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蒋天明:两大风险将中共国经济推入下行通道

作者:
两家金融机构都指出了人口萎缩、生产率下降对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 亚洲发展银行的经济学家Dominik Peschel在关于中国长期经济前景的报告中指出,在长期内,劳动年龄人口的萎缩会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劳动力的减少不仅影响了产出,也间接导致了生产效率的低下。

2023年2月2日,广州珠海区的招聘者排起长队等待求职者。在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招工变成一件不易的事情。图为2020年7月25日河南省郑州市的招聘会。

中国经济在2022年显著放缓,经济增长创下了自1977年以来的第二低。虽然有分析师表示中国经济会在短期内有所恢复,但是,在中长期内,国际金融机构对中国的经济前景表示悲观。

当一国经济出现严重下滑而且在长期内难以逆转时,经济往往会步入下行通道。这正是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情况。

2月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发布的报告中大幅下调了中国中期经济增长预期。该机构将五年后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从去年10月份预测的4.6%下调到了3.8%,并且预计中国在2025年至2027年的经济增速会逐年放缓。

亚洲发展银行(ADB)则对中国经济增速做出了更长期的预测。该机构在2022年12月23日发布的关于中国长期经济前景的报告中预计中国的经济增速将从2020年至2025年平均预测的5.3%逐步下滑至2036年至2040年的平均2%的水平。

两家金融机构都指出了人口萎缩、生产率下降对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

亚洲发展银行的经济学家Dominik Peschel在关于中国长期经济前景的报告中指出,在长期内,劳动年龄人口的萎缩会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劳动力的减少不仅影响了产出,也间接导致了生产效率的低下。

人口结构恶化使得经济下行难以逆转

2023年2月2日,在广东省广州市的珠海区,招聘者排起了长队等待求职者,这场景不禁让人感到在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招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中国新年刚过,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中国沿海省份已经纷纷组织企业跨省招工。招到了工人,企业才能生产,经济才能复苏。

不幸的是,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在经历9年连续下滑后,虽然于2021年短暂回升,但是2022年,官方数字显示,16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较2021年减少了666万人。“缺工”“招工难”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提及。

在经济学中,劳动力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劳动力的萎缩直接影响了总产出。而中国人口结构的恶化让经济下行在长期内难以逆转。

中共官方于2023年1月17日宣布2022年人口出现下降,这是60年来首次官方数字显示出中国人口的萎缩。伴随着人口萎缩的是创历史新低的出生率以及加速的老龄化。

2022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6.77%,是1978年以来的最低,远低于疫情前的2019年10.41%的出生率水平。当前逐年下降的出生人口就暗示着未来15至20年达到劳动年龄的人口数量的情况。香港经济学家罗家聪曾于2023年1月25日于大纪元发表文章指出,即使人口增长停止下降,也需要20年才能阻止GDP增长的下降趋势。

同时,中国老龄化的加速也让中国失去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2022年被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罗守贵称为“中国老龄化加速的元年”,这是因为在60年代婴儿潮出生的人会在未来的十年间陆续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中国当前的法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职工50周岁。这表明,出生于1962年的男性和出生于1972年的女职工已经在2022年达到60岁的法定退休年龄。据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披露的数字,1962年至1972年中国每年出生人口在2400万至2900万左右。这意味着,未来十年间,中国的退休人群很有可能会达到每年2000万以上。

有人认为人口结构的恶化、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可以通过生产效率的提高来弥补。但是,亚洲发展银行的经济学家Dominik Peschel在关于中国长期经济前景的报告中表示,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反而对社会整体的生产率带来了负面影响。这是因为从事农业的劳动人口已经显著下降,这导致从生产效率较低的农业转到生产效率较高的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在大幅减少。

生产效率下降并陷入恶性循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月3日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生产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低效率的国企和商业活力的下降而导致。IMF预计资源错配于生产力较低的国有企业的情况将继续存在。

IMF高级经济学家Emilia Jurzyk曾于2021年发表实证研究论文,以中国上市的国企和民企为样本进行对比,得出中国国企的效率低于民企的结论。

中国的国企往往占据国家战略重要性行业,并垄断了社会大部分的资源和资金。而效率较高的民企却长期面临“融资难”的问题。

这种资源的错配不仅拉低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也让民营企业家对社会营商环境越发没有信心。而信心却对企业至关重要,企业家如果没有信心,那么就会减少投资,这带来的是未来生产活动的减少以及裁员。

这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生产活动的减少会让经济放缓甚至是衰退。裁员会增加社会的失业率,使得民众的收入降低,进而影响消费。而消费不足意味着需求的下降,这会进一步让企业家失去信心、减少投资,从而使得商业活力下降。而商业活力的下降又会进一步拉低生产效率。

如何解决该问题呢?Dominik Peschel在关于中国长期经济前景的报告中提出的建议是包括:国企需要改革,社会资本和信贷投放需要优化,信贷资金需要更多的投向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

其实,中共早在2015年的全国两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上,就已经把解决企业融资难,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列为了五个改革关键点之一。同年8月,中共也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如今近8年过去了,民企融资依旧困难,而国企的低效依旧被外界诟病。

这本身就表明了,生产效率的降低和人口问题有一个非常大的共同点,那就是二者都不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这自然使得中国经济的放缓在长期内很难扭转。

(作者蒋天明是香港金融分析师)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216/1867446.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