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大陆 > 正文

吃土到朋友圈刷屏,北方人这次给全中国开眼了

今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沙尘天气正在侵袭北方。   短短几天内,大家都已经从赞美春天无缝过渡到了,“救命,怎么天上下土了!”   不仅如此,有些地方甚至下泥了。

唯一的安慰只有,“幸好今天没洗头,洗了也白洗。”

《梦华录(电视剧)》中的赵盼儿说东京富贵迷人眼,我看最近北京才是真的迷人眼。

终于明白Y2K风格的黑客帝国墨镜,为什么偏偏在今年爆火——因为它防沙啊!

每个在北方路上骑行的人,就仿佛是两个眼睛都在做双缝干涉实验。

“只要看着路,就一直进尘土。”

从此以后,立志拒绝睫毛夹、睫毛膏等一切会让睫毛产生卷翘效果的工具。

不过考虑到实用性,这边建议还是让天津结界的大纱巾重出江湖。

从头发到眼睛,主打就是一个全方位的防护效果。

年少不更事时,我也曾羡慕武汉的过早摊,成都的街头茶馆。

如今懂了,不是咱北方人不懂生活,实在是条件不允许。

漫天沙尘能直接把露天早点摊的豆浆变成粥。三两的包子和出四两的皮,中间有一半是沙子。

才知道北京小吃驴打滚,原来是一种写实艺术。

如果有谁起床晚了,没吃早餐就飞奔到公司,能在路上直接吃饱。

谁说西北风不扛饿的?我们北方人的特长就是吃土。

甚至吃出了一种同舟共济的同志情谊——

“我们河北都吃了满嘴,愣没拦住,还是吹你们河南去了。”

在被漫天风沙折腾到灰头土脸的时候,也有人提出天真的愿望。

“希望快点下场雨,空气就会变干净了。”

但今天的长春会告诉你想多了,刮沙尘暴时下雨的结果只能是包浆。

放到文玩领域又叫做旧。

@四川观察

别管是新擦的窗子还是新洗的车,统统均匀地裹上一层黄色物质。

昨天看像刚提的新车,今天直接可以报废了。

在长春人民的悲愤声中,尔滨的网友也表示附议。

为什么不是哈尔滨呢?因为哈不出来。

打工人在发光和发热中选择了发疯,而东北在下雪和下雨之间选择了下泥。

东北人大概这辈子都没想过,能在澡堂子以外的其他地方,听到“下泥”这两个字。

@三联中读

据说,这几天熟人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交际礼仪——

绝不向朋友打听上次的洗车时间,且当发现对方上次洗车时间比自己晚的时候,绝不露出幸灾乐祸的表情。

不过也有一些硬气的司机不信邪。

沙尘暴曾经是很多北方人的童年噩梦,但经过这些年来的治理,大范围、频繁的沙尘天气已经渐渐淡出了很多人的视野。

所以当再次被沙尘搞到灰头土脸,大家不禁产生疑问:“怎么?我在蚂蚁森林种的梭梭树不顶用吗?”

根据气象专家的分析,开春以来的沙尘天气主要是因为北方降水偏少,而西北等沙源地的气温又逐渐回暖。

地表植被尚未完全恢复,而积雪又已经融化,地表的沙土就被冷空气卷到了空中。

在气象预测中,这波沙尘天气会从23日起逐渐消退。

但这依然无法冲破大家的沮丧心情。

毕竟对于北方人来说,一个蓝天白云、暖阳花开的春天,本来就像金子般珍贵。

据我观察,目前对沙尘天气忍耐程度最低的,其实还不是被困在工位上的打工人。

那些需要上班的日子,本来就跟沙尘天一样昏暗苍白了。

反而是正在外面旅游的朋友:计划踏青观春色的、安排探访名胜古迹的……

现在统统变成了“末日体验一轮游”。

一位外地来的游客给全家人规划了环球影城的行程,还特地住了附近的酒店。

结果早上窗户看过去,环球影城门口的假椰子树配上沙尘,那感觉仿佛在迪拜——不过是末世版。

@AllisonLuLu

因为风沙太大,很多户外的项目和演出都取消了。

但大老远来一次,时间和钱包都由不得人挑三拣四,“只能硬玩”。

想要拍照出片的年轻人,今天也不得不暂停了行程。毕竟这种光线和色调,拍出来恐怕要累死在后期调色上。

知道为什么今天出门赏花的人都在拍特写吗?

因为镜头拉远之后,很有可能就变成了——

@H何清欢

同样的景点,同样的打卡地。

昨天拍出来是“冬雪消融、万物复苏”,今天拍出来仿佛昭君正在出塞。

每个北方人都讨厌沙尘,但每个北方人又都逃不开它。

等这几天“灰头土脸”的日子过去,恐怕只有洗车行的人要乐开花了。

根据新闻报道,去年北京下了一场沙尘雨之后,第二天各大洗车行从早上六点就开始排队。

蒙着厚厚灰尘的汽车们鱼贯而入,仿佛在进行什么重回文明社会的仪式。

洗车大爷接受采访时,一脸痛并快乐着的表情。

自述每天要洗五六百台车,忙到饭都没时间吃。

……前阵子刚辞职去洗车的大学生们,赚钱的机会这不就来了吗。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Vista看天下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323/1880625.html