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儿 > 正文

从小被父母打击的孩子,最终长成啥样子?我用自身经历告诉你答案

昨天傍晚,我和女儿在楼下玩,旁边是一家超市,超市门口的一对母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男孩看上去六七岁的样子,正在低声啜泣。

男孩的妈妈苦口婆心地说:“你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每天都那么辛苦吗,不就是为了多挣钱给你更好的生活吗?你得知道节省,不能乱花钱。你呢?放学回来不好好写作业,我来超市买个菜你也得跟着,进了超市就想要东西,怎么这么不懂事呢?有本事考个双百回来,回回考试都不到90,还有脸要玩具。”

任凭妈妈怎么说,男孩都是低头不语。突然男孩的妈妈情绪失控,一把拉起男孩的胳膊就往回走,一边走一边还在数落他。男孩被妈妈的反应吓住了,终于放声大哭。

女儿怔怔地看着那对母子,眼神里有些恐慌,我摸摸女儿的头,带她转身离开。

那个男孩的遭遇,让我回想起自己的儿时经历,不觉有些难过。

不管做什么,都得不到妈妈的一句肯定。

妈妈从不夸奖人,她总是习惯在我身上挑毛病。我记得小学二年级有次期末考试,我拿回一张奖状,兴高采烈地拿给妈妈看。可妈妈瞥了一眼,说:“一次得奖状不算啥,回回得奖状才厉害。”我瞬间觉得身上有千斤担一样沉重。

后来,我考上了市里的一所重点初中,当时那所初中是市里重点打造的明星学校,是从全市选拔尖子生。我接到录取通知的时候,以为这次妈妈该高兴了。

结果妈妈却说:“学校好,学费也贵,爸爸妈妈挣点钱不容易,你得知道加倍努力。”

也就是从那开始,我慢慢觉得学习不再是我自己的事,我成绩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我对不对得起爸妈的血汗钱。

所以,进了那所初中后,我每天只知道学习,成绩一直稳居班里第一。有一次,考试成绩出来了,我得了第三名。如果换作别的同学,第三的成绩早就可以拿着向父母报喜了。可我……

我回到宿舍,站在电话前好一会才拨通家里电话:“妈妈,我这次没考好,考了第三。”

“奥,赶紧上上心,看看哪里没学好再追回来。”电话那边传来妈妈的声音。

挂掉电话,舍友吃惊地看着我:“你考第三都说没考好,让我们可怎么活?”

再后来,升入市重点高中,我压力越来越大,高三有段时间成绩也是起伏不定。但不管怎样,我从没得到妈妈的一句鼓励和肯定。

高考,我发挥失常了,进了一所普通大学。这是我心里的痛,更是妈妈心头的遗憾。

后来我参加工作了,由于我做事踏实,领导让我做项目小组带头人,还给我涨了工资。我打电话和妈妈分享这份喜悦,妈妈声音里依然没有高兴,冷冷地说:“就这些工资还高兴,人家谁谁谁以前学习不怎么好,现在工资比你多多了。”

妈妈的话让我哑口无言,眼泪顺着脸颊哗哗流,那无声的伤痛到底有谁能懂?

再后来,我谈恋爱结婚,妈妈也是对我的选择各种不满意,总是拿着别人和我比。

总之,就是觉得我这女儿让她失望了,我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长期的“打击式教育”,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30年成长经历,记忆里都是冷冰冰的打击,让我变得胆小、自卑、敏感、不敢面对挑战。

在同学眼里,我品学兼优;在同事眼里,我踏实肯干。但是在我自己心里,我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我害怕接受突如其来的挑战,做什么都喜欢求稳,而不擅长创新。

我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我不敢对别人说“不”,我极度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一旦有人对我表示出质疑,我会难受好久。

就像以前一位老师对我做出的评价:患得患失。

我一直生活在各种纠结中。

还有一些长期被父母打击的孩子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破罐子破摔,说啥也不在乎。

就像小孩子被老师罚站,第一次罚站觉得脸红心跳很没面子,第二次罚站觉得有点不好意思,第三次罚站觉得好像也没啥……

次数多了,时间久了,就像产生了免疫,那些打击贬低自己的言语和行为无法再激起内心的涟漪。

这也是很危险的一种心理状态,长此以往,孩子将变得不服管教,任性妄为。

父母就像孩子的一面镜子,决定他形成怎样的自我认知

从孩子有了思想意识开始,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的自我认知。

有个心理学家曾说,如果想毁掉一个孩子,很简单,那就无休止的批判打击他。

你总是说他胆小,那么他就会变得胆小;你总是说他没用,那么他就会变得一无是处。

父母的言语是孩子接触最多的声音。一通数落之后,父母气消了,该做啥做啥,可留给孩子的是深深的伤害,从而不断地自我怀疑。

父母的辛苦难道都是为了孩子吗?为什么要让孩子背这个锅?

很多父母都会把生活的艰辛,归责于孩子,一旦孩子达不到自己的预期,便会说孩子不懂事,不知道体谅父母。甚至将自己的不愉快发泄到孩子身上。

如今,我也有了女儿,也成为一位妈妈。我经常劝诫自己:“既然选择为人母,就要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是你决定将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就要好好爱护她。养育孩子的过程毕竟会辛苦,但这一切是自己的选择,与孩子无关。”

其实,生活本就辛苦,只不过有的人擅长发现快乐,有的人习惯传播焦虑。

不管有没有孩子,我们都会为了生活而奔波,只不过有的父母喜欢为自己的疲惫和狼狈包装: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然后沉浸在这种自我奉献的自我肯定中。

殊不知,孩子却无端承受了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虽说父母都是爱子心切,但也要给孩子做合理的预期。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漫长的,不要轻易给孩子下定论,贴标签,否则扼杀了孩子的更多发展可能,悔之晚矣。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 陪宝宝写日记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1110/1827797.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