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李克强罕称权力来自人民 分析:最后的呼喊

将要卸任的中共总理李克强昨天(22日)罕见喊话: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施政须顺应民意。分析认为,这或表明李克强的人性没被中共党性完全泯灭,他在退位前向中共官员发出有限的警告。

2022年10月16日,李克强(左)和习近平在中共二十大开幕式上。

将要卸任的中共总理李克强昨天(22日)罕见喊话: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施政须顺应民意。分析认为,这或表明李克强的人性没被中共党性完全泯灭,他在退位前向中共官员发出有限的警告。

中共喉舌新华社报导,2月22日,中共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3月初全国“两会”(人大和政协会议)建议提案办理情况汇报,部署2023年两会“听取代表和委员意见建议工作”。会议还涉及整治乱收费问题。

官媒称,会议指出,“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施政必须顺应民之所望”,又称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是“政府听取民意、接受人民监督的内在要求”等。

按中共惯例,这些“会议指出”,就是参与的最高阶官员的讲话内容,也就是李克强说的。

锺原:李克强退休前讲实话或表明人性未被党性泯灭

苏俄当年扶植的中共在1949年建政,历来被称为“窃政”,红色中国,一直也是专制政权的代名词之一。多年来一直有异议人士要求中共还政于民。李克强这次在官方会议上喊话“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施政必须顺应民之所望”,引发关注。

时事评论员锺原23日对大纪元表示,这应该算李克强最后能说的一点实话,“两会”之后他恐怕就没有机会再说了。如果他是退休前有意说的,表明党性还没有泯灭他的人性。

但是固守中共专制之下,是不可能做到还政于民的。锺原说,李克强应该也看到了中共政权摇摇欲坠、垂死挣扎的局面,意识到了历史的安排和人民的力量。他或许也在试图对中共党内的官员们发出有限的警告,应该顺应历史的安排,不要再为了保党、保个人的权力,继续徒劳地瞎折腾、乱折腾,不要再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苦难。但他也不敢真正点破。

中共持续三年的清零防疫,重创经济民生,制造人道灾难。去年11月24日晚,新疆乌鲁木齐因疫情封城,一个居民小区楼门被铁丝锁死,导致至少10人在大火中丧生,引发中国各地爆发“白纸运动”,抗议中共极端的防疫措施。在上海的抗议中,民众喊出“习近平下台、共产党下台”的口号。

多方讯息显示,中共当局持续对“白纸运动”进行秋后算账,不仅拘捕大批参与者,而且对社交媒体封号禁言,包括演艺圈明星。

另外,近期武汉等中国多地爆发退休人员抗议医保缩水,发出“打倒反动政府”的呼声,被称为“白发运动”。

中共当局近日连续抓捕参与反医保改革者。网上传出视频和大量消息显示,武汉当局大面积排查、恐吓和抓捕相关人士。转发抗议视频的维权人士张海也被跨省抓回。

分析:李克强与中共高层切割 做最后的呼喊话

锺原表示,李克强说出“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施政必须顺应民之所望”,与习近平所谓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似乎比较类似,否则党媒不会刊登。中共的当权者往往会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有真心,也有假意。

“相信李克强是有意无意间说了点真话,但对大多数在两会准备接班、上位的中共官员来说,恐怕并没有多大的作用。”锺原说。

中共二十大,习近平连任总书记,一批习的亲信上位高层,而团派的李克强、汪洋卸任常委,胡春华未能进入政治局,前党魁胡锦涛罕见被强架出会场,中共权斗内幕引发国际关注。

锺原说,李克强也可能是他个人试图与现任中共高层拉开某种距离,或许他已经估计到了中共最终可能的结局,不想在历史上留下骂名。这恐怕算是中共党内最后的所谓改革派的最后一点呼喊了。

网络作家李勉映23日也对大纪元表示,在二十大上,团派打压得比较厉害,李克强因为要下台了,所以藉这个机会,表现一下亲民的意向。

李勉映:李克强或暗示未来中共强行向民间要钱

李克强在主持会议时还提到,去年整治涉企违规收费,全国共查处相关问题7700多个,涉及金额50多亿元,会议认为当局出台的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中的一些减税降费政策,“仍有发挥效应的空间”等。

李勉映表示,中共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经济问题,特别是最近揭露出来,中共一直向俄罗斯提供了大量的援助,但中国经济本身也不行了。日后中共很可能用强行摊牌的办法向民间要钱。而李克强已经在做暗示。

“李克强似乎想指出一些问题,说很可能向企业收费将成为解决经济困难的重要措施。李克强藉这个机会指出这一点,希望在两会上引起代表的注意。也是提醒企业家们予以注意,这就是他的目的。”

李勉映表示,中共当局现在政治上向俄罗斯靠拢,跟美国分道扬镳,肯定还要做战争准备。中国经济本来就不行了,当局再乱折腾,中国的企业,恐怕有非常难过的日子。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223/1870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