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写在前面:
三年疫情,尤其是已经过去的2022年,对于大家的生活多少都产生了影响。如果,我们尚且可以对于报纸上的宏观经济指标还有复杂的曲线趋势图假装视而不见,我们却无法对于周遭发生的一切装聋作哑。
周围的朋友中有被公司裁员的,也有创业公司难以为继被迫去裁员的。那些真实的经历,让我们感受到,时代的尘埃落到每一个人身上的印记。
我们,是一群正在被社会毒打的中年人,而中年失业是抽在身上最狠的一鞭子。于是,想写写那些心境,和同龄的中年人,共勉之。
最近一次高中好友聚会,有一对夫妻没有参加。这对夫妻没有孩子又喜欢热闹,从来没有缺席过任何一次同学聚会。后来聊起来才知道,原来那位先生的公司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开始裁员,而他是其中一员。
夫妻两人因为没有孩子,所以生活一贯潇洒。太太早年是一家公司的总裁助理,收入不算高但由于总裁事务繁忙,作为秘书一直是随时待命的状态,想想先生已经是公司管理层,收入两人花绰绰有余,不如回家种种花养养狗,于是早就辞职回家做全职太太了。
现在先生一下子失业没了唯一的收入来源,两个人虽然没有孩子,房贷也早就还清了,不至于生活有忧,却再也不敢像以前一样大手大脚。疫情之前他们一年几次出国旅行,旅行必定商务舱五星级酒店,豪华西餐厅动不动开红酒,人均消费1千元起了,现在不得不消费降级。而最受影响的是心境。
市场环境不好,工作机会寥寥无几。先生曾已然是公司高层,到了那个位置,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年景不好,没有萝卜会冒险挪窝,自然也没有坑出来。
之前在职的时候,一个星期都要不耐烦地挂掉几个猎头的电话。现在想要找工作了,居然一个月了也没有猎头来找。他只能主动电话之前相熟的一个资深猎头,不料对方答曰,“公司拿不到职位需求,裁员了,所以我也在找工作。”好吧,这年头,连猎头都在找工作。
人到中年,诸多焦虑,老人生病,孩子念书,身体透支,而其中职场危机感可能是最为让人焦虑的事情,尤其是那些曾经在光鲜大公司任职的中年人。
自由落地的收入水平
在职场打拼多年,从小职员熬成了主管、再慢慢熬成了年薪过百万的准“高管”。人到中年,收入越高,危机感就越重。这些年,中国高级管理人员的收入水平已经开始向纽约和香港看齐。
当经济危机来临,公司需要裁员,第一序列往往是高薪的管理层,毕竟裁掉一个高管,抵得上好几个普通员工。况且人到中年的高管,不少已经缺乏创新精神,上有老下有小,太多生活的压力和羁绊,不如裁掉一个,保留一些年轻的新鲜血液。
而对于中年人来说,一旦失业,收入水平就是自由落体,直线降落为零。
曾经有人形容没有任何隐性福利的外企高收入就好比“大浪淘沙”。每月工资单轰轰烈烈下来一大张,然后房贷学费课外班等等种种开销之后,好比退潮后的海滩,其实没有多少留下来的。一旦失业,那就是连大浪都没有,直接干涸在沙滩上了。
最让人恐惧的是,中年失业之后再就业会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死循环。市场上能有多少年薪百万的工作在等待,但要做回十年前的工作拿十年前的工资终究是心有不甘。
即使你愿意为了五斗米折腰,降低对于层级和薪资的要求,但是公司为什么不招聘一个充满意愿的30岁年轻人,而来招聘一个内心充满委曲求全的45+岁的中年人?道理,就是如此简单和残酷。
于是,失业的中年人,慢慢地从待价而沽到待字闺中,希望一步步变成了失望。中年最怕失业,因为一旦失业就可能无法咸鱼翻身,直接变成提前退休了。但是,家中的账单远没有到退休的阶段,依然每个月生龙活虎地迎面扑来。
缺乏应急预案的单收入
现在,两个孩子家庭对于妈妈的要求太高,一些高收入家庭慢慢变成了单收入家庭。市场蓬勃发展的时候,很多家庭从来没有想过失业的可能性,也就意味着在家庭收入这方面是缺乏应急预案的。
之前和一个男同事吃午饭,他点了一大盘酸辣木耳,自己一个劲地吃还不停地劝我吃。他说,木耳软化血管可以防止心脏病,他之前也没有那么爱吃,但是最近发现自己心血管有些毛病就开始逼迫自己“食补”。
他说,“你知道吗?我现在最怕生病。我生病了,不但没有工资,还要一大笔医药费。小孩学费怎么办?将来大学出国念书费用怎么办?还有我们养老怎么办?”
男同事的太太之前是中学老师,想想与其把孩子送去各种课外辅导班,还担心靠谱不靠谱,不如辞职在家亲自教育两个孩子。这些年下来,太太把两个孩子教育的彬彬有礼,不光学业优秀,还擅长钢琴绘画冰球网球游泳等各种技能,眼看着都是奔着藤校去的“别人家的孩子”,朋友圈傲娇的晒娃晒幸福,引来一大波点赞。
在这背后,依然是深深的中年焦虑。他说,这几年收入高,开销也大。每年暑假,太太带着两个孩子去国外夏令营就能折腾掉他一个月工资,还有雷打不动的圣诞滑雪,已经成为了一种家庭传统了。平时各种课外兴趣班,只要说英文的课程轻易就上万。
他说,“我和太太都不是追求名牌的人,我们可以丰俭随意,大不了回到大学毕业最初的日子。但是现在有了孩子,一旦失业,我们总不见得让孩子转学,离开他们熟悉的老师和同学,让他们停下学了一半的钢琴?这个未免过于残忍了吧。还有我们怎么面对父母?他们那种想问又不敢问的眼光也是一种折磨。”
如果说中年会有危机,那么所谓中产阶级家庭的中年更有危机,没有应急预案的单收入中产阶级家庭的中年更是危机重重。真的不敢生病,也不敢任性,真的怕失业这件事情哪一天就掉到自己头上了。
上升通道已经关闭
即使留在职场的中年们也是危机四伏。职场最初,职位还和工作年限尚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在某一个年龄转折点之后,职场年限相对于职场成就已经属于无关信息。
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明白,四十岁之后,职业发展曲线趋缓,最后十余年上升通道渐渐关闭。先且不说某些招聘广告上的“要求35岁以下”赤裸裸的年龄歧视,有些公司在人才盘点的时候已经悄悄地把70后排除在外了。
四十岁之后的中年人,不管实际情况如何,都慢慢被打上了一系列的标签,譬如“精力有限”,“可能缺乏创新精神”,“照顾家庭对工作可能投入度降低”。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需要长期出差的机会自然而然地向年轻人倾斜。
职场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被平稳”发展数年之后,原先的下属变成了平级,一些慢慢变成了上司。你或许可以说服自己接受这种现实,但终究多少会生出一些失落和危机。
但是面对这种情况,破局却异常艰难。如果重新找一份工作,不管为了面子还是家庭经济考虑,总还是希望起码能够维持在原先的层级和薪水。但能够“待价而沽”的是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和人脉。结果,兜兜转转的还是在相似的行业,相近的领域。
有一次在公司碰到一个之前银行老同事来做客户拜访,名片上印着外资银行 A。第二次来拜访的时候,名片上变成了外资银行 B,不过职位头衔工作内容还是和以前差不多。
他苦笑说,人到中年,我也想转型做点别的,但没有猎头肯买账、更没有公司愿意买单。到后来,我们这一群所谓的资深职业经理人还不是在外资银行这个圈子里面,今年你跳槽到我家明年我跳槽到你家的“搓麻将”式轮岗。
慢慢地觉得没意思了,就“混日子”等着哪一天公司给点遣散费走。而真的这一天来临的时候,才知道被社会毒打的滋味如此难受。那些希望拿 Package(薪酬包)走人的说法不过是“叶公好龙”而已。
作者:诺澄,魔都人士,曾混迹于另一魔都纽约多年,目前海归。曾在华尔街主流投资银行从事非主流工作,后投身于互联网大厂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