都是错的。”

在苍鹭问到母亲时,蛤蟆开始眼泛着泪花:

“她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我的父亲,父亲对我发脾气,我去告诉她时,她却说,别犯傻,我肯定他不会故意这样对你的。”

父亲无缘由地打压,以及母亲无故地指责,蛤蟆先生开始变得脆弱、自卑和抑郁,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父母数年如一日的否定。

网上有这么一句话:“打压式教育,只有伤害,没有教育。”

还记得《亲爱的小课桌》里,那个在寒假就做了376张卷子的小男孩徐敬凯吗?

他已经足够认真努力,足够配合妈妈一切的学业安排,更是足够优秀。

即便优秀如徐敬凯,妈妈对他的教育理念仍然是:

“我不敢表扬他,因为他在别人嘴巴里已经是别人家的孩子,如果我再给他捧得那么高的话,我怕他嘚瑟,所以我都说他不好的。”

在妈妈长期的否定与贬低中,徐敬凯变得自卑、缺乏安全感,他害怕在同学面前表现自我,更是为了讨好妈妈而开始牺牲和掩饰自我真切的感受。

还是旁观者傅首尔一句话点明真谛:一个人,你要让他自信是非常难的,但要让他自卑,易如反掌。

这让我们不禁怀疑:打压式教育究竟给孩子带来了什么?

这种所谓“我批评你都是为了你好”的打压和否定,根本不是爱,而是以爱为名实施的绑架与伤害。

既“绑架”了孩子对父母最与生俱来的爱意,也伤害了孩子的自信与希望。

以爱之名实施的“打压式”教育,

其实是一种“精神体罚”

中青报曾做过一项调查。

在2006名18-35周岁的青年中,有高达90.6%的受访者坦言父母对自己进行过言语上的打击式教育。

更有59.7%的受访者认为,打击式教育会导致孩子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定。

为什么父母简单的一句“你不行”“你很差”,会给孩子带来那么大的伤害呢?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积极权威期待

意思是,如果你想孩子变得更好,那就一直鼓励他、肯定他,他就会朝你期待的方向发展。

同样的,如果你给孩子全是负面的暗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停地打压与否定,孩子就会往失控的方向发展。

“打压式”育儿,从来不是教育,而是父母的情绪宣泄,是对孩子的一种“精神体罚”。

看似可以让孩子变得乖巧,实际上却是以摧毁孩子的自尊心为代价,让他们长期处在压抑中,会形成对自我、对世界的扭曲认识,留下长久的心理阴影。

著名导演姜文,即便他获得无数国内外电影大奖及提名,有着常人难以超越的成就,在谈及他的母亲时,仍然满是伤痛与遗憾:

“我一生也没能得到母亲的一句夸奖,这是我人生中最遗憾最难过的事。”

还有网友说,自己一直生长在打压式教育的家庭。

在讽刺、谩骂、诅咒、鄙视的眼光中长大,16岁就外出打工,人际交往、亲戚关系、还有性格缺陷都开始出现问题。

这一切,都让他感觉自己的生活过得一塌糊涂,甚至想过一死了之......

“打压式”教育,表面上不打不骂,却无不裹挟着父母对孩子实施的“隐形暴力”,看似“无形”,实则更为“伤人”。

正如《欲望山庄》里说:“柔软的舌头,可以挑断一个人的筋骨,语言有时候比暴力更能伤人。”

父母对孩子的长期“打压”和否定,只会让孩子变得逐渐自卑和封闭,陷入自我怀疑和检讨之中,导致做任何事情都会失去信心。

你看,明明我们的初衷都是为孩子好,明明我们比谁都更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却总是在无形之中将孩子贬低到尘埃里,将孩子推向离我们更远的地方。

化”打压”为鼓励,

你会收获一个更阳光健全的孩子

美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一句话: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除了赞美和鼓励,我找不出还有什么其他更好的办法。

其实,孩子能不能坚强、勇敢、独立,取决于父母能不能给予足够的爱和信心。

我们不是不爱,而是爱错了方式。

如果想表达真正的爱,不妨从此刻开始,给孩子多一些鼓励。

1、关注与尊重

还记得《奇葩说》里那个能言善道的辩手詹青云吗?

虽然我们看到的她博学多才、稳重大方,但她小时候其实是个“问题学生”,因为爱看杂书,成绩总是垫底,还被老师骂得转学6次。

放暑假时,贪玩的詹青云不愿意憋在屋里写作业,总想偷跑出去,爸爸没有指责和谩骂,反而尊重她的想法,带她去更远的地方,让她尽情感受轻松愉快的环境。

正是因为有了父母对孩子的关注与尊重,才让孩子有了独立自主的意识,也使他们变得更自信和勇敢。

2、发现与支持

成功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认为:在外部条件给定的前提下,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够准确识别并全力发挥其天生优势—天赋和性格。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父母应该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在孩子表现优秀时给予及时肯定,让孩子将这份优秀发挥到极致。

著名画家达·芬奇,在六岁那年上课时不用心听讲,还偷偷给教师画了一幅速写。

回来后,达·芬奇把速写拿给爸爸看,爸爸不但没有气愤,反倒表扬他画的非常好,决定培养他在这方面的才华。

达·芬奇的爸爸一直秉持的育儿理念是:给小孩最大的自由,让小孩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才成就了后来举世瞩目的“美术三杰”—达·芬奇。

3、夸奖与赞美

洪荒少女傅园慧曾在节目中说,父母从小就告诉她:“你是最棒的,你是最好的,你是天才。”

正是基于父母毫无保留地夸奖与赞美,我们才看到了一个元气满满、爽朗大方的傅园慧。

艺人杨迪,他从各种搞怪扮丑,到现在被观众认可并提高知名度,一路走来,也遭到很多谩骂和指责。

他曾在节目中说到,不管自己干什么,父母从来不会阻碍他,一直都说“好”“棒”,这让他觉得,自己真的很优秀,而且会越发的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去发展。

心理学家戴维·埃尔金德说:“孩子们最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对父母很重要,无论发生什么,他永远都被爱包围着。”

所以,亲爱的父母们,千万不要再以爱的名义实施伤害孩子的行为。

爱孩子,请记得:

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否定;

多一些赞美,少一些贬低。

告诉孩子:

他在爸爸妈妈心里,永远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无关考试、无关成绩、更无关比较。

只因为,他是他,他更是我们的孩子。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 富书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1021/1819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