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好文 > 正文

名家专栏:美国宪法的思想基础之一

作者:

托马斯‧普里查德‧罗西特的画作《签署美国宪法》。该画作于1878年,现存于费城的独立国家历史公园。

英文大纪元专栏作家Rob Natelson撰文/任季编译

美国宪法背后的思想理念来自哪里?

历史书记载了宪法是如何由55位“制定者”于1787年5月25日至9月17日制定的。

但故事远不止这些。

1787年9月28日,联邦议会要求各州立法机构派遣选举代表参加国民大会,以批准或拒绝宪法。这引发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政治辩论。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从城市里最富有的商人,到城镇里的工匠、乡村里的农民,甚至是厨房里的奴隶,讨论了文件的每一个方面。

每个州的立法机构最终都授权其选民选举代表参加州的批准大会。虽然各州都有投票选民的财产资格,但这些资格一般都很容易满足。而且在这次选举中,一些州完全放弃了这种选民资格要求。

选举过程不限于白人男性,在新泽西州(或许也有其它零星地方),妇女也参与了选举投票。[新泽西州居民安尼斯‧斯托克顿(Annis Stockton)是《独立宣言》签署者的妻子和婆婆,她声称,在美国,“妇女拥有平等的一切权利”。]

在五个州,自由的非裔美国人也参与了宪法投票。

1787年12月7日,宪法得到特拉华州会议一致批准。特拉华州的批准得到了所有其它州的响应,包括新的第14个州佛蒙特州(1791年1月10日)。

学校教科书往往更关注55名起草者,但我们不要忘记,参与表决这部“国家最高法律”的会议代表有1,757人(包括佛蒙特州的109人)。成千上万的公民为这些代表投票。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广泛的民主实践。

在随后的岁月里,建国者的宪法,经过偶尔的修正,成为美国的政治结构,也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国家。即使在今天,当宪法的一些条款被削弱时,该文件的大部分内容仍然完全有效。

建国者们的想法从何而来?

这一辉煌的成功背后有哪些思想基础?它们从何而来?建国的那代人是如何将它们纳入宪法的?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文章回答这些问题。对影响建国世代并激发探索自治政府的思想家们,本系列文章将研究他们的生活和思想。

建国者们的信心部分建立在对仁慈上帝的信仰上。关于大多数建国者是自然神论者或纯粹的世俗主义者的神话仅仅只是神话。建国一代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基督徒,剩下的大部分是犹太人。因此,他们深深地受到了《圣经》的影响。事实上,圣经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任何短篇系列文章都无法完整地予以描述。

因此,本系列文章将重点关注那些向建国者传授政治思想的作者,这些思想涵盖了共和主义、政治组织和政治美德等内容。

本系列文章的组织

每篇文章将简要介绍一两个历史人物的生活和贡献,解释建国者是如何将这些人的思想融入宪法的。

我们将根据每个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按时间顺序展开。

除宗教教育外,国父们的思想建立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前基督教经典之上。除在学校学习之外,主要的奠基人一生都在读这些经典著作。本系列所研究的许多思想家都是来自希腊、罗马传统的杰出作者。

我们将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开始,他大量传承了他的导师苏格拉底的思想。然后,我们将转向亚里士多德,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

非凡的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乌斯将是后续文章的主题。波里比乌斯的著作记录了他实际参与的罗马共和国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接下来的文章将讨论罗马共和国后期的三位政治家:老加图和小加图,以及约翰‧亚当斯钟爱的马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

然后我们将进入早期罗马帝国,包括诗人维吉尔、奥维德和贺拉斯以及历史学家李维。之后,我们将研究公元一世纪和二世纪罗马帝国的思想家:散文家塞内加和普林尼,历史学家科内利斯‧塔西佗,以及引人入胜的传记作家普鲁塔克(用希腊语写作)和盖乌斯‧苏托尼乌斯(用拉丁语写作)。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尼科洛‧马基雅维利(Niccolò Machiavelli)进入基督教中世纪时期。建国者们更重视他的《李维论》,而不是他的著名作品《王子》。

最后,我们将讨论与建国者们相对较近的作家:英国人詹姆斯‧哈林顿、阿尔杰农‧西德尼和约翰‧洛克;影响巨大的法国人孟德斯鸠男爵;以及鲜为人知的瑞士作家让‧路易‧德洛姆和埃默‧德‧瓦特尔。我可能还会增加一些其他人。

在介绍这些具体的人之前,我们还需要先探讨主要奠基人的受教育情况。这就是下一篇文章的主题。

作者简介:

罗伯特‧G‧纳特森(Rob Natelson),前宪法学教授,丹佛独立研究所宪法法学高级研究员。

原文:First in a Series: The Ideas That Formed the Constitution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1110/1827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