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网闻 > 正文

没人选择放开,是放开选择的我们

如果说放开是喊出来的,那么喊的人应该记功,而不是记过。为什么?因为真实的声音最可贵。真实的声音是合理决策的基础。决策就是要权衡各种声音、各种意见,不断逼近最优解。

 

 

我实在不能理解,直到如今,还有那么多人在争论为什么要选择放开。我认为这是不肯面对现实的精神症状,就像小孩不肯上学,怪东怪西。是时候做个成年人了。

民间确实有声音呼吁放开,当时我也想加入他们,但我胆小,吝惜我的账号,没敢喊。但是政策转向的按钮,民间任何一个人都够不着。

如果说放开是喊出来的,那么喊的人应该记功,而不是记过。为什么?因为真实的声音最可贵。真实的声音是合理决策的基础。决策就是要权衡各种声音、各种意见,不断逼近最优解。

一个社会不能只有一种声音,也不可能有。就像一个人不可能为了一直快乐,而切断自己的所有痛感神经。

你如果现在还支持继续封控,你也可以喊,喊的人多了没准可以团购方舱床位,享受包年套餐优惠价。

老早就支持放开的人,没有选择权。那么是有选择权的人,选择了放开吗?从现在的种种现象来看,也不是。

真实发生的故事应该是,没人选择放开,是放开选择的我们。

官方文件里,一直强调这是优化调整,不是放松,更不是放开、“躺平”。所以严格来讲,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状态,还不能叫放开。

那么我们为什么到了目前许多人称之为放开的状态呢?这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过去三年的清零。

有人说,清零那么好,为什么不继续清下去?这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豪车别墅那么好,是我选择不买吗?清华那么好,是我选择不上吗?这个确实是。每一种选择都是有条件的,也是有成本的。

过去三年的清零,确实是我们选择的。但现在这个不叫放开的放开,却不是我们选择的。事赶事,赶到这了,于是就这样了。

想象一把大伞,天上一直下大雨,我们所有人躲在伞底下。伞得要人撑,伞还是漏的,最关键的是,这雨是有腐蚀性的。一会不修,就烧个大窟窿。许多事都干不了,天天修伞,雨却永远不会停。

我们这么多人,在这么一把伞底下,缝缝补补,拆东补西,吵吵闹闹,最后躲了三年,已经是举世无双的奇迹了。还想要啥?生在方舱,长在方舱,死在方舱?

嫌三年太短的人,就好像鸦片战争打败了的时候,哭着喊着假如康熙爷活到现在,肯定能打赢。康熙没准能打赢鸦片战争,但康熙打败不了时间。时间就是规律啊,病毒也是规律。

不管清零再多次,不管给市民写多少封信,不管扫多少次码,病毒就会一样,自我复制。这一样就够了。只要它复制的足够快,伞就有撑不住的那一天。

没办法,必须在雨里讨生活。

医疗常识是,治病的代价不能超过得病的代价。过了临界点,什么病都得扛着了。再说,从人类疾病史的坐标轴上来看,这实在不算多么吓人的病。

有人说,你要重症了还这么说吗?我要重症了,可能还真不这么说了,但到时候也不该听我的。感冒严重的时候,我还希望有人打个响指把全世界的感冒病毒消灭呢。问题这不是我们能够选择的啊。

我们的公共辩论真是停留在非常低级的原始阶段。讨论的明明是公共政策,上来就诅咒对方家人。按这种辩论方法,再无理的诉求都应该提上日程。

假如我刚出了车祸,你问我该不该全面禁止汽车,我肯定支持,全国的汽车也抵不过我的命呀。你反对,下次你被撞瘫痪你还反对吗?

昨天浙江天上掉了个火球,我建议在全部国土上方加个罩,你反对,下次火球掉你头上你还反对吗?

你只要遮住一种政策的代价,专门看它的好处,同时遮住另一种政策的好处,专门看它的弊端,那么再荒唐的政策都是合理的,再合理的政策都是荒唐的。

事实上,按照我们的理性思考能力和辩论水平,或许永远没办法进行复杂的取舍运算。我现在有点庆幸,奥密克戎帮我们终结了辩论。老人孩子警告言犹在耳,有地方已经达峰了。

责任编辑: 夏雨荷  来源:墙内自媒体人间三角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1217/1843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