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国经济增长正在面临巨大挑战

—中共宣称恢复经济高增长 专家:路线不改很难

近日,中共官媒开足马力宣传支持民营经济,声称随着防疫政策放开,中国的经济即将迎来复苏并恢复高速增长。专家认为,中国以投资为主导的增长模式正面临严重的收益递减,而这是中国经济真正的挑战。但中共没有改变路线的意愿,未来几年其经济增长将很低。

专家指出,中国真正的经济挑战在于,以投资为主导的增长模式正面临严重的收益递减。图为2022年12月3日江苏省淮安市一个恒大住宅区。(STR/ AFP)

近日,中共官媒开足马力宣传支持民营经济,声称随着防疫政策放开,中国的经济即将迎来复苏并恢复高速增长。专家认为,中国以投资为主导的增长模式正面临严重的收益递减,而这是中国经济真正的挑战。但中共没有改变路线的意愿,未来几年其经济增长将很低。

中共官媒宣传民营经济 专家:全球经济环境发生变化

1月6日,中共喉舌央视在《对话》栏目邀请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张勇、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徐雷、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等21位领军民营企业家露面,声称要为中国经济提振信心。

从去年12月21日开始,中共喉舌央视在《新闻联播》和《央视财经评论》两大栏目推出对民营企业的专题访谈和评论。节目声称,随着相关支持政策和举措不断深化,民营经济必将激发出新活力。

在随后召开的中共省级经济工作会议中,广东、浙江、四川等省也表态称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根据渣打银行调查数据,去年12月份中国中小企业指数连续第三个月处于萎缩区域,下跌到50的分界线以下。中小企业支撑了中国的城镇就业和市场主体,中小企业指数也反映出整个中国经济的现状。

中共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称,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采购经理指数(PMI)在12月份出现双跌。其中,非制造业PMI为41.6%,大跌5.1个百分点,是2020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尤其是零售、道路运输、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行业的商务活动指数低于35.0%。

对此,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挺不久前在上海金融研究院举办的活动“20年20人”上表示,不能以2020年和2021年作为比较基准来看待2023年相比2022年的增长,因为全球经济背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陆挺表示,对于2023年经济复苏乐观的预期背后,有很多前提不一定站得住脚,包括中国仍将维持疫情前的潜在增长率;需求将很快回到疫情前的水平等。

分析:维持经济增长是中共政治维稳的需要

在近期《财经》杂志举办的年会上,中共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还声称,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8%。

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 NEF)数据显示,北京市12月22日地铁乘坐量仅为360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低了70%,城市街道交通拥堵情况也只有2021年1月的30%。其它主要城市,如重庆、广州、上海、天津和武汉也出现了类似下降。

对此,中共经济学家任泽平在《网易》发文表示,12月PMI和高频数据显示经济大幅收缩,要充分估计2023年经济形势的严峻性,不宜盲目乐观,更不能有“只要放开疫情和经济活动,经济就会出现报复式反弹,居民就会出现报复式消费”的认识。

日本时政评论员季林1月7日接受大纪元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来说,现代民主国家的合法性来源于选票,来源于公民的认同。但中共是不可能让公民有选票的,所以它把经济增长视为执政合法性基础。通过发展经济,民众的生活和以前相比有了一定的改善,这样就缓解了底层民众的怨气。

他表示,但是近三年来,随着动态清零政策、国家安全政策以及一系列奇葩的政策,锤爆了教培、电商等众多行业,令中国经济加速陷入了寒冬。底层民众的生活水准不升反降,致使民众的不满逐渐增加,出现了白纸革命等大规模抗议,维稳压力不断增加,中共利用经济发展维持其合法性的遮羞布也被扯了下来。

“现在中共不顾一切的放开,企图把经济增长再拉上来。因为经济完了,合法性也就没了,连维稳的经费都捉襟见肘了,中共的政权也就离倒台不远了。”他说。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哈夫鲍尔(Gary Hufbauer)对美国之音表示:“他(习近平)需要4%以上的增长来维持党的合法性,而活跃的私营部门(民营企业)是刺激增长的唯一途径。”

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面临挑战

中共历来靠“投资、消费、出口”三架马车拉动经济。例如,中共通过出口创汇形成原始资本积累,以外汇占款形式成为央行货币创造与商业银行资本金,再通过地产基建形成信贷投放,拉动中国GDP增长。但现在这些模式正面临挑战。

中共海关总署统计数据称,2022年11月份,按美元计价,中国出口2960.9亿美元,同比下降8.9%。而对于12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速,按美元计价,中金宏观、中信证券、国泰君安期货预测分别下降9.5%、10%和6.7%。

再来看支柱产业房地产,克而瑞地产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12月,中国前100家最大房企新房销售金额为6775.1亿元(约982亿美元),同比下降30.8%,而11月份的降幅为25.5%。从累计业绩来看,百强房企1-12月实现销售金额64622.2亿元(约9365.6亿美元),同比降幅为41.6%。

经济学家Andy Xie博士在《南华早报》发表评论文章表示,中国真正的经济挑战在于,以投资为主导的增长模式正面临严重的收益递减。十年来,相互关联的房地产泡沫和低估的汇率补贴了资本成本。

他说:“由于低估汇率而导致的低利率或负利率部分抵消了固定投资回报率的下降。这种扭曲是以消费占GDP的份额下降和家庭债务上升为代价的。”

中共发改委发布统计数据称,今年前三季度,中国GDP为87.03万亿元(约12.04万亿美元);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7,878元(约2472.75美元),乘以人口数可计算出居民消费约为25.25万亿元(约3.6万亿美元),占GDP比重的29%。与去年的居民消费在GDP占比43.38%相比,下降了14.4个百分点,创自1990年来的新低。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文章《2023知易行难》中表示,为什么政策效应不理想?是因为历年来政策触及的多是容易操作的领域,而不易操作的大多是深层次的难题,或政策执行意愿不强的领域。“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实际上隐含政府需要转变职能,难度不小。

Andy Xie博士则表示:“到目前为止,中国(中共)还没有表现出改变路线的意愿。这就是未来几年其增长将很低的原因。”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大纪元专题部记者楚寒石、英杰采访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113/1854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