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香港交易所股票收盘价284港元。相比于2021年2月562港元的高点,已然腰斩。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交易所,如今也遭遇了困境。
恒生指数一度跌至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年内IPO总募资金额仅有去年的5%,创下2003年以来同期最低值。
港交所既是股票交易所,又是一家需要利润的商业公司。当年港交所总裁李小加说的“立足中国,连接世界”,既是顾大局识大体的漂亮话,也是对港交所经营策略高度抽象的概括。
当然,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能为港交所续命的,就只有当下最有希望的科技股。今年10月19日,港交所为科技公司放开上市门槛:允许未盈利的科技公司上市。
今年初以来,在港交所上市的企业普遍出现一种状况:新股上市只发行很少的流通股,低的仅占总股本1%-2%,高的也不超过10%,发行这点股份融到的钱根本不够动辄数十亿、数百亿元研发成本的科技公司使用。
例如,某AI公司2021年底在港股IPO的时候仅发行了5%的新股,其中4%还是分配给基石投资者,仅有1%流入市场进行交易,每日的交易额只有数千万港元。
所以,这些科技公司只是单纯的为了上市而上市。
诚然,科技公司和当年的互联网极其类似,由于前期公司没办法将技术商业化实现盈利,缺乏合理的估值手段,股价和估值几乎全凭讲故事来描绘美好的前景。
而如今的市场也不再是当年美元热钱满天飞的时代,一级市场击鼓传花没人能够接棒之时,剩下的唯一手段就是将公司强行推上市一条路。
这样的科技股自然不受投资者欢迎,且港交所目前日均成交额大幅下跌,流动性匮乏的环境下,科技股依旧大规模破发。
一个没有国际化资金的全球金融中心,已经穷途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