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财经 > 正文

全球央行今年面临的最大难题:工资-物价坚持

英国教育工作者发动罢工,争取高于通膨率的调薪幅度。图/欧新社

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央行尚未遭遇1970年代在美国生根的那种“工资-物价螺旋”问题,但今年全球央行仍将面临棘手问题:“工资-物价坚持”。

1970年代美国陷入“工资-物价螺旋”(wage price spiral)困境,当时因为通膨预期在经济根深柢固,员工如愿赢得大于通膨率的工资调幅,这又为物价涨势推波助澜,形成工资与物价螺旋式上升的恶性循环,最后由接任联准会(Fed)主席的伏克尔(Paul Volcker)启动一连串猛烈升息才杀死通膨巨兽,却也付出经济陷入衰退深渊的痛苦代价。

现任Fed主席鲍尔在上次会后记者会上说:“尚未见到(工资-物价螺旋),但重点是…一旦见到,问题就严重了。我们不容许那种情况发生。”

工资物价螺旋vs.工资物价坚持

金融时报(FT)分析报导指出,现在最让央行担心的是,一年来物价飙涨,或许已触动劳工、雇主和消费者改变预期和行为,这可能导致服务业劳工以就业市场紧绷为筹码,要求更大幅度调薪,而同时企业把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有高就业率与政府支持作靠山的消费者。哈佛经济学家佛曼(Jason Furman)认为,这种情况以“工资-物价坚持”(wage-price persistence)形容,比“工资-物价螺旋”更贴切。

差别在哪呢?佛曼上月在访谈中解释,所谓“工资-物价坚持”意指“一旦通膨和工资成长双双走高,两者都维持在高点一段时日,并且互相拉抬一段时日”,但还不至于演变到“工资-物价一路交缠盘旋走高,形成无止尽循环”的地步。

今年,世界各地央行官员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在央行努力抑升通膨之际,全球劳工力促加薪的要求能否如愿以偿。即使是相对温和的工资协议,也可能阻挠央行把通膨压向2%的目标--除非央行把利率拉高到可能引发衰退的水准,就另当别论。

欧美工资劲扬连日本也蠢蠢欲动

迹象显示,劳工此刻似乎占上风。在美国,全美最大民间雇主沃尔玛(Walmart)将把最低时薪调高到14美元,自3月2日起生效,逾34万名美国员工受惠,此举形同为美国多州工资制定新的底线。此外,英国多达50万名公务员上街头要求提高待遇,德国公部门工会也呼吁发动罢工抗争,而匈牙利和波兰的工资成长更达二位数。就连工资水平数十年不动如山的日本,大型雇主也正评估调整以年资为准的薪资结构,可能终于愿意把更多钱放入员工口袋。

当然,美欧面临的通膨问题不同。美国通膨主要受解除封锁防疫后需求强劲驱动,欧元区和英国的通膨问题则肇因于俄乌战争引发能源震撼,尽管大西洋两岸的标题通膨率都可望在未来数月大幅减缓,反映借贷成本升高和天然气跌价开始抑制需求,但工资协议敲定的调薪幅度仍追不上通膨,加上多国缺工问题仍普遍(一部分是因为疫后劳动市场出现结构性变化),劳工仍理直气壮要求调薪幅度要追得上物价涨速。

央行抗通膨vs.政府护选民生计冲突日增

不论是哪个国家,都面临棘手问题:央行担忧压制不了顽强的通膨,政府则希望维护选民生活品质,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升高。这种紧张关系可能使央行处境更艰难,因为先前货币紧缩效应尚未充分展现,若再继续卯力升息以抑制工资压力,万一把经济推落衰退深渊、导致大量劳工失业,政治反弹力道不小。

目前各国因应通膨的标准处方仍是提高利率,希望借此遏制经济成长,直到劳工恐惧若坚持要求调薪工作恐怕不保、直到企业担心若坚持再涨价恐会失去顾客为止。但前国际货币基金(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夏(Olivier Blanchard)批评,以升息对抗通膨是“极没效率的方法,毕竟通膨是“企业、劳工与纳税人之间的分配冲突”造成的结果。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主张各国政府运用最低工资,协助穷人度过物价上涨难关,也呼吁扩大运用集体劳资协商机制,认为这么做有助促成所得层级不同的劳工公平分摊通膨成本,并允许以劳工珍视的其他福利(如弹性工时)交换调薪,进而避免工资-物价螺旋。

布兰夏认为,若能由劳工、企业和政府协商出一种圆满结局--既不会助长通膨,也不需咽下衰退苦果--不啻是美梦成真;不幸的是,那需要的信任也只能在梦里求,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发生”。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经济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301/1872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